《对岸--一位生于七十年代国企人的经》
第33节

作者: 我叫肖三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肖绡正准备推门而进时,就听见婆婆突然提高了音量问道:“啷个?还没得娃儿?!是不是你婆娘不得行哦?这么久了,就是猫也串了几窝了。我还等倒抱孙子呢。”
  “妈,你说的啷个话嘛。不得咧,你放心!”
  “我是外孙女抱到了,就等倒抱孙子罗,你自己看倒办。”
  在门外偷听的肖绡此时感觉特别委屈。她总在想自己现在不能怀孕,一定跟当初流产有关,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就是赵德才。但她不能把这些话告诉婆婆,也不能和赵德才说,只有自己四处求医,指望早日治愈。
  可是自从每个月只能发85%的工资后,她只好暂时停了求医的开支。这些,谁又知道呢?

  日期:2009-6-15 21:44:00
  九十一
  肖绡定定神,挤起一丝笑容,推开了门。刚才还大着嗓门的婆婆一见肖绡回来了,也猛然住了嘴,脸色有些不自然的看着这个媳妇。不过很快,婆婆就恢复了热情,她爽朗的笑着对肖绡说她一直想来看看小两口的新家,现在有时间就自作主张的来了。
  晚上睡觉时,肖绡听着客厅里临时支起的小床上传来一阵一阵的呼噜声,小声的问赵德才:“妈怎么来了?”
  “谁知道啊,姐说妈和爸吵了一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的。”

  一听婆婆是离家出走的,肖绡没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声:“嘻嘻,你妈真可爱,这么大年纪了还离家出走啊。”
  “什么你妈我妈的。还笑,我都烦死了,每次和爸一吵架就玩失踪。原来每回都是上我舅舅那,现在是上我这。唉,以后啊,我这恐怕要成她的长期离家出走基地了。”赵德才苦着脸,有些无可奈何。
  “妈经常离家出走啊?真厉害!”
  “行了,别夸了。还是先想想怎么让爸来把妈接回来。如果不来接的话,她能一直住下去。”
  “那就往呗,反正家里也有地方住。”
  “呵呵,这才是我的好老婆,亲一个。”
  “轻点,让妈听到了。”

  “怕什么。老婆,来,继续我们伟大的计划!”
  “喂、喂、喂,你轻点啊……”
  ……
  日期:2009-6-15 21:50:00
  九十二
  婆婆是自来熟,没多久就与生活区一些大妈大娘们熟悉了,过得如鱼得水,乐不思蜀。晚上吃饭时,经常会在肖绡面前唠叨着王二家上个月得了个胖小子,张三家小孙子今年都会叫奶奶了……有时肖绡心里有火发不出,只好晚上跟赵德才诉苦。
  每回赵德才一听肖绡这样唠叨,就抱住肖绡开始实行伟大的计划。

  也许是因为婆婆说的次数多了,还是因为自己想多了,肖绡觉得赵德才的态度似乎不比从前了。从来不喜欢逗孩子的赵德才,在外面玩时,也会常去逗那些小婴儿,这让肖绡感觉到了一丝愧疚与不安。
  过年时,赵德才找到机会,带着老婆回了家乡,顺便将老娘送回家。这几个月里,老爸是没少给赵德才打电话,诉说着自己独身的苦楚。
  一家子老老少少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团圆年,如果婆婆没有感慨缺个小孙子的话,肖绡觉得这个年应该是妈妈走后过得最开心的年了。
  日期:2009-6-22 13:20:00
  九十三

  回厂上班后,肖绡又寻了个老中医。现在不光是婆婆不高兴了,就连厂里那些大妈大娘们也在背后说着闲话,肖绡受不了这个闲气。
  先前存下的钱都变成了药渣子倒进了垃圾箱,孩子依旧像天边的星星,摘不着。肖绡失去了耐心,她的脾气开始变得坏起来,有时火起来她也会寻赵德才的茬,这使得原来和诣的关系慢慢变得有些紧张了。
  这天吵完架,赵德才生气的一甩门,躲了出去。他觉得这时的肖绡变得不可理喻,一点点小事也要吵个两三天,有时他宁愿找以前的哥们去喝酒,或者在外面闲逛,也不想回家。
  肖绡一个台一个台的换着节目,觉得现在什么事情都不如意。厂里的老厂长退休回了上海,新来的黎厂长在大家的期盼下就了任。大家都指望他能带领这个厂再现从前的辉煌,新厂长也不负众望,点了一把大火,准备减员增效。简单点说,厂里凡是双职工的,其中一方要下岗。
  消息一经传出,全厂哗然。

  日期:2009-6-22 13:22:00
  九十四
  所有的双职工人心惶惶,他们不知道会不会真的被裁员。如果是真的,那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肖绡心里也急,可是赵德才却不以为然,他甚至劝肖绡说如果真那样的话,他就主动下岗,去城里找份事做。两人意见不知,每次一谈这个问题,总以吵架收场。
  可是怕什么,什么就来。
  没多久,厂里就出台了下岗的文件,双职工家庭只能留一个。如果主动提出来的话,安置费用会高点;如果按兵不动,等着厂里宣布名单,那只能按工龄计算。那样的话,只有少不会多。

  大家仍在观望、怀疑。他们不知道这样国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政策,还是这个新厂长自己弄出的花样。但是很快,所有的怀疑都成了现实,国家正式出台了下岗的政策,至于怎样执行就是各个企业自己把握了。
  一些有门路的人找关系调动了工作;一些人走后门办了内退;有些正好到退休年龄的也迫不及待的办了退休……而肖绡这样的家庭只有牺牲一个了。
  赵德才主动提出下岗,成为了厂里第一个领取安置费的人。
  日期:2009-6-22 13:24:00
  九十五
  卫师傅与一些在这个厂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年,就差个一年两年就能熬到退体的老工人,怎么也不能接受自己居然被厂里列入了下岗人员的名单中,这无异于断了他们的生路。一时老工人们群情激愤,结成队找到了厂部。

  他们堵在厂长办公室的门口,请求着能给个说法。可是厂长得到风声,早就躲了起来。可怜这些老人只能干坐在办公大楼阴冷的楼道里,找不到一个说理的地方。最后保卫科的出了面,将这些被逼下岗的老人们赶出了办公大楼。
  看到这种情景,大家知道没有办法了,只好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劳资科填写了下岗申请书,签了下岗协议书,领取了一份少得可怜的安置费,与这个厂彻底断了关系。
  下岗后的赵德才收拾了几件衣服,在肖绡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去了城里。也许在那里,能找到一份足以糊口的工作吧。
  日期:2009-7-2 15:51:00
  九十六
  下了岗的人陆陆续续的去了城里,以往热闹的生活区再也没有往日的喧闹了。小菜场的肉摊也由原来的三个变成了一个,来卖菜的农民也少了许多,打台球的小青年也少了,只是红火了一家卖便宜杂货的杂货摊。
  虽然赵德才的离开让肖绡感到很无奈,但总算有好消息传来,工资不仅涨了一级,而且这个月开始每月都发全额的工资。这多少让肖绡的情绪有些许的稳定,她想,也许改革总有它的道理吧,尽管它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不是吗?

  但夜深人静的时候,肖绡依然会想在城里打工的赵德才。都快一个月了,没有他的任何消息,这让肖绡很担心,她不知道赵德才有没有找到工作,也不知道赵德才在城里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