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李光耀这句话是外交辞令。后来发现不是。他不光对邓小平,对新加坡人也多次讲过这一类的话。总的意思就是,有文化有水平的都留在中国了,新加坡人是农民文盲的后代,是低等华人,不知道这个理论是他怎么想出来的?新加坡的一些文化精英对李光耀这个论调是相当的不满意。我的一个新加坡朋友,一见到我就调侃地打招呼说:“喂,文人学士!”我回击说:“有什么事啊,贫穷农民的后代?”
李光耀回忆录称:邓小平听了他这个话,沉默了,没有回话。
我想老邓肯定知道,李光耀这个中国人才优势论不成立。因为通过解放后的历次运动,我们已经成功地把“文人学士”全部劳动改造成“贫苦农民”了。
李光耀的回忆录又称,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称,广东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若干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李认为,这是邓小平在14年后对自己的当年的挑战的回应。中国正式决定要与四小龙比试比试了。
呵呵,看来李的自我感觉相当良好,看把他美的。
不过,总的来说,新加坡的发展对邓小平的改革实践是有触动的。在改革开放之前,邓小平多次出国,其中,美国之行(戴牛仔帽那次)、日本之行(坐新干线那次)以及新加坡之行,这三次肯定是最有收获的。不过说新加坡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多么大的决定意义,我看也不一定,因为毕竟两个国家的国情差距太大了,可借鉴的东西不多,邓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
中国的官员出国费用惊人,多次流于旅游和例行公事。老邓这三次出国的费用肯定是物超所值,花得相当值。(待续
日期:2011-08-25 21:40:34
中新在80年、90年代的关系发展,总的来说可以用一句波澜不惊形容。
经济上,新加坡实现产业升级以后,向中国转移了一些产业,特别是在苏州搞了一个工业园区。
政治上,两国来往不断,新加坡与台北的来往也不断,但是只要不出格,中国也不去抗议。只是有一次,在1988年的第二年的夏天,新加坡狠狠谴责了中国一顿,当时中国没有空儿理它。同时,新加坡继续以高于对中国百倍的激情与美国来往着。
文化上,名为支持中国教育,实则网罗中国人才,两国合作培养留学人才,新加坡提供学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留洋,但毕业后要留新工作6年。实际上,大学毕业6年人都30岁了,生理只要正常的都已结婚了,哪里还能再回国。我有三个大学时代兄弟,上大一时就被新加坡国立大学挖走,其中有两个最后留在了新加坡,据说收入丰厚。我到新加坡以后,急欲痛宰之,然多年音信不通,所留号码已成文物,遂在中国同学录上发出通辑令,至今未见任何回音,我每过高档海鲜饭店,无不扼腕,不亦悲愤哉!
娱乐上,中国的巩俐到新加坡入了国籍。新加坡的孙燕姿到中国挣了不少钱。中国选不进国家队的乓兵球选手到新加坡组成了一个国家队。
2000年以后,中国做了一件很对不起大家事情——没有像东南亚各国殷切希望的那样崩溃或者瘫掉,中国崛起了。整个世界都在震动,新加坡实用主义者们又该如何调整呢?
日期:2011-08-25 22:07:25
在火红的90年代里,中国人忙着看苏联倒掉、学南巡讲话、圈地搞开发区然后改养山羊、炒股票、谈论高校收费、搞经济软着陆、收回香港、送别小平、看朱总理记者招待会、房改、国企三年脱困、抗洪抢险(同志们洪水就要来了,我在中南海等你们的好消息)、抗议炸大使馆、西部大开发、和金二胖玩猜猜猜、收拾轮子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同时,新加坡的政治也发生了变化。
1990年至2004年,新加坡总理是吴作栋,这个仁兄身高190,相对于新加坡的国土而言相当浪费面积。但,吴是一个性格温和人。2004年,吴引退,新加坡的当政者换成了李光耀的公子:李显龙。
新加坡的政治变化就是:他的大选越来越有真事儿了。越来越激烈而且走向多党竞争。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在90年代不断加速。
其原因,一是李光耀执政已20多年,需要领导人轮替,二是新加坡在90年代基本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已经到了一个经济发展之后需要政治发展相适应的历史阶段。
我想,如果要对新加坡的政治进行研究,90年代以来是最有意思的,无论人们怎么说吴作栋时期李光耀是幕后指挥,但毕竟新加坡的政治正在逐步成熟和向前进。
很遗憾,我没有深入研究过90年代。也没有亲历。但以我亲身经历今年的大选,下面说说我观战的小体会(待续)
日期:2011-08-25 22:41:18
哦,对不起兄弟们,我看了一下刚才发的贴子,我又跑偏了。新加坡大选的事晚一会再说吧,先讲讲新加坡对中国崛起的反应。
出了国才感受到,中国崛起真是一个他妈的很不得了的大事情!大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太大了。想想吧,中国这60年的发展,看看吧,我们身边有形的世界和无形的世界,美国和苏联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么的大。中国现在就正在成为这样的大国。在东南亚,几乎每个国家,目前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都是中国。以5年前还是日本和美国。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都被中国改造成了初级原料出口国,更不要说印尼、马来、菲律宾等等了。新加坡没有什么原料可以出口给中国,但是他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候。中国目前50%的原油要进口,除了委内瑞拉的油船以外,其余的中东原油和非洲原油都走马六甲。
有一次,我在新加坡军港附近看见中国、日本、美国的三只军舰都停在那里,相距还挺近的。
新加坡对各大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日期:2011-08-25 22:42:31
新加坡和东南亚各国眼里的中国崛起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感受是,大家都希望中国能平稳发展,继续当个脓包老好人,最好能发展成印度那个熊样。为什么呢?我说过了,超级大国崛起是件不得了的事情,他会改变世界的“气候”。
打个比方说吧,现在的世界气候和环境,我们的物种和农业都适应了,如果说要来一个环境剧变,会不会有人同意呢?当然,可能在这次剧变以后,撒哈拉沙漠会变成雨林,西伯利亚可以种植大米和椰树。许多地区会受益,这样,会不会有人同意呢?我想没有。因为每个地方,不管当前的气候条件是好也罢,是恶劣也罢(比如冰岛),人和生物圈都已经适应了,如果贸易改变,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谁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即使西伯利亚会变暖,俄罗斯人也会欢迎剧变的,因为还有太多的不可控、不可知的因素在里面,他怕呀。
既成的生态圈,依赖着既成的气候。国际环境也一样。我发现,不管是东南亚在现行国际环境下受益者,比如新加坡,还是在现行国际环境下的受害者,比如印尼和泰国(它们在97年金融危机中几乎输掉了最后的内裤),还是现行国际环境的迟到者,比如越南,他们全都不欢迎改变现有的可知可控的国际环境。
在他们看来,如果中国只是一个平稳发展的参与者,他们是欢迎的。但中国显然不是,中国自己想是也不可能是,中国的块头太大了,中国只要人均GDP达到美国的1/5,就会实现总量超越,从而颠覆他们业已习惯了的国际经济环境。
欢迎改变国际环境的,只有北朝鲜和几个非洲国家,因为他们已经穷得一无所有,输无可输,他们是最为彻底的革命者,在国际环境的剧变中,他们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了天知道是什么,最坏最坏最坏的结果,不过也就是换戴一根新锁链。他们怕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的困境。
中国——我最热爱的祖国呀!虽然你有这样的那样的不对和不好,我仍然这样的热爱你。这样发自内心地为你骄傲。站在海外回首远眺,你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拉风,像黑暗中的荧火虫,想藏也藏不住。但王者,命中注定,永远会万里独行,无论前面是胜利还是失败。没有正常的理智的国家会选择与你同路。肯与你同路的,又根本不配与你同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