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的内外挑战》
第31节

作者: 卢泰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既然元朝是中国朝代,成吉思汗自然也是中国人。

  但是,还是有人有异议,认为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他们认为成吉思汗是处于文明融合交替时期的关键性人物,只能认为他是一个蒙古人,而非中国人。但是可以将忽必烈看作中国人。为什么爷孙两人分属不同国籍呢?他们打了一个比方:比如爷爷是中国人,父亲美国长大,孙子已经是正宗美国人。
  上述这种看法,应该属于中间派。只承认元朝是中国人,忽必烈是中国人,不承认成吉思汗。
  这种看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是,那个时代没有护照,成吉思汗也没有户口本。判断是否是中国人,不能按照当代的做法去做。我们不能按照“关公战秦琼”的思路去判断成吉思汗。
  现在叫做蒙古高原的地盘,并不是蒙古自古以来的居住地。在这块土地上,一直有很多民族居住,前后络绎不绝。最著名的就有:匈奴、突厥、柔然、鲜卑等民族。
  自汉朝降服匈奴之后,这块土地虽然经常失控、又经常收复,但是大体上已经算是中国土地。这块土地上的游牧民族迁移不定,有的民族迁来,有的民族移走,但是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都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人都是中国人。
  蒙古族和成吉思汗也应该如此看待。很多人不喜欢成吉思汗,主要是他领导下的蒙古族屠杀太烈,超出了底线,大家不待见,就不愿意认同。
  对于他们的野蛮屠杀行为,我们要加以谴责,而不是视作政府的光荣。我们不能像那些歪理邪说的文史学者,把屠杀当作尚武、当作民族活力四溢来歌颂,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他们这种屠杀的行为就干脆把他们排除出去。

  说成吉思汗是历史意义上的中国人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在文化上和情感上很多人接受不了。中国人更恨的枉精卫之流。我们总不能也说他是倭人吧。历史不能与感情混为一谈。如果深究下去。现在内地的那些五胡乱华者的後代、屠汉的回回等。哪个不是与成吉思汗同样罪孽更重?只不过这些人能力有限。没有能力像成吉思汗那样杀更多的汉人罢了。其心则相同,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坚持大众史观的“文化中国论”,而不能倒过来为野蛮行径唱赞歌,不能把汉奸行为当作顺应历史进步。
  我们在讨论历史问题时候,都应该用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来考虑,不能够死板地认为龙生龙。很多伪专家由今推史,竟然会推导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分裂分子的可笑结论
  日期:2012-03-16 11:41:13
  人、组织、社会的关系
  上面的内容告一段落,下面要讲一讲“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关系。

  这部分的内容是要探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个人、组织应该是什么关系,怎么才能保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先看看一张示意图:
  日期:2012-03-16 12:00:01
  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人、以及许许多多的组织形成的。
  组织包含哪些呢:
  最常见的就是政府、政党、学校、各种协会、企业、等等。
  一个社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这个社会中的人——至少是绝大多数人——能够更加快乐、自由、有尊严、富足地生活。

  但是没有组织是不行的,人的活动要通过组织来协调,否则就只能是小国寡民的碎片式社会。这种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个人希望个人的权利最大化。
  组织也希望组织的权力最大化。
  但是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追求最大化都可能导致“异化”。
  异化的结果就是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现在的腐败、利益集团就是组织异化的结果。
  本来一个组织的出现,都是为了完成某种使命的。一旦异化,就会背离这种使命,成为少数人发财升官的工具。
  组织异化之后,就会出现“黑暗组织”,如图中所示。
  为什么叫黑暗组织呢?
  因为黑暗组织一般是无形的,他不是光明正大地存在,但是在幕后活动。一般黑暗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对个人都是有害的,黑暗组织是通过损害社会多数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很黑暗的!
  各种类型的寡头、利益集团就是黑暗组织。

  如果对组织缺乏有效制衡,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变成黑暗组织。
  日期:2012-03-16 13:06:01
  个人追求的是:独立、自由、富裕、多元化。
  组织往往要求:集权、讲纪律、讲秩序、强调个人对组织的责任。
  两者的位置不同,屁股决定脑袋,追求自然也就不同。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就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当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是相对个人化一些的;非洲、中东很多部落国家则居于其中,组织化个人化双重不足。

  那什么样的社会更加合理呢?是更加组织化一些的,还是更加个人化一些的呢?
  先举个例子。
  这要从工业化说起。谈谈1949年以前的民国政府能否领导中国走向工业化实现国家富强。
  日期:2012-03-16 15:16:05
  一个国家要崛起,关键是基干产业的建设

  大航海时代以来,国家要强大必须工业化。没有工业化,国家就不可能富强。
  工业化是独木桥。由于市场有限、一次只能有1-2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越多,后起国家工业化的机会就越低,甚至就没有了。
  工业化的中心是基干产业的建设,也就是以钢铁和化工为代表的重化工业。
  基干产业发展需要前期有大量投资,单纯市场化运作,不可能建设成功。
  那钱从哪里来呢?

  英法美三国能顺利推动工业化的原因是他们有外部补充,用掠夺非洲美洲大陆的资源做本钱、欧美的工业化资本来自肮脏的贩卖奴隶和三角贸易促成资本积累。
  日本能工业化成功,关键在于甲午战争从中国获得大量白银的战争赔款。
  日期:2012-03-16 16:02:34
  中国要搞工业化、要搞基干产业,无法从外面抢,只能从内部想办法。
  选择是土地改革,引导全国的资本投入工业发展。但是在农业国的中国,这会侵犯多数社会精英的利益。如果不是强力政府做不到这一点。旧中国的政府根本不可能做到上述工作。因为政府需要各地的地主充任官员以掌控行政区域,土地不可能收归国有,农民不可能解放,筹集工业化资本在私营企业的体系里不可能完成。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投资到无利可图的重工业建设中。

  以国民政府的软弱松散领导,即使没有战乱,也很难在那个时代完成中国的工业化使命。而一旦错过工业化的末班车,就只能等明天了。明天的车什么时候来,还很难说。
  日期:2012-03-16 17:48:27
  但是红色政权却有能力做到工业化。
  1949年以后,新政府毫不考虑的选择以“重工业”主导的发展路线,开始大炼钢铁。奉行“租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造船”,和清朝民国完全相反。
  在政府体制地高度组织下,整个中国变成“全国一盘棋”,把农业剩余彻底转移到工业部门,但还是不够。中国再一次被迫土地国有以筹集任何能搜集到的粮食去投入工业化。这是非常残酷而艰难的过程,但是却是中华民族凤凰涅槃不能不过的一关。

  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虽然期间经历了很多政治折腾,但还是基本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功德无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