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的内外挑战》
第32节

作者: 卢泰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1979年改革之后,基干产业的力量转而投入到轻工业,一下子释放了生产力,使国家财富急剧增加。
  所以,我在中国发展的四个阶段里,以1949年作为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水岭,原因就在于此。国民政府没有能力在那个时代领导中国完成工业化,而红色政权有这个能力。
  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是高度组织下的政经一体化、是土改、是工业化,是集权。
  日期:2012-03-17 07:04:22
  纵观从建国到现在,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小阶段,即:从集权集财,到分权敛财,再到分权分财。
  第一个小阶段,是集权集财,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计划经济、是搞好工业化的基干产业部分,高积累低消费。这个阶段主要是毛时期。
  第二个小阶段,是分权敛财,是市场化、轻工业,各地大搞管办经济,这个阶段从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08年金融危机。分权是中央权力向地方分权。
  第三个小阶段,是分权分财,就是当今中国的使命。这时的分权是政府的权力向个人分权、向社会团体分权,个人要拥有更多权力、非官方组织拥有一些社会权力。

  但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今中国处于另外的发展时期,现在需要的不是集权,而是社会公平,将来的方向,不是强化组织(包括政府)的力量、不是强化组织对个人的控制,而是强化个人的权力。
  所以当代的主旋律是分权、是个人自由、是社会公平,而不是组织化。
  当代的社会秩序,应该是基于个人自由的社会秩序,而不是基于政府集权的社会秩序。这是一个巨大差别。这就是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完成的使命。
  日期:2012-03-17 09:58:49
  外儒内法都是在剥夺个人权利
  外儒内法,是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治国之道。
  儒家和法家在治国的理念上和方法上虽然有很大差别,但是无法是法家、还是儒家,都是帮助组织(政府、家族)压制个人权利、剥夺个人权利,这个方面却又是相同的,只是路径不一样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法家。法家的治国重在富国强兵,对人民则以利害相引导,承认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建立制度、梳理引导人的这种本能。
  法家讲究依法治国,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君主也要尊重服从法律——“令尊于君”。

  但是立法是由政府和官吏单方面完成,不可能完成符合人民的诉求,首先是满足国家意志,而国家意志与个人权利总会有差异的,有时候差异还很大。
  另一方面,法家虽然强调对官员的监督,但是这种监督是单向的,主要是君主监督大臣、上级监督下级,而没有来自下层、民间的监督。
  以商鞅为例,他虽然对秦国贡献很大,但是他死的时候,老百姓没有难过的,为什么呢?因为商鞅是一个刻薄极端之人,轻蔑人民,人民自然也就不会感恩他。
  中国法家思想的弊端是主要着眼于“谨细以条目”,注重法律的工具价值和程序理性,而忽略了对法律所应承载的道德任务的思考,不近人情所以不易持久。最终或沦为暴君的工具,或纠缠于细枝末节,失去了对社会的有效规范。根源就在于一味强调“趋利避害”,缺乏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尊重。
  日期:2012-03-17 10:46:40

  再来说儒家。
  儒家治国的核心是“礼”,而所谓礼,就是一套等级森严的规范,人分三六九等,各居其位,各行其礼,不能僭越。
  儒家的所谓仁义,都是在等级尊卑的大前提下。行仁政,是对君主的规劝,而不是君主的义务。
  儒家剥夺了个人反抗暴政的权力,却无力让君主足够贤明。最后的结果是,君主和政府可以为所欲为,老百姓不仅实际的权力上被剥夺,而且精神上的反抗也被压制。
  没有个体的觉醒,没有对个体权力的保护,还想要政治清明,这是缘木求鱼。

  儒家的仁政、民为邦本的思想虽然好,最后都成为无源之水。
  应该说,孔子是圣人,人格高贵,但是他如果以为别人的人格都和他一样高贵、或者有可能和他一样高贵,那就错了。
  孔子一直没有搞清楚、没有正视一个问题:世界上的当权派都会本能地去追求自己的权利最大化,他们的政治人格不是道德能够制约、也不是道德能够引导的。
  日期:2012-03-17 11:55:15
  法家和儒家在历史上,都对中国的治理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要肯定的。但是法家和儒家都缺乏积极保护个人权利、个人自由的思想内涵和哲学基础。

  法家的哲学基础是“道”,也强调“依道生法”,但是“道”是什么呢?由于缺乏“因循人性”,或者说,之因循了部分人性,所以也导致了侵夺人的权利。
  在意识形态方面,过分强调集权主义、过分强调集体主义,牺牲个人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这就导致了越来越恶性的侵夺个人权力的倾向。
  个人,以一己之力,无论在何时都是高不过组织的。在家,搞不过家族势力;在外,搞不过政府;在企业、学校等地方,也搞不过领导。
  本来个人就是弱势的,如果再从制度和价值观方面去压制,最后个人会沦落到什么地步呢?没有健全的个体,一个社会怎么会健康呢?怎么会有活力和创新能力呢?
  日期:2012-03-17 14:02:11

  当代中国人需要做的,是要保护一个完整的人,尊重完整的人性,而不能只把人当作“经济人”来看待。
  这就需要做好两点:
  在价值观方面,要弘扬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以限制集体主义的过分扩张。回顾历史,杨朱思想被误解和被边缘化,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如果能够适度提倡杨朱思想,就会大幅缓和法家和儒家思想中的弊病,中国人的日子会好过得多。
  在制度设计方面,不仅要有由上而下地体制内监督,还必须有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监督机制。议会和投票就是很好的制度创新,如果补充进来,会发挥积极作用。
  民主不是万能的,投票不是万能的,议会不是万能的,但是这些人类探索的成果,如果我们因为其中的弊病、因为别国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就轻易抛弃,不去重视不去改良不去应用,那是很不负责任的,也是愚蠢的。历史一定不会原谅我们。

  日期:2012-03-17 16:48:24
  为什么屁民必须关心国家大事
  为什么屁民必须关心国家大事?
  一言以蔽之:任何灾难最后买单的人,不是别人,是屁民且只是屁民。
  有一段网上很流行的话,据说是林语堂说的(后来有人考据不是林语堂说的,而是JY冒充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林语堂说的):
  “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阶层, 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驳斥这种话,就用我前面那句即可:
  任何灾难最后买单的人,不是别人,是屁民,且仅是屁民。
  所以屁民必须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不行,不关心,将来买单的时候,还不知道是多大的一个“单”呢。
  日期:2012-03-17 17:30:43

  南京大屠杀,杀的都是屁民,而不是达官贵人、不是寡头。
  大饥荒饿死的,都是屁民,而不是达官贵人、不是寡头。
  社会财富是谁生产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是屁民生产出来的。
  政府花的钱是谁缴纳的?绝大多数都是屁民缴纳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