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方面,清朝的统治成就其实很一般,远远不像“清粉”们所吹嘘的那么好。清朝的统治远远逊色于明朝,在清朝统治期间,国富民穷,中国文化大倒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大倒退,知识分子操守、能力和抱负大倒退。正是由于这些大倒退,才导致鸦片战争之后几十年中,中国始终没有有效的应对危机,国家命运逐步沦落到亡国的边缘。中华民族几近于万劫不复。这就是清朝的独特贡献。
吴三桂是汉奸,但是吴三桂绝不是好汉奸。
日期:2012-03-15 17:38:23
中国的统一和强盛,也不符合日本的利益。
中国的复兴,也不符合西方的利益
日期:2012-03-15 19:48:59
像美国、俄国、中国这样的大国,最大的挑战都是内部而不是外部。这是大国的特征。不像小国,只能听从大国的安排。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大国只要搞好内部,外部的各类挑战都是不怕的。
三个大国当前都面临挑战:
俄国搞好经济和民族问题;
美国搞好寡头绑架国家利益问题、贫富分化、产业空洞化、民族种族问题;
中国搞好贫富分化、反腐问题和政治体制改革,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快一点、慢一点都不怕;代价大一点、小一点,也不怕。不会伤筋动骨。
就怕走错路。
本来路就难走,歧路不好选择,还有人玩命忽悠你,利益集团拖着你的后腿,决策不好做。
日期:2012-03-15 20:23:01
汪精卫这个人
如果抛开政治是非,汪精卫其实是一个百里挑人,甚至千里,万里挑一的好人。
汪精卫其人,曾经有过清风朗月的散淡姿容。他的生活态度,也有过绝壁天悬式的严谨不乱。在当时的革命家中,不少人嫖妓赌博酗酒,而汪精卫却像清教徒一样生活,被人称为“道学先生”。汪精卫的道德人品在当时的革命家中无人可比。"
他是最早跟随孙中山的那批革命党人,曾只身谋剌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后在狱中赋诗曰: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年纪轻轻就敢剌王杀驾,关进局子还能诗兴大发。搞暗杀的革命党人不少,但是把暗杀搞到了艺术的境界,也就只有汪精卫了。
有才华。擅于演讲,写得一手好文章。那水平就是在一群靠嘴皮子混饭吃的政客们中间也绝对是高级别。除了会讲,他还会写,笔杆子十分扎实,写得一手漂亮文章,可谓文采风流,字字珠矶,一个代笔的《总理遗嘱》写到连孙中山自己都点头称是。
做人有品格。当时的国民党内,汪精卫被称为“党内圣人”,个人品质几乎无可挑剔,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洁身自好。
有亲和力。高宗武认为“蒋先生冷酷,汪先生温暖”,其实不是他一个人这么看,周围很多人都是这么评价。这里面有性格的原因,也有修养的问题。
孙中山生前的四大助手,负责政治的胡汉民刚正不阿,可是他人缘太差;负责财政的廖仲恺能得左派好感,却又遭右派攻击;负责军事的蒋介石则资历声望尚浅,还是个谈不上有多少竞争实力的小弟弟。
一轮淘汰下来,只有负责党务的汪精卫众望所归,成为当仁不让的“总理接班人”。
那汪精卫为什么在政治上乏善可陈,最终沦为汉奸呢?还是要从汪精卫身上找原因。
缺乏政治家的手腕。搞政治,无论是权争还是施政,都必定会遭遇各种势力的抵制。这就要考验政治家的本事了。政治家必须要在复杂局面下,设法寻找路径,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如何联合、如何分化、如何宣传政策、如何收买、如何使绊子,做这些事都要有手段,而不能只会喊漂亮的口号,喊完口号就回家睡觉,以为万事大吉。汪精卫作为孙中山接班人上台之后,就始终没有拿出任何办法解决任何问题。
缺乏政治家的韧性。汪精卫只要在国内遇到不顺心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要出国,在1937年之前,7年之内6次出国。潜伏一段时间后再“高调”回国,东山再起。1936年西安事变之时,国内无人主持局面,而汪精卫正在欧洲,等他得到消息赶回,却已经大局已定,黄花菜都凉了。缺乏韧性的人,得不到命运的垂青。
缺乏政治家的智慧。汪精卫做事有一时的热情,但缺乏持久的韧性,经不起挫折,一遇挫折,就会气馁,放弃原有的主张。抗日的口号他喊得比蒋介石早、比蒋介石响,但是战场稍遇挫折,立刻又变了口风,急着要和谈了。没有定见,源于没有智慧,看不到方向。自己没有方向,别人自然不敢跟随。孙中山之所以能够败而不倒,就是因为有恒心、能包容。汪精卫身边只能是一些文人气质浓厚的人跟随,各派政治势力只是把他当旗帜利用,汪精卫变成政治花瓶,是自作孽。
汪精卫本质上是一个有理想的软弱文人,误入政治丛林,最终身败名裂。政治这碗饭不是那么好吃的。这一点,汪精卫倒是很像共产党方面的瞿秋白,至死不知政治为何物,不知道政治上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事业上失败,不止汪精卫一人,无可奈何,也可以理解、可以原谅。但是沦落到了汉奸的地步,背叛国家、背叛自己的历史,就无法让人理解了。汪精卫何以糊涂至此?
看来我们对汪精卫的评价还是太高,对汪精卫弱点的理解还是太少。也许此人就是一个百无一用、毫无格局、毫无立场的投机文人而已。他的那些所谓成就,也就是因缘际会的历史偶然,一旦大潮退去,才发现,敢情他是这么个人。
一个流传甚广的趣事是,1941年除夕夜,已经落水当了汉奸的汪精卫在南京颐和路汪公馆前张贴了一副春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标榜自己为“三民主义”信徒。有人在对联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意思顿时截然相反。据说,从此之后,汪精卫再也没有写春联的雅兴了。
对汪精卫,陈立夫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的感慨:汪兆铭一生,最缺的就是锲而不舍的一股子韧劲,“书生难成大事”。而汪精卫最忠实的死士陈公博,对于自己的老板也是不无哀怨的:“汪先生遇事便出亡,合则留不合则去。”“一个国民有他自己应负的责任,责任所寄,不必求人合不合,也不必靠人留不留。”
日期:2012-03-15 20:44:23
汪精卫这种柔弱而缺乏韧性的个性,与抗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形成鲜明的反差。
汪精卫难以坚持长期抗战,正如他在之前的政治斗争中缺乏韧性,如出一辙。
但是政治斗争的成败,只是个人政治抱负能否实现的问题。很多失败的政治家,也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例如王安石,陈独秀。
在对日抗战中是否能够坚持,就是民族气节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不是可以含糊不清的。
你对抗战缺乏信心,可以回家读书、可以出国潇洒。但是如果妨碍别人抗日,就离汉奸不远了。
汪精卫主动从中国政府的统治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地跑到沦陷区,这种“坚决要当汉奸”的行为,自古以来极其罕见。实在是汉奸中的极品。
日期:2012-03-15 22:18:07
汪精卫和吴三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汉奸
吴三桂投降清朝,背叛的是汉族。
汪精卫投降日本,背叛的是整个中华民族,
清朝入主中原,对于中国来说,是亡天下,中国还在,只是换个当家作主的;
日本如果占领中国,是亡国,世界上就没有中国了。
他们都背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都是汉奸。
在程度上,汪精卫是大汉奸,吴三桂是小汉奸。
日期:2012-03-16 08:39:57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