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的内外挑战》
第14节

作者: 卢泰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味鼓吹市场、鼓吹私有化,与一味鼓吹计划经济,无论其本心如何,也都属于有害的主义。任何极端化的社会改造方案都是如此,因为社会本身不极端、人本身不极端,而是有丰富多元的内涵和丰富多元的要求。极端化之后,总是“看上去很美”,但是正好违背了人性、违背了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
  大众不是学者,不可能去深入研究一种学说是否可行、是否合理。很多事情,大众都是选择相信他们信任的人,他们信任谁,就相信他说的话。自古以来,野心家和阴谋家都是借助愚弄大众,让大众去做马前卒,来实现自己的野心、实现自己的利益。
  近代以来,中国人救亡图存之心急切,纷纷向西方学习,于是各类主义粉墨登场。宣传主义的人还不及深入学习研究,半生不熟、一知半解,觉得不错就先拿过来用;大众听后,当然更加不明所以,只是被虚构的美好前景所迷惑,糊里糊涂就跟着走了。把一知半解的主义拿去实施,则主义的真谛在实施中丧失,实施出来的不过是又一场政治灾难而已。为了争夺原教旨主义的解释权,还会使斗争更加激烈。一部近代史,不就是这些东西吗。最终,老百姓的苦难无人解救,甚至陷入更深的苦难中,社会的形态虽能有所改变,但不一定改得更好,很多地方,只不过以一种新的更有害的弊端,取代旧的一种弊端罢了。民国初期以来持续几十年的乱象、46年以后的国民政府的金融改革都是如此。

  最终让中国走上正规的不是任何一种主义,而是对症下药的各种具体措施,在救亡的时代建军强军,打胜仗才能救亡;在和平的时候搞工业化,虽然要让很多人付出很多痛苦代价,但是也不管不顾地走下去了。解决了主要问题,才会有力量和条件再把其他事情做起来,否则永远都只能“洗盘子”。
  日期:2012-03-06 10:01:04
  研究“主义”没有坏处,真理愈辩愈明。但是解决问题,必须要从具体问题本身入手,就事论事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某种主义的原理出发。主义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判断标准,因为实际问题比任何一种主义更复杂更现实。
  当我们试图从问题本身入手解决问题时,就会发现,几乎一切社会问题,其解决方法均来自于人类的常识、常理、常情,高度专业的各类社会理论以及似乎很精密精巧的细节,其逻辑的起点和内涵的本源,也都是当时最广为接受的常识、常理和常情。
  基于常识、常理和常情,从常识、常理和常情出发去解决问题,可以是系统地解决、也可以是就事论事的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待这个具体问题解决之后,自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这种小型具体的摸索尝试,一条卓有成效的道路就会走出来。
  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态度就是三常主义。
  所谓三常主义,就是从常识、常理、常情出发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常主义不仅有具体性,还有系统性。因为人类社会中的常识、常理、常情,虽然很散,但是内在有神,虽不是有严密逻辑的系统理论,但是却也自成系统。
  可以这么说,从三常主义出发,就是从真实的问题出发,以人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解决人们普遍反对的现象。

  这就是我倡导的三常主义,三常主义是没有主义的主义。
  日期:2012-03-06 10:37:16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常识、常理和常情?给一个明确和具体的定义。
  其实,你可以按照常识、常理和常情去理解就行了。常识、常理和常情,本质上是大众的共同认知和集体智慧,本没有什么高深奥妙的理论。
  有人抨击中医不是科学,应该废除。我说:无论中医是不是科学,但是中医确实能治病,虽然不能包治百病——西医难道能包治百病吗——但是确实能治很多病,那么中医就有存在的价值。中医有它很成功的地方,是经过几千年的实际检验的,凭什么就因为“不科学”这么一个判定就要废除呢。中医不够科学的地方,将来我们改善起来不就行了。人还是应该相信常识,遵循常理,通达常情,这才是大智慧。

  “常”者,普通也。常情、常理、常识,名义上虽然很普通,实际上都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好的社会恪守常情、常理、常识,社会在中庸、和谐的道路上运行。坏的社会则偏激极端,甚至倒行逆施。
  美国独立宣言所提倡的“天赋人权”不证自明,其实本就是人类的常识,也是常理。可是在各国、各族历代统治阶级有意无意的误导之下,才在18世纪重新焕发出应有的光芒。这种光芒一旦照耀人间,就无所不临,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政治和秩序的基础。
  法律条文细密、篇幅浩大,但是构成立法基础的也不过是当代人的一些常识、常情和常理而已。这就是为什么陪审员都是从最普通的人中挑选,而不是从精英中挑选的原因。死刑是否应该废除,就是一个时代的大众对此的常识常理常情的集中反映。如果大众都觉得应该非常,自然而然也就废除了,但是大众觉得不应该,个别精英一副普世价值的嘴脸,强烈要求替大众做主,好像不废除就是落后野蛮。某些精英很搞笑,总是高谈民主、普世价值,但是一到具体问题,大众就必须听他们,又不讲民主了。

  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一个人或一群人——都能从三常主义出发去看问题、按部就班解决问题,又能够事急从权、有所取舍,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出乎意料的好。这就是三常主义的价值所在。
  日期:2012-03-06 10:58:54
  三常主义的常识常理常情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太多了,甚至有些常识常理常情是矛盾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常识常理常情,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呢?
  在复杂纷繁而矛盾的事物中,明于取舍,这才是大智慧。其实如果我们归纳一下,可以为三常主义提炼出三项基本原则。按照这三项基本原则来取舍判断,就不会走入极端、不会执迷不悟、不会倒行逆施,就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下面就是三常主义的三项基本原则:
  原则1:三常主义的空间性原则——主流和支流结构性互补

  原则2:三常主义的时间性原则——此时不是彼时
  原则3:三常主义的标准性原则——标准不就高,也不就低
  在后面阐述大中华主义以及其他分析时,三常主义的这三条基本原则都会被经常提到。
  现在先把这三条原则分别介绍。
  日期:2012-03-06 14:54:24
  断电之后,才知道电的宝贵。

  现在重新开始。
  继续讲三常主义,从第一原则开始讲
  日期:2012-03-06 14:54:52
  原则1:三常主义的空间性原则——主流和支流结构性互补
  三常主义的空间性原则的内容表述为:
  任何一种健康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的主流,同时有若干丰富的直流来作为补充,形成互补的结构。在漫长的变化中,主流支流可以互相补充营养,甚至支流演变为主流。如果没有主流支流的互补结构,就不是一种健康的事物,一定会走向没落消亡,甚至走向反面。
  无论是宗教、思想、文化、价值观、民族构成、政治势力、社会偏好等等各种事物都是主流和支流并存。这种结构性的并存状态是一种广泛的永恒。
  问题在于主流如何对待支流、支流如何对待主流和其他支流。这才是决定性的。

  如果主流试图占据完全垄断的地位,对所有支流都采取打压的立场,只会使自己丧失继续发展和丰富的潜力,最终反而会走向末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