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的内外挑战》
第5节

作者: 卢泰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近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很忙,他代表他背后的资本家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忽悠中国人。还是老一套:鼓吹中国国企的私有化。十几年前,他们在前苏联就是这么干的,二三十年前,他们在巴西在拉美在印度就是这么干的,现在他们想让中国也这么干。
  我知道,资本家剪羊毛的刀子肯定又磨好了,这次想剪中国私有化的羊毛。
  世界银行鼓吹中国国企的私有化,本质上是想用他们印钞机印出来的几张绿色的纸来换取我们真金白银的实业,而且是最好的实业,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里面最精华的那个部分的实业。
  这帮孙子想得真是太美了!
  他们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不是吗?

  但是我们也不傻。
  中国人不再像三十年前那么好忽悠了。
  支持杜建国同学。杜建国同学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程前去砸场子,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不支持一下能行吗!
  很多人已经从巴西、印度、前苏联国企私有化后悲催命运论证了国企私有化的害处。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为什么国企不能私有化。从大历史的大规律——寡头亡国律来谈谈为什么国企不能私有化。

  我指的是那些骨干国企,是指金融、通信、交通、能源、机械制造、重化工等国企,不包含生产袜子尿布的国企,如果后面这种国企现在还有的话。
  日期:2012-03-01 15:06:21
  我计划在这个帖子的后面讲到大历史的三大规律,其中第一条规律就是——“寡头亡国律”。正好发生世界银行和杜建国的事情,就先拿出来应用一下。
  寡头亡国律的内容:一个社会一定会出现寡头,寡头势力不受限制的发展之后,最终会绑架国家意志、绑架国家政策,掏空国家利益、掏空老百姓的利益,实现寡头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导致国家或政权的灭亡。
  在任何一种社会中,都会出现寡头,这不奇怪,也不完全是坏事。
  这些寡头可能是军事上的寡头,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寡头,还可能是经济上的寡头(比如现在常见的金融寡、工商业寡头、大地主),他们依靠自己的地位,勾结官府(他们有这个能力,而普通老百姓、中小企业、中下层官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普通老百姓、中小企业、中下层官员和寡头之间的竞争绝不是公平竞争),寡头可以因此攫取大量财富,破坏了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格局,造成贫富分化,当贫富分化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转化为深刻的社会矛盾,如果政府不能有效解决这种矛盾,社会就会崩解,一场革命就会发生。

  任何一个王朝在早期,生产的发展使社会财富增加,国家、寡头、个人都得到自己的一份,这就是分配问题。有人拿大头、有人拿小头,这就是分配中的矛盾。但是基本上是公平的。由于财富总量在增加,君主有比较有能力,所以此时财富分配还比较均衡。
  逐渐的,随着君主能力的退化、寡头势力的增长,开始寡头拿大头,国家和个人拿小头,这个局面持续下去,就是老百姓越来越穷、国家也越来越穷,但是寡头却越来越富有。这就是贫富分化。
  在农业社会,大地主占有了大量土地成为寡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无法谋生,就会爆发农民起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有时是工商寡头占据了大量财富,有时是金融寡头占据大量财富。现在的,美国就是这样。美国政府没钱、美国99%的老百姓也没钱,但是金融寡头却能从金融危机中攫取巨额财富。
  现代社会还有默多克这样的媒体寡头,还有华尔街这样的金融寡头。
  越是失败的社会,贫富分化的特点越明显。到达一定程度,这个社会就会解构再重组。

  80年代末期,一群总要从中国的鸡蛋里挑出骨头的人很奇怪中国古代为什么是超稳定结构,一个王朝灭亡,一个新的王朝兴起,周而复始。只要技术没有明显进步,这种长期的超稳定还会持续,每隔几百年的王朝兴替也会持续。
  但是王朝周期律不止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外国。不仅适用于王朝,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府。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替周期律就是典型代表。
  把上面的王朝换成当代的政府,同样适用。
  寡头一旦控制政府,政府就会失去了社会财富二次分配和转移支付的能力。更加严重的是,寡头甚至可以绑架政府,制定有利于他们的政策,实质上通过国家机器来为他们自己获取好处。
  寡头不会为王朝贡献自己的力量,反而借助国家的危机和社会的动荡,进一步的扩大的势力。国家可用的资源已经枯竭,寡头各自把持着大量的资料用来自保,不但不会为国家付出,反而坐以待毙。这时候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已经开始枯竭,人民到了忍受的最后边缘,最终要么是人民的烽起推翻王朝,要么是寡头看到机会推翻王朝,要么是外敌看准机会推翻王朝。

  在王朝(政府)陷入危机时,寡头不会为王朝做贡献,他们更多地是心怀侥幸、期待自己能在王朝的灭亡幸存下去。最终,王朝崩溃,新的王朝替代旧王朝。在这个崩溃和重建的过程中,很多寡头丧失了财产,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寡头为什么不愿意拿出自己的财产去帮助这个让他赚钱的王朝(政府)继续存在下去呢?坐看这个对自己有利王朝灭亡,这不是很傻吗?
  你得理解寡头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说,王朝(政府)存在的意义就是方便他们更多更好地敛财,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为王朝(政府)服务。另外,当一个王朝(政府)灭亡时,政治也会很腐败,即使某个寡头拿出钱来,最大的可能也是丢到水里了。这就是寡头心存侥幸、拒绝效忠的原因。
  因此,如何防止权力或财富过度集中在寡头手里,这是政治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政治制度设计的难点。这个坎过不去,社会就会解构,然后从头再来。
  日期:2012-03-01 15:08:11

  寡头最喜欢的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因为他们有能力控制市场背后的那只手,而寡头的竞争对手没有能力控制这只手,寡头就能赢。
  寡头最喜欢小政府。因为小政府的权力受到很多限制,整个国家的权力是分散的、平面的,寡头就容易控制政府,也容易扶植自己的代理人进入政府,进而控制政府、控制政府的政策。最终让自己获利。
  现在的欧美国家就是这个样子。叶利钦时代的俄国也是如此。
  欧美政府实际上控制在一个个大利益部落,大财团手里,他们都是寡头,轮流坐庄。欧美政府本质上是围绕着他们的利益运转,他们可以把国家组织成抢劫石油的机器,销售军火的机器。
  未来中国的政治体制一定会加入很多民主元素,这是方向,但是绝不能照搬西方的选举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私有化。
  照办西方的选举民主和私有化,政府和政策一定会被大家族、大势力所控制,也就是被寡头控制,必定打压少数派、普通个人的合法权益,激化社会矛盾。
  回到我们现在的话题,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必须控制在国家手里,必须是公有制,一旦私有化,肯定确定一定会落到寡头手里。
  国企的弊端我们都知道的,低效、贪婪、冷血,尽管如此,国企仍然要好于寡头。因为财富集中到国企手里,贪污的是小头,大头归国家。政府还可以把这部分钱拿出来做二次分配,可以把这部分钱用于转移支付,也可以用来补贴社会保险。取之于民,最终还可以用之于民。政府不受寡头控制,可以推动国家建设,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寡头资本家服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