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略:中国商界的顶级博弈》
第52节作者:
月光之都 三年前,我的公司还是一家民营化妆品企业。虽然经营了将近十年,品牌在某些地区有一定知名度,但近几年的销售额一直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利润寥寥无几,只能说是在中外各大强势品牌的夹缝中,辛辛苦苦地谋求生存。在化妆品行业有个共识,数千万销量的公司,如果能够冲破一个亿的关口,那么就可能形成良性循环。但在我的努力下,公司似乎难以突破5000万元的僵局。
经过深刻分析,我认为我的温和性格可能是造成困局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想到要引进一头狮子,来改造公司的现状。
在我面试了七八个候补对象后,曾华经过朋友举荐进入我的视野。曾华原是行业内另一家民企的营销主管,我也有所耳闻。面试时我和曾华谈得很投机,对企业发展思路、营销战略我们都颇有共识,最后谈定他加盟我的公司,年薪50万元,在2年内销售额要突破1亿元。
曾华不愧是狼性十足的人,执行力很强,一上任就把公司的破损率从3%降到1%,马上就节省了100万元的成本。我心中一阵暗喜:还行,至少他把自己的年薪赚出来了。他第二把火是整理销售团队,使业绩上扬,销售人员的收入提高,队伍的士气旺盛,昔日的羊群开始变得富于竞争性。他第三招是开发新品,推出了纯植物提炼的化妆美容合效产品,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随后,我将曾华提为常务副总,并为他出资进修EMBA。而我自己的精力主要投向我真正感兴趣的文化产业。当然,作为一个老板,我并没有对化妆品公司放任不管,每月的财务报表都要仔细审查,隔几天就到公司转转,和各部门的头头聊聊,让他们知道,我才是公司的实际主人。
销售额在上升,利润也水涨船高,产品逐步完善,销售团队变成能征善战的狮群。但随之而来的,是曾华的自信越来越强。在公司决策会议上,虽然他对我的不同意见基本不公开反驳,但背地里总会找我商榷,直到我同意他的想法,而事实也证明他的想法对多错少。
为了笼络这个人才,我将曾华提升为总经理,并给他买了住房,经过2007年的高涨,那住房的市值已超过了200万元。
即使这样,我晚上还是常常睡不着觉,因为曾华对公司已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我尝到古人所说的“功高震主”的感觉。这时的我,就像一个买了绩优股的股民一样,因为股票升值太快,总担心随时会有一波大跌行情,想抛舍不得,想持有又怕与日俱增的风险。
我暗中找公司的销售渠道和供应商了解过情况,发现曾华并没有向他们索要过好处和回扣,这让我欣喜之余,却有些失望。如果他在公司内部做一点我能容忍的手脚,为自己捞点好处,我觉得他的欲望有个合适的满足渠道,那么他离开公司,另谋他就的可能性会少一些。但像现在这样洁身自好,要么他确实有点愚忠,要么是其志不小。
这社会还有愚忠的能人吗?我不相信。即使有,这种六合彩也不可能让我中到。
左右为难的“将”将
通过猎头公司,我知道了曾华的身价。至少,我能在曾华找我谈判之前,主动作出应对决策。
现在,曾华的年薪是90万,要给到150万,公司并不是支付不起,我也不是不愿意给。但我一直担心的是,年薪给高了,曾华过几年将有足够的积蓄,去合伙创办自己的企业,那样不仅会和我在市场上兵戎相见,还可能带走整个销售团队,那我不就养虎成患了吗?这样的事,在中国商界,实在太屡见不鲜了。
过年前,我忐忑不安地发完全体员工的年终奖,但特意留下曾华的那份,告诉他春节后再发,我实在担心他拿完奖金就提出走人的要求。
春节闭关在家,我好好研究了一些中国人的古典智慧,觉得当年刘邦对韩信的情形,和我的处境有些类似。韩信是个“将兵”之人,善于打仗,而刘邦是个“将将”之人,善于治人。刘邦让爱打仗的人有大仗打,让他打得痛快过瘾,满足了韩信的需求,就把他牢牢控制在手里了。
曾华有什么需求呢?我在家无事,就对他进行SWOT分析,他显然是个爱做事胜过爱钱的人,希望从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中,马上看到成功的显效。但总有一天,他会要求分享这成功,像他这种原则性很强的人,一旦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决不是轻易给些钱就能打发的。
我想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也许是较好的办法。
给能干的职业经理人以适当的股份,是当下一个流行的选择,但我到底应该给曾华多少才适当呢?给得少,可能让他觉得自己受到小视,反而激怒了他。但给得多了,先撇开割肉让人心疼不说,从企业经营上讲,一来可能诱发他的贪欲,二来如果他的能力和表现不能持久,将来再要引进人才,难道又要照搬,割让大额股份?这恐怕就会让公司经营难以为继了。
我这时才明白,“将”兵很难,但“将”将也不容易。因为“将”兵只要把具体的事情做好就行了,而“将”将则要不时去探查别人的心理底线,同时也要为自己制定心理底线。刘邦“将”好了将,最后赢得了天下,而水浒中的白衣秀士王伦没有“将”好将,反而被善于“将”兵的林冲一刀结果了性命。“将”将的所得和风险,都比“将”兵大得多。
我想,过年后趁着发奖金的机会,从侧面探探曾华的要求,看看是否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如果没有,我会和他认真商讨,最后接受他的要求。如果他突破了我的心理底线,我会设法影响他,让他调整自己的立场,也可向他稍稍靠拢。
毕竟,在没有替代品,而且供应是刚性的情况下,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涨,将是不可避免的。这对曾华是个利好。但随着价格的上涨,人们寻求替代品的冲动将越来越强,这对他就是个无形的威胁了。曾华学过EMBA,我相信,他应该会明白这一点的。
______________
感觉那杂志不错,那一期专题是<老板的心理底线>,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日期:2008-3-16 20:11:24
第二天一上班,范胜轩将戴明伦连夜草拟的《技术人员持股计划》,仔细审核一遍,他对这份计划感到非常满意,仅仅对个别措词做了小小改动。
“老戴,我看就这样吧,我们马上将它公布出去。”
戴明伦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在公布之前,是不是请武锐锋先看看,毕竟他手下有三百来号工程师,他的意见很重要。”
范胜轩点点头,将武锐锋请到办公室,把持股计划给他后郑重其事地说:
“小武啊,你在百夫长行动论证会上说,‘信任和忠诚是相互的’,这句话我至今还牢牢记得。我们董事会当时就制定了这个持股计划,但因为时机不成熟,所以一直没有公布。现在戴总的硬件已经完成,你负责的软件也指日可待,所有的技术人员都付出了艰苦忠贞的努力,所以我想现在公布这个计划,也算恒佳对大家的回报。”
武锐锋被范胜轩推心置腹的话语感动了,他一条条仔细看着持股计划,正看到结尾处,谭克急急敲门,探头进来说:
“头,你有重要电话。”
武锐锋放下持股计划,抱歉地朝范胜轩笑了一下:“马上回来。”就转身出去接电话。
不一会儿,武锐锋满脸兴奋地冲回来:
“范总,我得请一天假,私事!”
“哎,小武,你别走,你到底觉得这计划如何啊?”范胜轩追着问。
“好,很好,我举双手赞成。”话没说完,武锐锋早已像一阵风似地没影了。
望着他的背影,范胜轩心里纳闷已极:
什么好消息让他如此超级兴奋,难道和天赛有关?我当初挖天赛的技术人员时,他们听了我开给他们的条件,是不是也像这样超级兴奋呢?
范胜轩满腹心事地摇摇头,通知戴明伦召集所有工程师开会,他要按计划宣布《技术人员持股方案》。
日期:2008-3-18 19:42:29
武锐锋喜形于色,果然是有超级兴奋的事,刚才的电话,是邱慕雪从香港打来的,说她一小时后就到蛇口码头,问武锐锋能不能去接。
巧克力大楼离蛇口码头很近,步行不过十分钟,武锐锋冲出大门才想起这回事。他到大楼旁成排的玉兰树下,仔细找了找,想采一把白玉兰带给邱慕雪,但白玉兰茂密的树叶碧中透黄,已过盛开的花季。
他赶紧去理了个发,把一个多月积下来的乱发,理得整整齐齐,又回宿舍换上整洁挺刮的衬衣。看看还剩最后的一刻钟,他跑到花店买了一大束殷红的玫瑰,让小姐用粉红色的彩纸仔细包扎好,然后才急急赶到码头。
此时的武锐锋,不再是恒佳那个多谋善断的技术统帅,而完全成了被爱情炙烤着的白马王子。
时间终于到了,武锐锋在码头出口处,伸长脖子远远朝码头望去,只见邱慕雪一袭淡紫色长裙,飘逸的长发在阳光下微微闪光,他的心“砰砰“跳动起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