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略:中国商界的顶级博弈》
第13节

作者: 月光之都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当然,我说话从来算数。”局长随口说,他知道崔大伟不能降价,乐得送他个空头人情。
  “好,那我就咬咬牙,把价格降下来,我们签合同吧!”崔大伟马上将局长面前的天赛合同挪开,将自己早已拟好的合同放上去。

  “你回公司什么交代呢?”局长一看峰回路转,饶有兴致地盯了崔大伟一句。
  “不要紧,局长,我回公司再说,如果老板不答应,大不了我帖点钱,局里以后有生意,多关照我小崔就好了。”崔大伟说得非常悲壮,眼圈都有些湿润了。
  “同样也是两年保修期?”局长有些同情,但依然不放松合同条款。对他来说,如果价格相差不大,还是买进口的放心。
  “没问题!”崔大伟未经请示,就拍着胸脯修改了合同,他估计在这一点上,自己肯定能说服范胜轩。
  天赛的业务员在一旁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要飞走,不等局长表态,就马上插话道:

  “局长,我也得给公司打个电话,看他们能不能再降价。”
  “不行!你已经说过,这是最后的价格。”崔大伟大声制止道。
  “局长,您给了他一天的时间,至少也得给我十分钟,这样才公平啊!”
  两个业务员在局长面前唇枪舌剑地来回争吵着,局长最后摆了摆手说:
  “天赛这边说的,也不无道理,你就去打个电话吧。”

  “十分钟啊!过时不候!”崔大伟照着天赛业务员的身影,狠狠加了一句,在这个关键时候,他也不想装什么风度了。
  熊苍林接到业务员的电话后,第一反应是:这老范,真是发蛮了,和我们较上劲了。
  不过,岳州的报价已经是底价,如果再要降,就超出了自己的权限,熊苍林初来乍到,可不敢随意做主,他让业务员先别挂电话,他马上找张宁军。
  但张宁军办公室和手机都无人接听,熊苍林一时间举棋不定:
  如果我擅自降价,那么可能会因为越权,而引起张宁军的忌讳;如果我不降价,则可能染上帮助崔大伟拿订单的嫌疑,那更麻烦。

  最后在业务员的一叠声的催促下,熊苍林果断地说:
  “你知道,我给你的价格已经是公司的底线。”
  “那…..,熊经理,这个单可就要丢了!”业务员的话很明白,就是丢掉这一单不是他的责任。
  日期:2007-11-29 19:56:45
  感谢“不知是谁了”看得这么认真,使我知道,我还写得不清楚,还要进一步修改得更明白!

  因为这些事是我眼见或亲历过的,写作时可能有错觉,以为自己写明白了,实际上还不够。
  您能指出来,太谢谢了。
  故事是这样:
  恒佳销售进口小交换机,天赛竞争不过,于是剑走偏锋,用自己研发的国产机去打它,二者市场最低价相差30%,因此恒佳必须让自己的电源下降50%,这样它的价格就和天赛悬殊不大,当然还是高些,但它是进口品牌,能够维持暂时的平衡。
  这是个引子。

  而天赛因为万门程控马上要出来了,不屑于再和恒佳争夺小交换机订单。因为万门程控一张单,至少是30-100个小交换机的订单。
  因此恒佳也想奋起直追,研发万门程控,双方就针对万门程控,在研发、销售等领域展开了博弈。
  收购电源技术,是有真实故事蓝本的。当年深圳华为为了给进口小交换机配套电源,就是买的技术,不过没花220万,只花了100来万,所以我老写错。
  这里的故事,就以当年那段事为蓝本。
  路总实有其人,嘻嘻,我在故事中没有诋毁他,就透露点他的情况吧。路总也是清华背景,不过论文的故事完全是我虚构的,他们的谈判也没有这么多戏剧性。老路拿了这笔转让费后,去珠海开了一家很好的电源公司,现在仍然运营得很不错。当年他还找我参股,可惜我不够坚决,真是眼光短浅。
  现在,蛇口还有几家电源公司:华德、华达等,每年出货量极大,因此我就顺手给电源公司取了个华立的名字,算是尽量真实一点。

  至于恒佳和天赛,不用我说,读者诸君肯定清楚是以谁做蓝本了。
  我写的故事,基本都有真实的蓝本,但又升华于原来的蓝本公司或事件之上,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帖子的最开始,标榜“本书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写作,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读者看到可操作性的启发。完全架空的东西,和完全记实的流水帐,都不够有力度。
  呵呵,有些读者反馈说,你写得很现实啊,怎么是超现实呢?我听了才知道,原来超现实主义,似乎是非现实主义的一种,但贴上去了,又不能改,只好在这说明一下。
  我不想写那些只逗大家开心的东西,那有很多人比我写得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而我想以自己的方式,开辟一个新型市场出来。
  看到这里,劳驾您别跟我提什么蓝海战略,韩国人也有值得一提的战略?奇了怪了,我会在商略2中通过人物之口对它进行剖析。

  当然,我希望在写实的前提下,也能逗大家开心,我在不断学习和尝试,这也有待于读者诸君多提意见和建议。
  所以,并非我是高手,只是因为我写的是中国顶尖高手的故事,他们的谋略才是真正的高绝。
  当然,必须声明,虽然故事有蓝本,写得很现实,连编辑都曾担心会不会惹麻烦,但我保证,所有细节都是虚构的,很多人物的性格和事件也是经过组合的。因此读者不必过于较真,让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每句话都对号入座。
  否则,我不用写小说,干脆写报告文学好了,那样的东西,也有不少人写了,如《华为的世界》、《走出华为》等等,那些书都写得很不错。但到底记实的东西不能象小说那样,可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恣意的分析,也不能搞一个思想实验室,对事件和策略进行充分模拟,找寻各种可能性。
  呵呵,啰嗦了这大半天,希望读者能了解我的苦心,还是继续吧,我争取多贴一些。

  日期:2007-11-29 20:02:40
  “你尽最后的努力,再争取一把吧!”熊苍林含糊其词地下了最后一个指令,狠狠地放下电话:
  他妈的,恒佳真是发疯了,敢和我们打价格战!
  临下班时,熊苍林才找到张宁军,他把岳州水产局的情况一说,张宁军仔细听完,略带歉意地表示:
  “研发部的万门程控忽然有些问题要解决,我手机就忘了带,其实以后面对这些具体问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我相信你在这个位置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赛好。”
  张宁军的这番话,顿时让熊苍林紧张不安的心暖洋洋的:

  “行,张总,您这话我记得了。”
  “不过,对这些事情有个基本原则,你记着天赛是一家高科技公司,重在靠产品战略取胜。做生意,不是靠价格战把对手赶尽杀绝,而是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发展,尤其是比对手更快速地发展,我还需要你这边的盈利,去支撑万门程控的研发呢。”
  “张总,万门程控快出来了吧?到那时打垮恒佳就不成问题了。”
  “快了,”张宁军一提到他主持的这个项目,就充满了自信,他再次叮嘱熊苍林:
  “我们研制万门程控,可不是和恒佳这种只会倒买倒卖的公司斗,而是要和世界通信巨头竞争,熊经理啊,你就加油干吧,世界通信的竞争格局,很快就要在你我手上发生改变了。”

  在收购了华立的电源技术后,恒佳靠自己生产的电源,使小交换机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虽然和天赛的国产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相对其它进口品牌,却有着足够的成本优势。
  两家公司在广阔的内地市场攻城陷地,将那些纯粹的进口代理商,砍瓜切菜似地打得一败涂地。
  戴明伦所预见到的行业“大洗牌”,果然很快来临了。深圳的一百多家小交换机经销商,就像秋天的落叶般迅速凋零。幸运的是,恒佳在这场“大洗牌”中,靠着自己生产电源,不仅没有被淘汰,而且在淘汰别人的过程中,强大了自己。
  但范胜轩的内心并没有满足,他从电源的成功中,发现了一种竞争的力量,不把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他是不会甘心的。
  这天,他主动来到戴明伦办公室,找到正在指导工程师检查电路板的戴明伦说:

  “老戴,这阵子我们算是驶入快车线了,发展的势头不错啊。”
  “嗯,我看公司新近又招了不少人,你档案里那二十个最顶尖的业务员,恒佳又占到多少了?”戴明伦平日埋头技术,不太管经营的事,但作为公司的高管,他对销售也有几分天然的关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