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略:中国商界的顶级博弈》
第12节

作者: 月光之都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果大伟又丢了这一单,他很可能会怨恨公司,另谋高就了。要是这条狼成天和公司作对,那恒佳的日子就够呛了。
  王岚多迎面一盆凉水,也让戴明伦冷静下来:
  她说的也对,老路那家伙,常常不按牌理出牌,明明在下海经商吧,却又成天捣鼓着写什么论文,真吃不透,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对自己未来的谈判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情,戴明伦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又打开那晚和崔大伟的谈话笔记,看到他的谈判宝典上写着:
  要建立谈判基础,重要的是进行沟通,发现对方的需求。
  唉,算了,就算把这消息当做一块敲门砖,赢得一次沟通的机会吧。
  戴明伦下定决心后,马上给华立去了电话,不出他所料,小张依旧公事公办地告诉他:路总在家忙论文,不便打扰。
  “张小姐,我找他就是为论文的事,你一定跟我通报一声,否则会误了路总的事。”
  戴明伦心里想得很明确,因此说话的口气也相当强硬,他感到自己的话对小张产生了威慑效果。

  果然,十分钟后小张来电话请戴明伦去华立,说路总会在公司和他碰头。
  戴明伦一听这消息,马上去找王岚,王岚正在和崔大伟通话,看见戴明伦急急忙忙进来,马上按住话筒,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戴明伦。
  “我们马上去华立,跟老路谈!”
  王岚马上松开话筒,对崔大伟说:
  “大伟,我们马上去谈判,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日期:2007-11-28 19:14:54
  “哎呀呀,戴总,又劳您大驾过来了,我这阵子也是没办法,一直在赶论文。”

  在华立会议室里,路总一见到戴明伦就大声说开了,还没等戴明伦回话,路总就告诉他:国防科工委的那个电源项目有了变故,评审专家组要求参与者在一级刊物上发表三篇相关论文,而自己正好还缺一篇。
  “这些学术官僚,明知道我的技术没说的,还要用官样文章来卡我,你想想,我下海这么多年,都在搞应用研究,哪有时间去写论文啊,这不,只好临时抱佛脚,在家里赶工。”
  戴明伦一听,不动声色地问:
  “如果在国际上发表,可不可以算数呢?”
  “你开玩笑了,在国际上发表当然算,不过我哪有路呀?!”

  “那好,路总,”戴明伦拿出传真,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路总,路总一听,激动地紧紧握住戴明伦的双手:
  “戴总,你这可是帮我个大忙啊,怎么不早点跟我说。”
  “我开始也不知道能不能推荐发表,现在有了准信我才告诉你。”
  路总脸上露出一丝为难:
  “这英文?咱们阅读没问题,一般的写作也行,但要写成规范的科技论文……?”
  “路总,帮人帮到底,这论文翻译成英文,我可以帮你做。”

  “好好,那可就万事俱备了。”
  这件事情谈完后,三个人坐在一起,一时找不到新的话题,会议室里热烈的气氛显得有些冷场。
  王岚在会议桌上轻轻踢了戴明伦一下,要他趁热打铁,把谈判重新继续,但戴明伦扭捏着,就是说不出话来。
  这样默默停了一会儿,路总仿佛不经意地问道
  “噢,戴总啊,你上次跟我谈的那件事,对你们真的很重要吗?哈哈,你看我怎么这么糊涂,由你这个总工来谈,当然应该很重要才对。你给我提出的思路,我也仔细考虑过了,对我很有启发,这样吧,你们既然要转让技术,有没有想过要出多少钱?”

  戴明伦马上面露喜色,他三言两语向路总说明了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总结道:
  “路总,我们觉得220万是最合适的。”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我觉得你们把风险因素考虑的太少了点,我为你们算的是280万。这样吧,戴总,你在关键的时候帮了我一忙,我得让你喜悦一下,就250万吧。”
  戴明伦一听这话,心里砰然一动:
  这可就是崔大伟讲的“转折点”了,自己千万不能让步了,给老路叫叫苦吧,哀兵必胜呢。

  “路总,如果是250万,一是很难听……,”听戴明伦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什么,哄然笑了起来。
  “二来,我就又得向董事会请示,你让我拿一个完整的喜悦回去,多好!”
  湘南岳州市,水产局局长办公室,局长戴着老花眼镜,在办公桌后最后一次审查天赛的合同文本。崔大伟和天赛一个年轻的有些稚气的业务员,分别坐在实木长沙发的两端,崔大伟窝在沙发上如坐针毡,不时看着手表,天赛的业务员则尽量按捺着内心的喜悦,直着腰紧张注视着局长手里来回翻动的合同,随时准备答复局长的问询。
  局长认真看完了合同,边摘老花眼镜,边问天赛的业务员:
  “这合同上定的保修期,是一年时间,对吗?”

  “是,局长,这是行规,大家都这么定的。”
  “崔经理,你们也是这样的吗?”
  “局长,我们销售的是进口设备,进口设备的质量比较高,如果一年没有问题,以后也不会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规定保修期是一年。至于国产设备嘛?质量可就很难说了。”
  “哎,你……”天赛的业务员年轻气盛,马上急于反驳,但局长摆了摆手:
  “嗯,崔经理说的也有道理,我看今天也不早了,这样吧,小伙子,你把保修期改为两年,我们抓紧把合同签了吧。”
  崔大伟一听这话,急忙申辩道:

  “局长,您不是说等我一天时间嘛,现在一天还没到呢。”
  天赛的业务员在一旁激动地红着脸:
  “局长,这事我得出去打个电话,向公司请示一下。”
  “这么小一件事?好吧,那你快去请示吧,马上就要下班了。”
  等到天赛的业务员急匆匆走出办公室,局长很客气地对崔大伟说:
  “小崔啊,论交情呢,我实在想帮你,为这事我专门等了你一天,局里上下都对我有些意见,没办法,价格悬殊太大。”

  崔大伟正要说什么,天赛的业务员兴高采烈地冲进来:
  “局长,我们熊经理同意了!”
  “那就签合同吧!”
  崔大伟知道,最后的关头到了,他马上站起身:
  “局长,您再给我最后一分钟,我再敦促一下公司。”

  日期:2007-11-29 11:45:16
  在华立的会议室里,路总沉默了一会儿,他想到在戴明伦的帮助下,很快就可以拿到两百万科研经费,嘴里就让步了:
  “好吧,130万就130万吧,不过我有三个条件:第一当然是你帮我把篇论文尽快发表,第二我们转让的技术只供你们自用,不能把电源卖到市场上来和我们竞争,第三为了给你们供货,我们准备了一些原材料,你得让我们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卖给你们。”
  戴明伦认真听了这几条附加条件,觉得路总对这事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过一番仔细的计算。
  双方又对技术转让细节进行了磋商,很快就签订了协议,戴明伦拿到签字盖章的技术转让合同后,这才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签完了协议,路总舒心地笑了,满脸的皱纹都绽开了:

  “戴总,其实那天我前脚跨出恒佳的大门,后脚还留在门里,就已经明白,你的建议是我的最好选择。”
  路总的这句话,不仅让戴明伦的眼镜差点掉到桌子上,甚至他整个人都要滑到桌子底下,他万分惊讶地问:
  “那你干嘛不回头?我们可以继续谈嘛。”
  “如果我回头,那不就让你握着主动权了吗?戴总,我和你打交道不多,但我对老范非常了解,他认准的事,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所以我知道你肯定会再找我。再加上这几天确实忙着论文,所以就让你着急了,对不起啊。”
  戴明伦恍然大悟,原来崔大伟讲的谈判艺术,确实完全是正确的,而且路总也是一个非常按牌理出牌的人,他对孙子兵法的“知彼知已”运用得多好啊!
  只是,自己对谈判艺术掌握得不够精深,理解不了老路的牌理而已。

  王岚接到崔大伟电话时,正在记录路总的三个附加条件,她一听崔大伟的电话,马上悄悄对话筒说了声:
  “大伟呀,OK!”
  “什么OK呀?王岚,你打什么哑谜呀?”崔大伟在走廊上着急得要命。
  当着路总的面,王岚不好说什么,她只简单地说:
  “你的要求OK了!”
  “什么?你再确认一遍!”

  崔大伟边问边打开局长办公室的门,又平静地回到沙发坐下,局长用探询的口气问道:
  “怎么样?还是不行吧?那,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吧。”
  “局长,如果我们把价格降下来,您真的会和我们签合同吗?”崔大伟一字一句盯着局长再次盯着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