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暗格——双鱼玉佩始末》
第3节

作者: 秦州老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09 17:35:00
  我无言以对,只好愣头愣脑地呵呵傻笑,心说:“如果易地而处,还真是不敢。”
  不师古也咧嘴一笑:“好在天上掉下来一颗陨石,建筑师们拟定将其磨碎后排布成星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上具天文。秦始皇对这个提议也是赞赏有加,因之命郑容处死东郡居民后便把陨石运到骊山陵。”
  日期:2015-05-09 17:56:00

  不师古接着说:“秦法森严,简直到了几近苛刻的地步,明令——失期,法皆斩。郑容受命在身,哪敢丝毫耽误,只得硬着头皮运载陨石星夜赶赴骊山。一天夜里,郑容等经关东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猝然拦道。”
  华阴、平舒道、拦道,我顿开茅塞,此情此景不正是史书所载:“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 。`因言曰:`今年祖龙死。”我急道:“想必那拦道的便是滈池君!”
  “不是!”我这边话音未落,不师古已经断然否定,决绝的令人无可辩驳,随后他又扔出一句使我无比惊讶的答复:“拦住郑容的是我。”
  日期:2015-05-09 18:13:00

  我的脑袋嗡的一声,顷刻之间糊涂了,暗自嘀咕:“怎么是他?“咋舌之余,我才一点点明白过来:“您的意思是拦道者是您的前世孙寿?”
  不师古微微颔首,他静默地坐着,我想此时他的思绪应该已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上空飘荡,他的话里满是回味:“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郑容当时狐疑的眼神,那眼神分明在问我:你怎么在这儿?”
  “我也想问,为什么你会出现在那里?”我补充道。
  日期:2015-05-09 18:19:00

  不师古坦言:“其实我是一路跟踪郑容到华阴的。我故意避开其他随从的耳目,悄悄地告诉郑容,陨石上的字是我刻的。郑容大惊失色,他想破十个脑袋也猜不到是我玩的猫腻。”
  我憋不住好奇:“你为什么这么做?”
  不师古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说:“当年郑容也是这么问的,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口吻。我的回答很直接,因为情。”
  日期:2015-05-09 18:30:00
  我没有打断他的意思,静静地听他继续说下去:“我孤独半生不婚不娶,为的是找到一个彼此挚爱的女人相与偕老。老天总算待我不薄,这个人终于让我等到了,可尚未过门就被秦始皇抓进了阿房宫,供其淫乐。我时常会在梦中见到许许多多的阿房女被凌辱的惨状,其中有一个我闭着眼都能识得,不是别人,正是我朝思暮想的爱人。”
  日期:2015-05-09 19:43:00
  情仇如火,一旦中烧,必将引发各种疯狂举动,我对不师古的过激行为表示理解,便直言:“所以你就在陨石上刻了诅咒的话,制造舆论以煽动群众。试图令六国余党死灰复燃,借此报复秦始皇。”

  “此言不虚,但令我失望的是,再没有一条像荆轲那样敢刺秦王的好汉。”不师古言语中略带嗔怒:“猛士不可得,能喘气的统统沦为了鼠辈,那些人一个个全都屈服在秦始皇的淫威之下,他们本打算用忍气吞声换来苟且偷生,结果无不惨遭屠戮,就这样东郡的无数生灵,几个昼夜下来便尽皆涂炭。图谋失败后,不能再借棒打虎,我只好变化策略,以鼠治象,我要效仿苏秦、张仪试着去策反秦始皇身边的亲信,第一个策反的目标,则是郑容。

  日期:2015-05-09 20:06:00
  基于对人性的悲观,我还是将担心的问题摆上了台面:“你不怕郑容抓你去邀功?”
  不师古奋力摇头,他极其自信地告诉我:“我赌他不会。”

  我顺势深挖:“赌注是什么?”
  不师古掷地有声的砸出一个字来:情!
  我作出了自己的推断:“你和他的友情?”
  “不,我赌的是父子之情。”语毕,不师古昂首闭目,兀自追忆那个遥远的年代。
  日期:2015-05-09 20:44:00

  彼时日已爬上三竿,而谈兴正酣的我浑然不觉,这可苦了旁听的不家老小。我正欲询问后事如何,怎料一连串“咕噜噜”的异响却使得我这种想法戛然而止。不消说,大伙儿腹内早就空空如也,考虑到饥肠辘辘的感觉实在不怎么好受,不老太爷提议先填饱肚子再续谈,我能做的也只有客随主便了。
  日期:2015-05-09 20:57:00
  不得不说,这应该是我记事以来感觉最漫长的一顿饭了,由于我这一辈人从小食不言寝不语的,席间我纵然有千言万语,也只顾囫囵吞枣般蒙头扒饭,从头到尾都未曾发表一言,待得茶余饭后,我急切地转向不师古:“到底是怎么个‘父子之情’能让您以身试险,确信郑容会因此而不对您检举揭发?”
  日期:2015-05-09 21:06:00

  不师古也不拖沓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一五一十说于我听。原来郑容的父亲乃是修建郑国渠的韩国水工郑国。当年战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相图霸,但到后来就只剩下秦国一枝独秀了。韩桓惠王眼看强秦势如破竹,四处攻城略地,迟早会轮到韩国遭殃。
  百般无奈之下,韩桓惠王想出一条疲军之计,他派水工郑国前往秦国卧底。其时吕不韦权大势广,郑国便投身于吕不韦门下,并用如簧之舌说服了吕不韦在秦国兴修水利。
  日期:2015-05-09 21:11:00
  如此一来,秦国忙于修建工程浩大的水利,势必得动用大量的劳动力,以及耗费巨甚的财力、精力、物力,可想而知,自然就会影响到秦国对外作战的进程,韩国也能由此换得几年太平。

  虽然韩桓惠王机关算尽,但是人算终究不如天算,他万万没料到,秦国的水利工程兴建不久,吕不韦却被拉下了台,吕不韦一倒,郑国作为他的门客也受到了牵连。
  郑国被抓后,韩桓惠王的如意算盘随之败露,秦始皇气煞已极,当即便要处死郑国,所幸郑国能言善辩,这才保住性命。
  日期:2015-05-09 21:53:00
  郑国,该是怎样一个机警睿智的人,真令人心向往之,我不由感慨:“郑国能从秦始皇手里死里逃生,真非等闲之辈所能为。”
  “此言得之。”不师古对郑国同样不失赞佩之心,他跟我说:“求饶真是一门学问,掌握它可以助你化险为夷,若不通其妙则会灾祸加身,无疑郑国是精通此道的。”
  日期:2015-05-09 22:07:00
  此言一出,我像是被醍醐灌顶了一样,似乎真正感受到了这句话背后的力量。我看历史向来都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所谓历史长河中的一幕幕刀光剑影,一声声鼓角争鸣,在我眼里充其量也就是故事一则而已,至于这故事中的人如何生如何死,我并未设身处地的思考过。
  如今再去翻看史书,郑国的求生之辞何其有理有据,真称得上才思敏捷之士。他承认韩国派他来给秦国大兴水利建设,最初目的确实是想借此消耗秦国的实力,不过水渠修成之后,秦国却会受益良多。尽管兴修水利减轻了秦国对东方各国的压力,让韩国可以多存留几年,但修好水利却能为秦国建立万代之功。年轻气盛的秦王政最终被说服了,在权衡利弊之后,秦王政毅然决定让郑国继续领导修建水渠,历经十年,卒成郑国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