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暗格——双鱼玉佩始末》
第4节

作者: 秦州老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09 22:31:00
  古话说的好,一人得道,仙及鸡犬。不师古说:“由于郑国的功绩,他的儿子郑容也逐步晋升为秦国的侍御史。”
  对于这一点,我并不感到意外,中国自古而今,素来如此。我猜说:“儿子尚且受到重用,想必郑国同样青云得路,赏赐不菲。”

  哪知不师古冷幽幽地道:“赐倒是赐了,不过是赐了一死。”
  日期:2015-05-09 22:52:00
  我惊得目瞪口呆,久久不能言语,直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脑门,任凭一番思前想后,却始终未明其故,为什么要赐其死罪,这个问题死死地盘踞在心上。
  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不师古温言道:“郑国渠修好之后,秦始皇觉得郑国是水利方面的行家,他的骊山陵墓不仅要上具天文,还要下具地理。谈起地理,又怎能缺少江河湖海,而以往的建筑师在地宫内只能模拟名山却不会制造大川,恰巧郑国精于水利,让他去修建骊山陵墓中江河湖海,委实相配。郑国日思夜想,地宫建造极深,穿过了三层地下水,经他考察,这三层水流正是渭水的源泉。起初他设想引渭水而成地下江河,可等到打通河道,连接上渭水以后才发现不可行。”

  日期:2015-05-09 23:03:00
  我说:“哪里出了纰漏?”
  不师古拍案道:“纰漏正是出在秦始皇自己身上。”
  我不甚明了,续问:“怎讲?”
  不师古回说:“郑国发现,用水流引沟通渠,虽然能成江河湖海,但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地宫内尤为潮湿,将来不利于秦始皇遗体的保存。郑国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以水银为江河的方案。一来以水银为江河既美观又逼真,二来水银还能起到保存尸体的作用,三来,水银容易发散,其蒸气含有剧毒,又添防盗之效。如此一举三得,岂不妙哉!”
  日期:2015-05-09 23:17:00
  我从旁喃喃自语:“古人的智慧实令人叹服,真是了不起。”
  “谁说不是,就连秦始皇也拍案叫绝。”不师古道:“秦始皇当即下令全国提炼水银,修建墓室内江河湖海的工程则全权交由郑国负责。郑国心知肚明,这样的恩赐无异于赐他一死。一旦哪天山陵崩,参与修建陵墓的七十万苦力都会成为秦始皇的陪葬品。”
  日期:2015-05-09 23:49:00
  我的脑子有点卡壳,支吾道:“既然已经有兵马俑守陵,又何必再作践性命,用活人陪葬?”
  不师古的解释很直白,他说:“严格来讲,那些苦力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陪葬,顶多只能算是附带陪葬而已。统治者们是不会让参与修建陵墓的人活着出去的。”
  我闻言凉意袭骨,谁能想象,谁能体会在骊山陵劳作的苦役心中是何种滋味,面对那样一种毫无希望的生活,他们活着的动力是什么?或者说,在那种生不如死的境地里,苟延残喘地偷生到底值不值得!始皇生则众人不死,始皇死则众人不生。他们活着唯一的归宿似乎只是为了等死。
  日期:2015-05-10 00:12:00

  我说:“就因为他们知道陵墓的构造,便非死不可?”
  不师古没有否认,并说:“如果将其放生,骊山陵往后是否能得以保全可就有待商榷了。因此,仅仅基于陵墓安全这一点,修筑陵墓的苦役也决计必死无疑。自然地,秦始皇让郑国修骊山陵,实则是把他推进了活死人墓。郑容何尝不清楚父亲的结局就是被困死在地宫里,或许要了郑国最后一口气的正是他亲手布置的水银毒气。郑容念着父亲生还无望,想去探亲却苦无机会,直到秦始皇要派人去彻查东郡事件,并运送陨石到骊山陵时,他毛遂自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生之年与父亲道别,见其最后一面。”

  日期:2015-05-10 08:37:00
  世道昏暗,乃至于此,着实让人唏嘘不已,国有明主则国幸,国有独夫则国殇。我不禁为之扼腕,苛政猛于虎,多少人成了其中的牺牲品,可叹之极!

  不师古也说:“平心而论,更可悲!我甚至对郑容说出了最残酷的现实。”
  “您说了什么?”我问。
  “我说他运去陨石,就等于亲手埋了父亲。”不师古定了定神,说:“郑容闻言如遭霹雳,我了解,他为人至孝,要他成为埋掉父亲的帮凶,他做不到。”
  日期:2015-05-10 08:48:00
  仔细想想,实情不正是如此?这样的现实虽然极尽残酷,但最使人心如刀割的应该是对残酷的无能为力。那种明知不可为却不能不为的痛苦,就像是一柄钝刀在心头缓缓切割,只有痛没有快,在一个漫长的挣扎中煎熬着。
  不师古说到动情处,兀自长吁短叹:“我救不出阿房宫里的爱人,他救不出骊山陵中的父亲!呜呼哀哉!”
  日期:2015-05-10 09:11:00
  气氛抑郁,不师古面南而坐,独自神伤。虽然时过境迁,但在千年之后我依然能捕捉到他当初的悲怆,而他和郑容的无可奈何,恰恰似那蚍蜉撼大树一般。
  我不知道对眼前这位昔日的失意人从何慰藉,心念电转了半天也想不出合适的措辞,唯有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他,我说:“救不出非是你等过失,毕竟以个人微薄之力,又岂能跟一个帝国较劲抗衡!”
  日期:2015-05-10 09:30:00
  “不见得!”不师古不以为然,说:“那时候的大秦帝国表面上坚不可摧,事实上不过是一座危楼而已,只要设法抽掉一块关键性的砖头,大楼即会坍塌,而这块砖头就是秦始皇。”
  我据实而告:“从已知的历史来看,你们应该没有抽掉那块砖头。”

  不师古浅笑着摇了摇头:“我们恰恰抽掉了那块砖头,仅凭三人之力。”
  “三人之力?”我说:“除了你和郑容,难道还有郑国?”
  不师古叩指三下,一人一扣道:“我,郑容,还有一个通缉犯。”
  日期:2015-05-10 10:04:00
  我在脑海里迅速检索了一遍自己的历史储备,怎奈书到用时方恨少,至于不师古口中的通缉犯直是一头雾水。我也懒得东猜西想,兴许这通缉犯根本就不见于史册,有鉴于此,只好眼巴巴地静待不师古详细分解。
  日期:2015-05-10 10:26:00
  好在不师古看在我情迫切的份上,并未与我打哑谜,可是他却兜了一个大圈子,他自问自答道:“我记得郑容曾问我,咸阳距东郡千里迢迢,你怎么能在一夜之间赶去东郡在陨石上刻字?
  我放言:‘不足为怪,因为我老早就在东郡等待陨石坠落。’

  郑容惊得目瞪口呆:‘这可奇了,难不成你会未卜先知?’
  我摇头:‘没有,只是有人告诉了我八个字。’
  郑容忙道:‘哪八个字?’
  我未曾隐瞒:‘荧惑守心,石降东郡。’
  郑容懵了,呆呆地杵在原地跟棒槌似的,待他回过神来,惊呼:‘谁告诉你的?’
  我声称:‘就是那个被始皇帝到处追捕的通缉犯。’
  郑容恍然大悟,随即脱口而出:‘卢生!’”

  日期:2015-05-10 11:12: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