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暗格——双鱼玉佩始末》
第2节

作者: 秦州老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09 11:02:00
  言之有物,其辞凿凿,这令联想起俄罗斯自称来自火星的鲍里斯卡,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有着诸多共性,但凡谈起一些暂时为世人不甚理解或是难以接受的秘闻,他们总是闲话家常似的一一细数而来。若毫无亲身经历,焉能熟悉如斯!此时此刻,我宁可信其有。
  日期:2015-05-09 11:35:00
  对于秦朝,我所知甚少,由于年代久远,更兼史料匮乏,注定了它要成为谜一样的王朝。人类的好奇,便始于对谜的未知。我是个爱听故事的人,寒来暑往间也曾道听途说过良多历史谜案,虽上下求索,可惜难有收获。如今面对不师古这部活历史,怎能不令我心潮激荡,暗忖:“何不借此良机,请教一二,以释心中的疑窦。”便道:“相传,秦始皇将和氏璧一分为三,其一制成了传国玉玺,其二流传后世,为东汉张道陵所得,继而雕成天师大印,此后大印多有辗转,最终落入清康熙帝手中。其三却不知所踪,成为千古谜团。您前世既然为秦始皇雕玉刻玺,想必多半知晓那块遗失之璧的去脉,恳请赐教。”

  日期:2015-05-09 11:49:00
  我洗耳恭听,不师古给出的答复言简意赅:“始皇帝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游,途径湘山祠时掉到了水里。”
  “真是可惜!”我不无惋惜地说:“波涛淼淼,无异于银针入海,以后怕是再无得见天日之时了!”
  “不见得!”不师古摆了摆手:“后来有个自称镐池君的家伙又将掉入湘江的和氏璧转交给了秦始皇。”
  日期:2015-05-09 14:37:00
  我听闻“镐池君”三字,脑袋里轰隆一声乍响,蓦地击股而起,我记得《史记》中曾提到;“始皇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幸亏秦始皇将随身玉璧投入水中,方才镇住湘君(湘水之神),据记载,后有镐池君者在华阴平舒道拦截秦使,托使者将玉璧归还于秦始皇,所有线索的有机串联使得真相逐渐明朗,我怔怔地看着不师古,一字一顿道:“莫非投入水中的玉璧正是和氏璧?”

  日期:2015-05-09 14:49:00
  “确实不假,但过程并没有史家所说得那么玄乎!”不师古续道:“我听随行的侍卫郑容讲,当时惊涛骇浪,险些将船打翻,秦始皇的玉璧是在慌乱中不慎掉进水中的,至于湘君作怪,始皇帝投璧镇之,说白了,纯属无稽之谈。另外所谓的镐池君献璧,史家不明个中缘故,竟然堂而皇之地记载为怪力乱神之事,实则尽皆虚言,不可采信。”
  日期:2015-05-09 15:21:00
  我有些纳闷,历代史学家都言镐池君乃是湘水之神,虽然乍听之下似乎儿戏,但舍此意外,又怎样圆满解释和氏璧掉入江水当中而又复得?似这等大海捞针的事,若非有神力相助,想办到可真是千难万难。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搁到科技昌明的今天,只怕也未必能轻易找到。
  日期:2015-05-09 15:39:00
  我疑心大盛,所虑之事不由得冲口而出:“一块小小的玉璧,单凭人力如何能在恣意汪洋的波涛里寻得?

  莫不是这滈池君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神技?”
  不师古对我的疑虑并未否决,其所见倒是与我略有几分相同,他说:“倘是单凭人力,别说是小小的玉璧,便是硕大的周鼎也休想找到。”我“哦”得发出一声诘问:“愿闻其详!”
  日期:2015-05-09 16:01:00
  不师古顿了顿,道:“其实早在秦始皇到湘山祠之前,途径彭城泗水时,曾大费周章打捞过沉于泗水水底的周鼎,奈何一无所获。试想,一方周鼎尚且捞不到,何况是一块小小的玉璧。“
  我的思路愈理还乱,琢磨着在华阴平舒道上拦住秦使的滈池君,他是怎样找到当年流落在湘水中的和氏璧,并且让使者带话给秦始皇——今年祖龙死,结果一语成谶。

  如果这滈池君是人,且不论他如何寻回和氏璧,单是精准地预测秦始皇的生死,就足以叫人折服。我向不师古陈述了心中的困惑,问他:“滈池君拥有如此超乎寻常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他是湘水水神之说,不知道真假能有几何?
  日期:2015-05-09 16:19:00
  “世上没有那么多神怪精灵,两千年后的现在没有,两千年前的过去也没有。”不师古笑说:“那不过是一场惊天的阴谋而已,说起来,当年参与这个阴谋的,还得算上我的前世孙寿一份呢。”
  “烦劳从细讲来。”我难掩内心的激动,早已经是迫不及待。

  不师古依旧是那副慢吞吞的模样,真是急煞我也,巴望了半天才听他吐出话来:“此事说来话长。秦始皇三十六年,东郡落下一颗陨石,陨石上刻有七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闻讯怒不可遏,于是遣派使者赶赴东郡彻查此事,而那使者正是我之前提到过曾随秦始皇第二次巡游的郑容。“
  日期:2015-05-09 16:34:00
  我稍作回忆,郑容这个名字的确耳熟,只是猛地记不起在哪个节骨眼提到过,正暗思间,但听得不师古话音复起:“尽管郑容抵达东郡后竭力追查,可谁都清楚,招认的后果是什么。因此,东郡的居民即便是被抓去严刑拷问,也不曾有一人承认是造谣者,他们的无不心知肚明,咬咬牙吃点皮肉之苦,总强过枉送了性命。
  造谣者迟迟不能查出,秦始皇心里自是烦闷的紧。他素来迷信鬼神,之所以深究造谣者,坦白来说,无非是为求心安。
  其实依秦始皇之意,只要确定此事系出人为而非天意,杀了造谣的那厮便即了事。但若查不出是人为,民众八成要将其归咎于天意,上天说‘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焉能不‘受命于天’”。
  日期:2015-05-09 16:45:00

  我相信对秦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大都知道陨石事件,如史书言,正因为查不出造谣者,秦始皇盛怒难消,故而下令将东郡居民全数残杀,最后还销毁了陨石。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师古却声称大谬而特谬,斩钉截铁道:“你只说对了一半,或者说,史书只记载对了一半。”
  “错了哪一半?”我忙问。
  日期:2015-05-09 17:02:00
  “陨石根本没有被销毁,而是把它运到了骊山陵。”不师古边说边为我续杯,以解唇干齿燥。

  我投目莞尔,谢过盛情后立马追问:“干嘛劳师动众将陨石运去骊山陵呢?“
  不师古叹息道:“秦始皇对其骊山陵墓的规格要求颇高,自十三岁岁登基起则大兴土木,征调七十万苦力着手修建。他要建成一个上具天文的地下王国。可是多年以来,建造者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何能上具天文,总不能去摘天上的日月星辰吧!”
  日期:2015-05-09 17:15:00
  “那倒是!”我说:“不过据我所知,古代墓室多绘壁画,为什么不干脆描绘出一幅浩渺的苍穹图了事?。”
  不师古哼了一声:“原因很简单,不敢那样草率,否则会有怠慢之嫌。秦始皇事事较真,他说要数以万计的地下军队守护骊山陵,谁也不敢投机取巧,不得不作出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他要陵寝内下具地理,举国上下不得不日以继夜锻造水银以作江河湖海。他要让陵寝永远灯火辉煌,兵士们不得不下海捕杀极其难求的人鱼,然后用人鱼膏做长明灯。试问,假如你是建造师,你敢简单地画一幅苍穹图交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