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局》
第46节

作者: 黄飞鸿00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外,社会的稳定还需要有信心来支撑,或者说要让社会看到未来的希望所在。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可能困难不大,不过考虑到金融危机的升级,应当早做准备。在这样的时期,保持社会信心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社会形成稳定的预期。这里所说的稳定预期,主要是指必须避免社会绝大多数人的预期随着金融危机的升级出现剧烈下滑,让大多数人对于未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明确的而且不需要随着形势变化频繁大幅度调整的预期。预期既包括对于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包括对整个世界宏观走势的预期。消费者敢于消费的前提,从心理角度说首先要对自己的预期收入大概有一个评估,同时还要对整个社会形势有一个判断。如果无法知道自己未来可能有多少收入,那么也就没有多少人敢于把自己的存款和工资花掉。如果对于整个社会形势尤其是物价走势的预期陷入迷茫,那么社会可能发生抢购。抢购过后社会需求长期萎靡,各个行业都会随之陷入萧条。

  考虑到以上情况,对于金融危机的破坏力既不应当回避,也不应当过度。最好的办法,是让社会认识到金融危机大概会对世界和中国造成多大的影响,社会提前从心理上做好准备。这样当危机升级的时候,社会不会因为形势的变化大幅超出预期而突然收紧个人支出或者抢购生活必需品。
  在目前各国普遍陷入或者接近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采购一些大宗商品在国库进行储备,对于未来稳定社会信心应当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当然不仅仅限于粮食,各种战略物资对于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手中有足够的储备,即便未来各国发生普遍的恶性通货膨胀,中国也能够保证物价的基本稳定。
  本节完
  日期:2009-05-13 09:45:51
  文化复兴
  文化领域的调整用清晰的词汇来描述的话,应当称作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提法经过多年的宣传,已经深入人心。为了凝聚人心士气,民族复兴这面旗帜以后肯定应当举得更高。不过民族复兴这个说法不应当是片面的,除了中华民族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包含软实力的内容。换言之,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可能不包括中国文化的复兴。没有中国文化的复兴,前述三个问题解决所要求的文化调整完全无法完成。

  由于近代历史的影响,中国人对于自身的文化有比较深的偏见。因此中国文化的复兴首先必须面对一些棘手的理论问题,那就是中国的文化是不是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文化能不能挽救近代中国或者说是不是一定要打倒了自己的文化近代中国才有出路?未来的世界要向何处去,中国文化是否还有前途?主要的理论问题,实际上都已经解决了,在本书的前面几章已经回答了所有这些理论问题。之所以以如此大的篇幅来讨论人类历史的脉络,也正是为了回答这些理论问题。关于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后面两章还将进行详细的讨论。理论问题解决之后,中国文化的复兴实际上并不存在理论障碍。关键问题只是在于,中国人能不能看透西方文明的光环,能不能真正以理性客观的心态去思考一下。

  文化复兴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总归是要有精神生活的,换言之人总是要相信点什么,也总是要有所敬畏的。人如果完全没有敬畏,那么就没什么不敢做的。这种情况对中国的经济生活已经产生了明显影响,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类似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里无需赘言。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肠胃,学到了很多化学知识。由于三鹿奶粉对于社会信任感的破坏,导致了随后发生的橘子事件,给各地种植橘子的果农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虽然各种媒体连篇累牍地对于橘子中蛆虫的危害性予以澄清,但是老百姓仍然拒绝相信。狼来了喊多了之后,肯定不会有多少人信。于是乎不仅仅四川的橘子,全国各地的橘子都跟着遭了秧。社会精神生活的空虚,一定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滑。道德的下滑,必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破坏整个社会的信任感。文化复兴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建立主流价值观的过程。

  如果一定要挑剔的话,道德对于整个社会的调节能力肯定也是有局限的。仁义道德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近代也不是没有人把仁义道德上纲上线到与所谓吃人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但是多一种约束机制,总比少一种要好。崇拜西方的人大可以讲法制是如何的优秀,对社会的约束力是如何的强。如果再把纽约河边自由女神像举着的火把和法制联系到一起的,毫不费力就可以做一篇大文章。但是事情果真如此吗?眼下的金融危机就能给出答案。法律的约束如果覆盖到每一个角落,那么华尔街就不可能产生如此严重的问题。然而违规操作的金融家们没有哪个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反倒是全体纳税人要掏出7000亿美元来为他们擦屁股。法制的约束力,也不过是这样。道德和法律的调节作用,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不足,指望任何一个代替另一个都是不现实的。

  本节未完
  日期:2009-05-14 09:19:46
  文化复兴(续)
  关于文化复兴很可能会涉及到一个问题——民主化。这个问题实际上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再过若干年不会有多少人还把这个问题当作一回事情。如果一定要说的话,结论也很简单。现代民主制将步古典民主制的后尘走向覆灭,希腊和罗马的历史将会重演。金融危机的发生将会大大加速民主制的覆灭进程。关于这个结论笔者有系列专门的文章阐述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这个过程会对台湾的主流舆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中国的文化复兴足以实现和平统一。关于这一点在理论上已经反复校核过,肯定是可行的。

  逆境中最需要的是希望,不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只有让整个社会看到中国文化的前途和中国的未来,才能在逆境中凝聚人心士气。士气一旦低落,经济增速减缓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慌,各种思潮纷纷出现,思潮之间的冲突会使社会稳定面临巨大的威胁。
  学术自由
  文化复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尽管阻碍这个过程的理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但是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这是必须依赖于社会全体知识分子参与才能够完成的过程。为了实现文化复兴,社会需要更大的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
  随着美国衰落的趋势日益明显,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参与到文化复兴的大潮中来。这种参与应当会首先体现在虚拟世界之中。由于网络媒体在全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对于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研究。学术研究的成果要能够禁受得起网络媒体的锤炼,否则会出现学术观点与网络主流舆论背道而驰的局面,导致更多的“掌掴事件”发生。尽管这一事件本身实质影响有限,但是对这种苗头决不能掉以轻心。

  在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甄别的问题。中国的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各种思想流派林林总总。完全继承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适的,其中某些不适合于现在和未来的东西必须筛选出来。尤其是宋朝之后的文化遗产,在甄别筛选方面的工作量更大。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社会上广泛流传一些对于中国文化的误解。为了消除这些误解,需要进行大量的考证工作。

  本节完
  日期:2009-05-15 09:39:50
  文化产业
  与中国社会信任感不足相伴的,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随着文化复兴的进程,客观上要求文化产业有更大的发展,同时也会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更大的发展。中国经济决不能长时间停留于单纯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阶段,不但中国的资源承载力不允许,同时也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随着金融危机逐步加深,中国原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必然继续萎缩。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和欧盟陷入经济负增长,消费随之下滑,中国产品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的贬值空间并不大,通过贬值刺激出口的路实际上是很窄的。从汇率改革以来,大量的热钱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刺激了中国某些投资品市场的不正常上涨。如果人民币贬值幅度过大,只能刺激热钱加速出逃。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千丝万缕,想要完全堵住其出逃路径几乎是不可能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