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局》
第27节

作者: 黄飞鸿007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谈论宪法政治的著作,极少会不提及英国历史上的《大宪章》。西元1215年,英王约翰在封建领主、教会和骑士等的联合压力下签署了《大宪章》。这份文件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成为后来英国宪法的奠基性文件之一。虽然英王约翰在签署之后不久即撕毁了这份文件,但是毕竟在英国政治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传统。从《大宪章》的签署到克伦威尔,四百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并没有能够越过一个军事独裁时期,而且军事独裁时期之后还有一个君主制的复辟时期。一个在《大宪章》影响下生活了四百年的国度尚且如此,从来没有过类似经历的国家如果能够走得更快更平稳,恐怕是让人感觉难以想象的。英国如此,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如何,英国会不会仅仅是个特例呢?我们再来看一下法国的情况。

  整体而言,法国的情况比英国还要典型,法国不仅在大革命之后出现了军事独裁时期,而且出现了连续的君主立宪和君主制时期。英国从革命到议会制君主立宪的建立大约经历了40年的时间,法国从大革命到稳定的共和制用时超过八十年。雅各宾派专政被推翻后,紧接着就是拿破仑建立的执政府时期,同样是军事独裁。西元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第一执政,实际上是独裁者。随后拿破仑进行了政治、经济、司法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拿破仑法典》。这一法典从西元1804年开始实行,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是法国的法律。西元1804年,经过公民投票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自己加冕称帝,进入君主立宪时期。从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直到1870年长达50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百日王朝、波旁二次复辟、菲利普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除去两年短暂的共和制时期之外,全部是君主制或者君主立宪制。事实清清楚楚,法国的大革命也根本没有做到一步到位。不仅如此,虽然拿破仑在其少年时期深受科西嘉独立思想的影响,并不认为自己是法国人,从政之后又独裁称帝“开历史的倒车”,但是当时的法国人并不抵触这位来自科西嘉岛的皇帝,灵柩回到巴黎时万人空巷为其送行。法国人对于拿破仑的崇拜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拿破仑不怎么争气的侄子都可以靠着祖上的威名再次登上法国皇帝宝座。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伙同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拿破仑死后两个世纪,他的事迹成为整个法国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直到今天仍然被全体法国人看作英雄,并不因为他曾经加冕称帝而被诅咒为独夫民贼或者法国前进的绊脚石。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到,通过国内革命实现所谓民主化的过程中,革命之后必然经历军事独裁时期,绝无可能由革命直接到达共和制时期。既然两个饱受古罗马文化熏陶的欧洲大国都无法通过一次革命实现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如果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中国距离希腊罗马比英法距离这两个地区还要近,同时又没有受到罗马教廷的羁绊而陷入意大利式的长期混乱,从而使中国携带着比英法更纯正的西方文明扩张期基因。否则在一个大多数国民连希腊罗马在哪里都不知道的大国里,其进程居然跨越了欧洲国家都无法跨越的阶段,绝对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事情。

  日期:2009-03-19 09:10:39
  华盛顿不是万灵丹
  讨论至此,估计会有读者把美国搬出来作为反例的。美国是研究中国复兴不可绕过的一个国家,不论研究什么问题,总能看到这个国家的影子。
  对于美国的共和制建立过程,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一点,那就是美国是通过独立战争来立国的,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内革命,无论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还是与法国大革命相比都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因此,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并不必然要经历一个军事独裁的时期。其次,美国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历史也就没有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其所在的地域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领土扩张,同时基本不需要担心自身安全问题。如此一来,美国作为一个崭新的国家就可以经由独立战争实现一步到位建立共和制。

  华盛顿之所以成为华盛顿,是有其特殊的国情作为基础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华盛顿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似乎有了这么一个人,体制的建立问题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种想法实事求是的讲是比较天真的。且不讲华盛顿生在中国会如何如何,就算华盛顿生在英国或者法国,他也不可能成为华盛顿,只能走克伦威尔或者拿破仑的道路,否则必然被政治斗争无情的淘汰出局。之所以在美国可以做到,因为这是个崭新的国家,完全没有任何历史负担,也不存在前一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保王党势力。即使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国家里,独立战争后一群老兵的暴动仍然迫使美国不得不从邦联改为联邦,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倘若华盛顿真的生在英国或者法国,并且把美国的建国模式直接搬到英国或者法国去,岂能久乎?

  对比于当时中国的情况,首先中国无所谓从某个宗主国的统治下独立的问题。其次,当时美国的人口主要来自于西欧,基本都是沐浴过文艺复兴的国家。中国如果能够模仿美国实现一步到位的话,那么除非中国的历史比美国还短,否则断无此可能。分析至此,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指望中国实现一步到位的民主化是完全脱离国情与历史法则的。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梦幻中的场景而已。孙中山经过了多次失败之后,也逐渐从梦幻中回到了现实,提出了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阶段。军政与军事独裁名词上看是不同的,至于内容是不是相同,留给读者去判断吧。指望一个华盛顿式的人物可以使中国如何如何,只能是一个脱离历史法则的梦幻而已。只有当华盛顿生在美国时,华盛顿才是华盛顿。

  如果我们公正理性的去看待辛亥年所发生的事情,那么应当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是幸运的。它已经出色完成了那个时代所能够完成的任务,不可能再承担更多的要求。
  日期:2009-03-20 09:15:02
  人心之乱
  前述分析已经指出,民国初年的世界格局与晚清时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导致中国的安全压力大大减轻。那么我们回到前面第一小节提出的问题,既然中国已经具备了踏踏实实搞建设的条件,为什么当时的中国完全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呢?在安全压力减轻的情况下,中国的混乱不会由外部的军事入侵导致,很明显这种情况下中国陷入混乱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中国人自己把中国搞乱了。

  一般说来,人们总归是不希望国家陷入混乱的,而事实上的结果却是中国人在辛亥之后的行为导致了中国陷入混乱。在918事变之前,中国的混乱与各列强基本没有直接关系,就是比较纯粹的内战,显然是中国人自己把国家搞乱了。这样一来就难免让人费解了,既然大家都不希望国家陷入混乱,国家怎么会乱了呢?合理的解释只有一种,人们的行为与自己的愿望背离,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局面事与愿违。以往中国在宋朝之后经历的几次混乱局面,都是由于各种灾害导致了大面积的饥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的极度激化遂至全国大乱。但是民国初年完全不是这种情况,虽有局部的灾害,没有对国家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大部分农民还是可以糊口的。在有饭吃的情况下出现混乱,原因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更进一步说,这实际上是社会思想陷入混乱的结果,民国初年的混乱就是人心之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