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39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宏观来看,明年第二大趋势是中日韩、中美合拍规模升级。张艺谋年尾的十三钗是华语影坛新十年的开局之作,吴宇森的飞虎如果先于太平轮上马,将会继续推动这一进程。中影主导的中日韩三国合拍格局以及华谊引领的中美电影公司联合制作能否奏效,未来三年可以看出端倪。那么谁会在跨国大制作里冒出头?这里除了比个人综合能力,还要比媒体公关资源及圈内人脉资源。因为新十年引领华语影坛的小生,也需要具备辐射全亚洲的影响力,这批顶尖小生的竞争对手将不再局限于华语影坛,他们要在跨国大作里和日韩演员抢资源。

  我接下来会从顶级导演项目、顶级电影制作公司项目和顶级独立项目三方面来分析明年的小生上位之战。
  日期:2011-10-07 23:34:35
  (信息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不一定准确,随时有变动可能)
  1、顶级导演项目
  这几位导演都位列第一梯队,而墨镜的宗师里基本上是御用演员,这里先不算他;陈可辛的项目放到制作公司里分析,这里也排除。

  整体看,今年属于张艺谋一家独大,明年才是三地顶级导演真正的车轮战。其中以小钢炮、陈凯歌、吴白鸽三个人的项目最受瞩目。温故现在披露的阵容还是主打老将,有陈道明、张国立、张涵予在,年轻人只能打酱油博存在感。冯小刚的电影属于给新人舞台但不捧新人的典型,邓超、陆毅、李晨、廖凡都露过脸,但后继乏力,他们还是得靠其他电影角色才能出头。

  重头戏在陈凯歌和吴宇森两个人。
  陈凯歌明年一部现实题材中小制作博口碑,一部跨国大项目拼票房,捧人实力不言自明。赵又廷遇到陈凯歌,等于免费上北电中戏的大师课,对他个人演技知名度的帮助远胜于在一堆商业片里做男主。如果和温故做个对比,后者的酱油角色不出意外会在华谊内部分猪肉,而追踪几乎是成名演员众星捧月,从角色吃重度和发挥空间看,赵又廷会比其他人有优势。陈凯歌另一个项目沙门空海属于有亚洲影响力的超级大作,分量比追踪更重;谁能拿到里面的中方男一号,就等于推开通往亚洲顶级男星之路的大门。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吴宇森的两个项目。白鸽的太平轮目前只定了张震、张涵予、宋慧乔三个人,按他之前对剧本的构思,至少还要加一个年轻男演员才能完成老中青三段式爱情故事。以他目前这个演员布局,摆明了在给30岁以下的小生预留位置,再结合他的一贯口味,有“亚洲影响力”的年轻人还得从台湾选;为了三地平衡,最后可能还会搭配两个话题级女主。太平轮和飞虎比,明显飞虎段位更高,这部戏也可以看作三地小生综合实力的终极角斗场。如果中外男演员各5个的早期规划不变,我估计陆港台三方男演员的分配可能是2/1/2或者1/2/2格局,即使最终的演员名额有所扩容,群戏里中方真正出彩的角色也就三四个而已,因为美国大牌演员也需要有他们的发挥空间。想在这种爷们儿戏里出位,要么演员能力出众,要么剧本角色讨喜,要么导演刻意扶持。变数还很多,等飞虎选角更明朗一些再说。

  周星驰的除魔在我看来还不能和上面的几个项目比:一是题材炒冷饭,今年又遇古装剧集体滑铁卢;二是星爷自己不参与而仅仅挂名监制导演,这在客观上削弱了这部电影的市场号召力。但周星驰积累了二十多年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忽视,他在内地25-40年龄层的观众心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这就保证了除魔的关注度。文章这两年在李连杰的护航下走势颇猛,明年除魔虽然卖周星驰的名号,但他一定会凭此片受益。除魔里的黄渤就不说了,此男无法取代,不用为他操心。

  另外几个暂无动静的导演也值得留意。按张艺谋的惯例,拍完大片他会拍小片调剂,明年是否有动作还不清楚,但双张捧内地男星的决心已经天下皆知,指不定哪天又冒出一个某男郎。姜文排斥弱鸡男,偶像剧“花美男”想上他戏趁早死心;其实他选角也很有功力,姜男郎全是个性汉子,老方期待看他选新人。李安在忙少年PI,明年应该不会来趟华语圈的浑水。

  日期:2011-10-08 02:49:37
  2、顶级电影公司项目
  下面这张表要事先说明一点:里面的数据不完整,比如博纳手头重量级项目很多,于胖子明年还是会和香港影人加深合作,但由于官方暂时没有披露相关信息,所以某些香港演员的新电影我没统计进去。另外一点,中影的计划可以和上面顶级导演的新项目交叉着看,几部跨国电影背后都有中影的支持。
  明年是华谊年,王小二手里的牌最多,年初到年尾几乎各个档期都有重量级作品登场。以华谊的宣传实力,可以预料他们新电影里的几位台湾小生会收获其大陆知名度的三级跳。其次是星美:王的盛宴和血滴子无一例外主打型男,而覃宏对电影题材质量的把控又强过光线,如果再加上后期成熟的商业推广,这两部电影的票房差不到哪里去,对参演小生也会是正面加分。光线这两年虽然没什么惊艳之作,但在投资中小规模电影上已经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年的四大名捕和黄晓明的两部作品如果有比较好的表现,会给业内带来新的启示,即内地男演员至少可以独抗中小规模商业制作。粉丝网上哭天抢地喊不公是没用的,必须要这些演员实打实扛起来给投资方看才有说服力。

  下面会进一步分析。
  日期:2011-10-08 04:29:05
  上面这张表里的男演员格局有三个有意思的现象:
  一是大部分电影都主打多人组合,最典型的是杨家将。其实人塞得越多越说明个体没号召力,即使电影整体成功了,最后平摊到各人头上也不见得有多大帮助。明年的主流模式是2到3位小生联合拍摄,从题材、导演、制作公司等方面综合看,下面几部电影可以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其小生选角模式也对未来有指标意义:
  A、全内地PK全台湾
  画皮2(陈坤/冯绍峰)——PK—— LOVE(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

  都是华谊自家的片,都有一线花旦坐阵,都有绝佳档期,都有明确的目标人群,这两部电影还未上映,票房高低就已经可以预期。陈坤地位很稳,主要是被提携的冯绍峰和天廷晏不免有场比较。比就比嘛,提前唱衰别人不厚道;同为电视剧爆红,同为电影圈新晋,谁的性价比更高,谁的话题性更强,谁更有持久度可塑性?明年一切靠实力说话,相信精明的商人也会打好这个算盘。

  票房上如果拿画皮2和初出茅庐的LOVE班底比不太公平,那么用画皮1和将爱也很有说服力。当年这两部电影里没有哪个演员敢说自己有绝对的市场号召力,导演就更不要提了,电影的成功是因为题材和阵容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市场潜力,演员接地气,故事引共鸣;LOVE能否复制奇迹?LOVE班底里除了赵薇没一个接地气的,就看钮承泽能否讲一个引共鸣的故事了。由于这两部电影都属于花旦提携后进生(旦),相互间的化学反应上映后即可见分晓。

  这里顺带提一下全香港班底。港产三巨头模式里最成功的要属窃听风云2,但窃2在票房上也没甩出上面两部爱情片多远。在今天的电影圈,主创(主要男女演员及导演编剧等)为纯港或纯台班底的片子注定竞争不过合拍片,甚至全内地阵容。这条规律以后会被不断证明。暑期票房之王古天乐就是这种模式的缩写。古仔已经在港产中等题材中担正,但他如果不能更多地参与内地A级或TOP级制作,今天他身上的港味标签将在未来成为他进一步发展的累赘。

  想当新十年大中华圈顶级男星的新生代演员,怎么能脱离最大的腹地而独自打拼?
  所以野心人士的选择——必须北上!
  男星动作片一向符合内地观众的主流口味,难道叶问2的2.3亿就是极限了吗?
  在没有内地顶级女星或男星加盟下,这种情况会被下面几部小生电影改写吗?
  日期:2011-10-08 06:07:54

  B、陆台配PK港台配
  血滴子(黄晓明/阮经天)——PK—— 逆战(周杰伦/谢霆锋)
  太极(彭于晏/冯绍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