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34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台湾媒体说“受到广泛赞誉”,我是要打个问号的。只能说外媒评价中规中矩,但离杰作还有距离。但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内地电影作品跑国际展览也喜欢夸大其词。娄烨这次的《花》得到的评价也不怎么样,老外一是同情他被ZF封杀,二是觉得他的电影一贯卖弄性和意识流,对巴黎的理解也陷入埃菲尔铁塔、香槟酒之类的肤浅俗套。所以一部电影有弹有赞很正常。

  对西方来说,亚洲的殖民反抗史本来就是非主流,一味追求西方认可也反映出亚洲人的弱势心态。另外一个,真正获得国际好评的电影一定有人类共同认可的话题,比如爱,比如人与自然。如果赛德克巴莱确实包含这样的元素,但没有被西方影评人认可,那只能说明导演的掌控力还比较稚嫩,或者剧本还不够抓人。
  综艺场刊
  赛德克巴莱媒体评分
  日期:2011-09-06 05:39:09
  上面补充一点,打分高低和最后得不得奖没有必然关系,评委口味和影评人口味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也没必要把这东西看太重。

  另外来聊聊这部电影的市场前景。
  赛片投资7亿新台币,相当于1.5亿人民币,用制片人自己的话说,要取得14亿新台币票房才能回本(也就是3亿人民币)。目前制片方采取的宣传手段是“悲情”与“身份认同”,赞赛德克等于爱台湾。这招挺管用,选举的时候就屡试不爽,现在遇到史诗巨片,怎么炒都不过分。把一部电影炒成社会话题,票房大爆是没有悬念的,全世界通用。

  上面是8月中旬刚统计出来最新票房成绩,由于台北就占了全台票房的二分之一,所以表格数据乘以2就是全台总票房。
  目前最猛的还是阿凡达,8亿上下(新台币),说明台湾目前为止的市场极限就这么大,能否够到15亿门槛不是不可能,但非常困难。海外版权和票房收入还是很重要的,不然投资商会亏死。假设赛德克打破蓝人记录,在台湾本岛就狂收12亿台币,剩下的3亿要靠海外回本,那么在大陆至少取得6000万人民币才行。
  赛德克不出意外是必然会在大陆上映的。虽然大家知道“台湾电影崛起”是虚,“收回成本盈利”才是实,但这么早就狂喊“打压”,制造对立,吃相难看了点,目光也短浅了点。
  日期:2011-09-06 23:02:28
  贴一下截止目前,威尼斯影展华语电影海外版权销售情况:
  有些数据还没披露,比如白蛇卖给美国多少钱,赛德克老美加码加了多少。还有两部电影没列出来——杜琪峰的《夺命金》和娄烨的《花》,主要是没有相关信息。
  另外赛德克、桃姐也会参加多伦多影展,北美版权过几天也会有消息。
  如果外媒消息准确,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9月9日在多伦多放预告,发行商也会确定。
  日期:2011-09-08 07:35:14

  【四十九】台湾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韩国?
  定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自己都在笑,别误会啊,是说电影产业,不是两地相似的鸡血心态。
  由于近两年岛内电影市场火热,赛德克巴莱又让两岸影迷口水喷到顶点,在聊内地9月影市以前,有必要把台湾的电影产业做个总结。老方手上正好有台湾官方发布的电影产业报告,把数据拿出来和各位分享一下,我们理性看看他们的产业发展前景。大环境好,演员导演制作方自然强势;大环境悲剧,电影人话语权就低。
  简单说,台湾电影产业目前的困境主要有三方面:缺钱,少人,没市场。各位看看他们的产业结构,衡量工业化程度的真正硬指标“制作”“后期制作”两项才占多少比例?映演和发行是虚的,不是核心竞争力。
  日期:2011-09-08 07:38:05
  1、缺钱——台湾没有类似好莱坞六大,韩国四大,或者中影/华谊/博纳/上影这样规模化的专业电影公司。08、09年本土电影平均投资是1400万新台币(300万人民币出头),今年赛德克投资虽然过亿,但大部分卖座电影的投资也就四五千万台币,差不多1000万人民币左右。这些钱放在内地连一部中等制作电影的宣传费都不够;周润发、甄子丹、李连杰这些顶级男星的片酬也付不起。

  2、少人——08、09年台湾电影产业就业人数(大部分都是个体户临时工)具体见下表:
  你们这帮妹纸整天哭爹喊娘说WW明星要上位,北电被骂路人的11级新生表示鸭梨很大。请问台湾的11级新生在哪儿?有几个?有多大潜力?他们的技术人才在哪儿?有多少?水平如何?
  3、没市场——见下表:
  日期:2011-09-08 07:39:56
  其实对台湾本土电影产业推动最大的指标性电影是07年的《色戒》和《不能说的秘密》,08年的《海角七号》,以及10年的《艋舺》。但这样就能重振产业吗?这些电影再爆,在好莱坞雷打不动的90%的市占率面前就是浮云。内地和韩国市场还能保证国产美片对半开的比例,台湾做到这样需要多久?
  电影市场要火起来最起码年年都得出话题作品,工业要成熟还必须有超大制作。内地的轨迹是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等多部大片轮番轰炸,之后还有投名状/集结号贺岁档大战,9年之内吸睛大作就没断过,资金、人才、产品基本没和市场脱节,质先不管,但量是跟上的。台湾现在是小作坊生产,有灵活性;但和内地这种集团军作战的搞对抗,怎么可能搞的过?中影博纳笑而不语。

  所以台湾的电影工作者是识时务的,他们虽然不像香港人那样把“北上”整天挂在嘴边,但在产业发展战略里清楚写明:要促进两岸合拍,一为“资金”,二为“市场”。另外台湾人也意识到好莱坞虽猛,但在文化认同上不能完全满足中文区观众的需求,所以中文电影大有作为。而大陆市场对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磁吸效应意味着他们只能顺应这样的潮流;台湾会有自己独特的电影类型,但除了融合进大中华市场,没有更好的选择。

  赛德克巴莱这么受重视的原因,也在于台湾电影界希望借此机会将他们的电影工业进一步升级。但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韩国从1997年推出《电影振兴法》到今天已经有14个年头,内地2002年商业电影市场重启到现在的百亿规模也走过将近10年;台湾不具备韩国长达14年的电影工业积累,也没有新西兰那么好运。因为赛德克不是指环王,背后也没有像Weta数码一样的顶尖技术公司。他们目前最明显的优势在包装推广,比如陈国富对华谊的商业化运作就完全体现了这一点。

  所以关于台湾,也就说这么多了。他们会有发展空间,品质优良的台湾电影有助于丰富华语电影的类型。但威胁?真的谈不上。
  日期:2011-09-08 08:19:28
  9月电影真多,影迷幸福!你会选择哪部呢?
  这个月开始,真正的华语大作就要轮番轰炸了,抢媒体,抢资源,抢口碑,抢票房;未来四个月不太平。
  日期:2011-09-15 06:24:44
  【五十】对9月影市的看法
  1、对阵形势
  这个月是好莱坞A级/B级制作对国产A级/B级/C级。

  看了一下排片,上旬是分账大片美队、批片深渊和国产片大武生、全球拼票房;
  中旬是美法日韩批片对阵国产小片。
  下旬则为国庆档暖场,辛亥/白蛇/画壁/少年岳飞等片渐次发力。
  美队虽然投资1.4亿刀,但由于超级英雄题材在国内一向水土不服,所以这部电影的票房空间有限,不具典型性,在此不讨论。我比较关注的是夺命深渊,因为这部3D电影的投资只有3千万刀,折合成人民币2亿左右,投资数额和这两年国内大片水平相当,可以拿过来横向比较。如果不考虑阿凡达、变形金刚这样技术要求超高的视效大片——国内后期制作水准还差好莱坞一大截,那么目前国产片要跨过的第一道槛就是这些B级甚至C级制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