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33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道明揍陆毅揍得好(张静初当单身妈妈)。
  有些情节是假的吧假的吧假的吧?
  -------------------------------------------
  别的不多说,我觉得这段对话还挺有意思。

  经历的社会变革不一样,很多观念也就不一样。
  要找所有人都接受的题材,还是规矩一点,简单一点,讲一个美好的故事吧。
  日期:2011-05-23 01:57:11
  目前没新的料,暂停更新。
  我最近和一些朋友探讨国内的电影产业问题,发现自己对一些数据和资料的掌握出现了偏差。看来做海外键盘政治局做到头了,呵呵,充电去。谢谢各位朋友的指导和帮助。

  正好福布斯的名人榜信息刚发布不久,老方要花点时间研究,这个榜对计算明星性价比还是很有价值的。
  影迷们的狂欢要开始了,再过三周,建党伟业会拉开国产大片竞争的序幕。
  静候小生小旦的表现。
  过段时间再回来和朋友们聊电影。
  日期:2011-09-05 06:26:33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我身体出了些状况,家母又突然抱恙,我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上来更新,先向一直以来关注帖子的各位朋友说声抱歉。最近手上的项目暂告段落,母亲身体情况也比较稳定,所以这两天抽空上来和大家聊聊电影。
  很巧,现在正好赶上威尼斯电影节,过几天多伦多影展和北美AFM也要开幕,所以最近关于电影的消息会非常多。
  日期:2011-09-05 06:40:18
  【四十七】中国电影的危机
  暑假档一过,国内外电影市场都出现一些重要变化。我在开贴之初就提到今年是中国电影非常关键的一年,演员开始换血,电影公司开始洗牌,观众更加成熟,大半年过去这个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国际上看,今年电影市场最明显的特征是好莱坞电影在发展中国家攻城拔寨,市占率急速上升。哈7下和变3双双打破影史纪录,闯入票房10亿美元俱乐部。这里面哈七的海外票房就超过7成;变三北美3.4亿,但海外是本土的两倍多,达到7.6亿,现在还在继续捞钱。这里面中国市场就贡献了至少1.45亿,如果算上香港和台湾,整个大中华圈贡献了2亿美刀,大概占总票房的五分之一。俄罗斯、巴西、阿根廷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增幅也非常迅猛,只要大片一上,基本锁定两周周冠。老毛子的电影市场现在基本是为好莱坞做嫁衣,本土片惨得一塌糊涂。

  国内今年也好不到哪里去。其实现在回头看我自己预测的很多数据,都是要被狠狠打脸的。我是无所谓预测准不准的问题,关键是在好莱坞的压迫下,国产片实在输得难看,再输下去就要像香港一样赔底裤了。
  用传统武打包装的关公三角恋怎么拼得过用CGI包装的杰克船长的冒险?
  用明星堆砌的历史PPT,怎么拼得过用模型和视效打造的机器人混战?
  这里面不在乎故事好坏,纯粹是工业差距。观众爱看的娱乐产品我们做不出来,所以就算没有好莱坞大片,自己吹嘘的伪大片也会在首周骗得高票房后立即跳水。
  第二个是明星战略的全面失败。让明星而不是剧本主导电影本来就是偷懒的做法,可惜这个趋势没有消停的迹象。关云长的双雄组合不给力,甄唯武配合那个档期和宣传也一点不威武,反倒是孤岛惊魂这种小片赚到爆。演员片酬得不到控制,分给电影的制作费就会相应减少,如果再把剩下不多的钱全投入宣传而不是制作,那最后的质量可想而知。没钱怎么做得好电影。孤岛成功说明它的定位和类型把准了市场的脉,钻对了一个空子;但如果以后的恐怖片制作水准还是那么烂,观众是不会买账的。电视剧模式的国产恐怖片明显和3D化的死神来了5有很大差距。

  中国电影市场现在最吃亏的是剧情片,因为下载看不会对观影质量造成多大损失。但视效片不一样,变3和加4剧情再烂,大屏幕前看那些打斗和美景还是很震撼,能满足观众进影院的基本需求,所以口碑对它们影响不大。窃听风云2是很艰难才摸到两亿门槛,网上清晰盗版出来后对这种剧情片的冲击会很大,上3亿非常悬。
  徐克年底的龙门飞甲号称国内首部IMAX+3D大片,而国外彼得杰克逊和斯皮尔伯格一起玩的3D动态捕捉的丁丁过两个月就要上映,48帧革命性技术的霍比特人和阿凡达2也已经开始制作,中外电影工业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再看看接下来要拍的杨家将、杨贵妃、除魔传奇、大闹天宫,我不得不深深担忧。
  日期:2011-09-06 03:50:06
  【四十八】威尼斯影展(一):争议中的赛德克巴莱
  昨天晚上马英九、蔡英文等台湾政要全部盛装出席赛德克巴莱的首映式,这部电影在台湾票房爆棚是可以预期的。

  撇开纷扰的政治纷争,我个人对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是非常感兴趣的。老方住在台湾的那段时间交到很多原住民朋友,我对他们的好感远胜其他汉人福佬。原住民普遍淳朴,对朋友掏心掏肺,活得比较简单。雾社事件中原住民对日本人的反抗是我对台湾还怀有尊敬和希望的原因之一。这次抗日事件被镇压后,台湾再无大规模反日活动,取而代之的是服从和妥协。所以导演怎么拍这个事件,主流媒体如何解读这部电影,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台湾社会对历史的认知。

  这部电影可能被政治化敏感化的地方不在故事本身,而是对岸的解读。如果把原住民的反抗解读成“台湾独立精神的源头”,或者把日本人抽象成“一切外来的压迫台湾的统治者”,那么大陆多多少少都会躺着中枪。目前台湾内部的舆论就有这种不好的倾向,大陆几个影评人的意见被高度政治化,做个电影宣传都搞的和政治选举一样区分敌我,实在是敏感过度了。

  最近不幸中枪的是南都记者小方同志,其实人家小姑娘没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但被台湾媒体一操作,这事就变质了。任你怎么解释,被扣上“打压台湾”的大帽子就是触到台湾人的G点。
  日期:2011-09-06 03:58:45
  看见没有,上面的采访小方同志是先抑后扬的,先说血型暴力(这个国际媒体都有共识),再说可以理解导演的意图,反正我没看出来她有什么恶意。但东森新闻扣的新闻标题第一个是“赛片全球首映后,西方媒体惊艳”,而媒体怎么惊艳法全是吴宇森一个人在讲;紧接着第二个是“中国影评批血腥,魏导:忠实呈现”。赤果果搞扩大化和对立,搞毛?

  日期:2011-09-06 05:05:13
  我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下赛德克的威尼斯事件。
  第一个要说的是“国际评价”。
  国际惯例,每个重量级影展都会有自己的场刊,实时报道每日电影节的动态。今年5月戛纳电影节场刊是《好莱坞报道》(hollywood reporter),我前面贴出过THR的内容。现在威尼斯影展的场刊是另一本业界权威杂志《综艺》(variety),他们这次在威尼斯发放的刊物名称叫variety daily,是威尼斯影展的特别版。
  新浪娱乐记者王玉年在微博上贴出来的国际媒体评论应该就是《综艺》里面的内容。实际上这次打分的21家媒体大多来自欧洲。其中比较知名的是英国的《荧幕》(只有它给了4星),美国的《时代》(3星)和Indiewire(2星),其余都是1星或者2星,所以综合评分是4.8,远逊目前风头最劲的杀戮8.3分(明天《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有可能赶超)。

  另外一个著名论坛awards daily 也总结过赛片的媒体反馈:“得到了体面的评价。但大多媒体都关注该片的技术和视角,而非故事本身或者其他内容。更像《勇敢的心》森林版和台版《启示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