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24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宇春是比较特别的一位艺人,她是本土偶像最典型的代表,她有她的市场受众群以及海外知名度,所以投资方找她是基于理性的市场考虑,在某种程度上她可以和港台的偶像演员互换。李宇春个人气质比较硬朗,她的电影角色也大多是这种类型,不过总体来说戏路还是比较局限。
  文艺清新
  气质硬朗
  日期:2011-05-01 18:55:05
  我把第四张表提到前面来说,继续气质替代的话题。

  像莫小棋、霍思燕、秦岚还有董璇这几位,年纪和孙俪汤唯那波人差不多,但她们面临的危机更大一些。
  这里面莫小棋和霍思燕都算很有演技的女演员,但到今年为止还徘徊在大片里打酱油,或者小片里做女一。尤其是莫小棋,当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惊为天人,清纯性感到极致,但这些年过去了,一点起色都没有。
  秦岚虽然有陆川做靠山,但陆川几年才开一部片子,其他资源又抢不到,在电影界的存在感还是很弱。董璇今年要靠下面这两部电影上位,也是比较困难。
  但她们的问题主要在于“气质可替代”。比如《奋斗》《隐婚男女》这种都市爱情电影,找个漂亮年轻演技过得去又有一定知名度的女演员就行了,而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这种类型的美女。
  佟丽娅、唐嫣还有白冰这三个,前两个有颜,今年也开始试水银幕;后一个有资源有背景,拿下中小投资影片易如反掌,那么她们这种类型的女演员就会对这些还没混出头的前辈造成一定冲击,现在还看不出来,再过几年就会很明显了。

  日期:2011-05-01 19:34:13
  【三十三】上位预测名单——女演员篇(四)
  接下来这几位都是90后,影坛新生力量,不可小觑。
  李沁、郑爽还有周冬雨代表三种不同的路线,今年年底十三钗还会推出26名年轻女演员,可以说在年轻力量储备方面,国内并没有断层。
  由于目前75-79,80-84,85-90几个年龄段的女演员里都有很具代表性的人物,谈90后有些早,但是这些小丫头片子以后的发展也很值得关注。假如把女演员按5年为一代来划分,8-10年内如果没有上位,继续往上走的空间就比较小,下一代也会起来抢走饭碗。
  90后的小姑娘至少还有5-10年时间慢慢磨练。
  日期:2011-05-01 19:36:07

  李沁学昆曲出身,对她念台词、控制气息、身段神态方面的助益特别大。而电影恰恰会把演员细微的动作表情放大,她以后多加锻炼,演技方面值得期待。
  小姑娘的电影选择比较有特点,今年电影电视剧都走主旋律正剧路线;建党中饰演杨开慧并且和刘烨搭戏,对她打开受众群和认可度有加分效果。
  另外在《郭明义》这部电影里,和她配戏的是老戏骨侯勇和姜宏波,这和王珞丹孙红雷的《边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体上看,她接戏还算靠谱,电影电视剧两条腿走路,很踏实;合作演员、剧本题材也都很正统。我比较看好她未来的发展。
  日期:2011-05-01 20:11:14
  郑爽或者她的后来者,走的是偶像剧路线。
  电影题材选择青春片,另外依靠湖南广电的资源到吸睛电影里打打酱油,这种路线是明星速成,关注度高;同时也反映出目前内地电视剧市场的一些变化,新人出头有了其他途径。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要让自己演技成熟起来必须多演多练。

  这些女演员最幸运的地方就是足够年轻,她们可以慢慢来。
  日期:2011-05-01 20:24:31
  还有最后一类代表就是受到大导演力捧。
  周冬雨目前的情况和窦骁是一样的,走精品电影路线。
  像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可以选择的角色大概是这么几类:少年XXX、女儿、青春爱情片女主。很明显,目前华语电影圈对青春片的开发还很少,这一块的市场怎么做出来,还值得继续探索。关锦鹏选韩寒的《他的国》作剧本,也许是一种新的尝试。
  新画面对周冬雨还有另一条规划路线——时尚。90后年轻一辈女演员中还没有人走这条路,周目前这么年轻,现在公司就有这个意识还是很有远见。

  这些年轻女演员都没长开,身上的少女气质也很类似,性格上没有太大的区分度。她们需要沉淀积累,5年后就知道到底有没有潜力。
  日期:2011-05-05 02:18:23
  ——刘嘉数据,0425-0501内地票房——
  二爷真悲剧,两亿很无望;
  小倩继续拉轰,叶伟信坐实卖座导演称号;
  战国嘛,数据和上周不太一样,不过投资方亏本是肯定的,这电影的营销法绝对进教科书史册。观众还是很理性,宣发吹上天,品质不过关还是没辙。

  今年五月算好莱坞大片档,《雷神》《速度与激情5》《加勒比海盗4》《功夫熊猫2》中,前三部属于动作类,熊猫属于家庭类,符合好莱坞公认的两种最卖座电影类型。中影这个月真是疯了。
  国产片就《最爱》和《不再让你孤单》比较值得期待,其他小电影排片肯定不给力。不过国产片票房炮灰是注定的,可能会有亮点表现,但票房大头绝对被四部好莱坞电影抽走。
  5月好莱坞四部大电影登陆
  日期:2011-05-05 02:20:45
  票房数据没贴上?

  日期:2011-05-05 07:28:43
  【三十四】《十三刺客》与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之惑(一)
  在聊中国电影海外发行遇到的问题之前,先来说一个最近的案例。
  这两天我经过地铁或者公交车站的时候,总能看见《十三刺客》的超大幅海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绝不为过。难得在鬼佬的地盘看见亚洲面孔,老方先是鸡冻了一番,后来一查才发现这部电影是日本的三池崇史去年拍的动作巨制。对老外来说,和他们讲中国历史或者日本历史等于白瞎,文化隔阂摆着,看不看的懂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共鸣了。约翰吴的赤壁在日本大卖50亿日元,北美却遭惨败(62万美元多一点),就算把故事改得娱乐化现代化,欧美观众还是不买账。那么要怎么推广一部非好莱坞电影?

  《十三刺客》能进欧美主流院线,他们的海外推广全部都找所在国比较有实力的发行商,不一定是最顶尖的那些,但一定是有发行亚洲电影经验的公司。这些公司可以因地制宜,运用最合适的宣发手段。
  如果只从看得见的部分来说,广告牌之类的传统平媒大面积覆盖只是其一,他们的国际版预告也很花心思。
  我做了一下对比,日本国内版预告强调一种压抑的氛围;而国际版则强调大场面,在剪辑上更凌厉,节奏更快。特别是预告画面中穿插的文字,完全按西方思维来写,手动翻译:
  ------------------------------------------
  One man’s tyranny threatens the fate of the nation 一个暴君威胁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Now a few will face impossible odds 少数人将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
  Bound for vengeance 以复仇之名
  Bound for glory 以荣誉之名
  Bound by the way of samurai 以武士道之名
  From the legendary filmmaker TAKASHI MIIKI传奇影人三池崇史大作
  --------------------------------------
  如果配合着预告片画面来看,里面一共强调三个重点概念:
  一是个人英雄主义,为反抗暴君而战——西方人绝对认同这个价值观;
  二是强调武士道精神——符合传统上西方人对日本社会的认知;

  三是介绍导演三池崇史——此人在海外是比较有知名度的日本导演。
  但除了这些以外,我还留意到一个细节——预告片最后专门有一个画面展示《十三刺客》的FACEBOOK主页,而且顺序放在主流官网之前。这一点完全把准了欧美观众的脉,对他们的上网习惯了如指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