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记——老将弥坚新秀潮涌,华语影坛刀光剑影》
第23节

作者: 方三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部分小花给人的感觉是“女生”、“女孩”,那么张雨绮就算少有的有“女人味”的年轻演员了。
  女演员的气质要有不可替代性,这样才能有辨识度。正因为她的个人气质偏成熟,所以体现在角色上就是可以选择有力量或者有深度的人物。
  《刀见笑》的娱乐话题大过电影本身,上映前的宣发工作一直围绕着张雨绮,她靠这部小成本电影博得版面就已经赚到了。
  张今年的看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后两部作品上。
  角色上来说,蒋英和田小娥两者反差巨大,前者歌唱家,后者荡妇。在初登银屏阶段就可以尝试多样化的角色,对演员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这首先意味自己没有被定型。
  从题材上说,古装、近代、现代都有;除了刀见笑是娱乐片,后两部均为严肃主题:《钱学森》为历史人物传记,《白鹿原》为文学名著改编。参演这样厚重的电影会给演员加分。
  第三,张雨绮目前和王全安捆绑在一起,对电影宣发是一大利好,话题度十足。中国导演和女演员一向有相互提携的传统,张艺谋之于巩俐,陈凯歌之于陈红,陆川之于秦岚,现在又多了一对。张雨绮以后不愁没电影拍。
  另外由于她的成熟气质,以及可能在电影中表现出一定的演技,张很可能会对一批前辈演员造成冲击,抢走一些“大女人”的角色。

  日期:2011-05-01 05:59:45
  杨幂这条路线是比较典型的“小片女主烂片打滚”,靠量取胜。
  走这条路一要有恒心,二要有眼光。怎么打酱油才能出彩,前面已经分析过很多案例。
  这位女演员近几年拼得很猛,无论戏份多少,戏好戏坏,只要有角色就演,有工作就接。目前她的事业重心似乎还是放在电视剧上,但是未来几年往电影上倾斜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老方查到的资料显示,剧改影的《宫》目前正在前期筹备阶段,如果广电审查通过,开拍只是早晚问题;还有一部是麦家的《听风者》,这部片子出现在前段时间的香港电影项目交流会上,严肃题材商业大作,若出演女主则对必然会为杨幂上位打一剂强心针。
  抛开这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项目不谈,仅以她已经接拍并会在今明两年上映的四部电影来看,《王的盛宴》是唯一一部吸睛大作;不管她最后是不是演虞姬,若能在男性题材作品中打好酱油,就已经成功。杨幂只要参演过一部像样点的大片,就等于拿到了一块接演更靠谱电影的敲门砖。这一点对所有同年龄段演员均适用。

  另外,由于她在电视剧领域表现积极,目前累积的能量会成为她进军电影界的坚实基础。小花要想在电影上有所作为,还是要先打好自己的群众基础。如果没有大导演钦点或者疯狂炒作,那么踏踏实实演电视剧就是唯一的也是最保险的做法。
  日期:2011-05-01 06:44:57
  刘亦菲不管现在有多少争议,在新一代演员中已经算成功突围了。
  她从前辈手中抢掉的份额就是一开始大背景介绍中提到的“古装中等投资女一/酱油花瓶”。
  今年三部戏中,《倩女》和《四大》的导演均为亿元俱乐部成员,他们选择刘亦菲,首先是肯定了她的商业价值和人群影响力。
  另外,这里要重点提一下新倩过亿对刘亦菲的意义:

  首先,倩女过亿的综合因素有很多,但刘亦菲至少证明,她的个人定位准确。和《功夫之王》里面的打女形象相比,观众更接受她走仙女路线。前者口碑一般,后者掀起巨大话题。或者说,刘亦菲凭借聂小倩一角,已经在电影界树立起自己的仙女招牌,以后这一类型的角色,她都有资格拿下(演得好不好先不说)。
  其次,她向投资方证明了自己的市场价值。对于投资方来说,他们最看重的还是票房和回报率,这比任何数字或者分析都有说服力。这意味着在古装女主/花瓶这一块,他们多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陈嘉上的《画壁》对刘的意义,一是演技自我突破,二是再次检验市场号召力;
  而《鸿门宴》的虞姬,则会让刘亦菲的花瓶之路更为坦荡。
  但是刘亦菲也有局限,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演技。她需要好导演调教、好演员配戏以及自我开窍,最笨的办法就是放下身段在实践中锻炼;反正现在年轻,接点烂片也无所谓,观众对年轻演员的要求毕竟没有那么高。

  日期:2011-05-01 06:59:34
  老方要会周公去了,还有几位明天再讲。
  一二三,楼下开吵!!!!!!
  木哈哈哈哈哈哈
  日期:2011-05-01 18:03:59
  【三十二】上位预测名单——女演员篇(四)

  小花里的第二、第三张表主要是讨论气质替代问题。
  比如说一部中等投资的电影,在预算许可范围内可以请到一两个有知名度的明星,并且制片方希望通过海外渠道收回一部分投资,那么找非内地演员加盟就是一种现实的选项。
  我们整天听电影投资方说“我们的电影要卖到海外”“在海外已经收回成本”,那么到底是哪个海外?实际上中国电影主要的出口市场还是在亚洲,看看去年的海外销售前10名:
  ——2010国产影片海外销售TOP10——
  1《功夫梦》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巴西等51个国家和地区

  2《叶问2》
  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
  3《阿童木》
  英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9个国家和地区
  4《锦衣卫》

  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
  5 《十月围城》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
  6 《72家租客》
  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
  7《孔子》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
  8《苏乞儿》
  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
  9《风云2》
  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

  10《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泰国
  ---------------------
  在北美市场获得商业成功的华语电影屈指可数:
  《卧虎藏龙》1亿3000万美刀,《英雄》5000万美刀,还有一部成龙的老片《红番区》大概3000多万。这些片子首先有海外投资,其次有海外买断发行,所以进入北美院线非常顺利,可以大范围公映,但其他卖到欧美市场的电影就没有这么好运,最多卖出DVD版权或者进入其他影响力比较小的播出渠道。

  所以以亚洲为主要市场的华语电影,必须考虑当地观众对华语影人的认知程度。香港台湾的优势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首先是历史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社区大部分由福建、广东的移民组成,对港台文化有天然接受度;另一方面两地娱乐产业起步早,即使在今天,港台两地在包装推广明星方面还是领先于大陆。在亚洲娱乐重镇的日韩两国,在流行文化方面接受港台更甚于中国大陆。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会造成什么影响:以今年的《肩上蝶》为例,江一燕和桂纶镁都属于文艺小清新,两者谁更突出,电影上映后可以做一下对比。但对海外观众来说,桂纶镁是明星,是周杰伦的女主角,所以相较而言她比江一燕更有知名度。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合拍片如果不以内地市场为主要投资回收渠道,大量启用港台偶像演员就不可避免。因为这是市场的选择,不是内地观众喜不喜欢的问题。另外一点,如果海外投资方或者喜欢抱海外大腿的内地投资方始终觉得“国际最大”,江一燕和桂纶镁这种气质相近的演员,肯定是后者更受大电影垂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