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政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录『盐铁论』之深析》
第57节作者:
晋观 日期:2012-08-13 19:18:05
原文:
文学曰:“夫贱不害智,贫不妨行。颜渊屡空,不为不贤。孔子不容,不为不圣。必将以貌举人,以才进士,则太公终身鼓刀,宁戚不离饭牛矣。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时,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惟仁之处,惟义之行。临财苟得,见利反义,不义而富,无名而贵,仁者不为也。故曾参、闵子,不以其仁易晋、楚之富。伯夷不以其行易诸侯之位,是以齐景公有马千驷,而不能与之争名。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于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故惟仁者能处约、乐,小人富斯暴,贫斯滥矣。杨子曰:‘为仁不富,为富不仁。’苟先利而后义,取夺不厌。公卿积亿万,大夫积千金,士积百金,利己并财以聚;百姓寒苦,流离于路,儒独何以完其衣冠也?”
日期:2012-08-13 20:03:44
批:
文学们也不甘示弱,一口气历数颜渊、孔子、姜太公、宁戚、曾子、闽子、伯夷等历史名人来反驳大夫:凭什么看不起我们这些没权的啊,难道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员的智慧德行就不如你们啦?“夫贱不害智,贫不妨行。颜渊屡空,不为不贤。孔子不容,不为不圣。”你以为你手里有点权、有点钱就牛了啊,老子还不稀罕!“临财苟得,见利反义,不义而富,无名而贵,仁者不为也。”另外,别以为我们这些人现在没什么功名和家财,我们才不稀罕你们这些升官发财的!“故曾参、闵子,不以其仁易晋、楚之富。伯夷不以其行易诸侯之位,是以齐景公有马千驷,而不能与之争名。”“故惟仁者能处约、乐,小人富斯暴,贫斯滥矣。”在我们文学看来,你们这些当官发财的就是为富不仁!“公卿积亿万,大夫积千金,士积百金,利己并财以聚;百姓寒苦,流离于路,儒独何以完其衣冠也?”所以这种不合仁义的富贵,我们才不稀罕、视金钱如粪土!
日期:2012-08-13 21:09:17
看来辩论至此,双方的火药味已经很浓烈了啊!通过文学所言,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已经很严重了,“公卿积亿万,大夫积千金,士积百金,利己并财以聚;百姓寒苦,流离于路”。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呢,除了不正当的贪赃枉法、投机倒把以外,还有别的因素吗?文学所言“公卿积亿万,大夫积千金,士积百金,利己并财以聚”、其实在《荀子?王制》中也有提及“今将蓄积并聚之于仓廪”,而这正与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定律”相吻合。所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定律”是指,人们的消费水平取决于收入水平: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加自己的消费,但是消费的增加没有收入增加的多,从整个社会来看也是如此;当总收入增加时、总消费也增加,但没有总收入增加的多,也就是说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凯恩斯认为这一条规律在短期内尤其适用:在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者之间,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结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意味着,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所占相对份额越来越小,也就是平均消费倾向越来越低。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意味着消费需求与收入的增长并不同步,因而就会发生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而消费不了的剩余收入则以储蓄的形式积淀下来,脱离了整个生产-消费循环——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货币脱离流通领域,造成社会资本的不足,进而造成社会资源调配的失衡,最终形成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可见当时的西汉社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这并不是几句高调反腐所能解决的;但囿于当时等社会经济的认识水平和货币形式的限制,这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也是在市场经济中成长的代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