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瘪三的故事--如何从助理工程师做到研发中心项》
第37节

作者: zhangshangro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设计工程师Q先生,不知道是因为竞争意识,还是基于技术本身的保守,反正对于新产品的技术细节也不愿意多多透露,小瘪三心想可能Q先生是对技术的深度也不了解吧,那就自己研究呗。
  至于项目经理K先生,采购L先生,生产W小姐,和工艺专家C先生等,暂时没有什么具体工作上的安排,而且感觉其他成员都比较忙,各自忙碌所以也不会特意和小瘪三做什么交流,那就等什么时候有工作交流,再说吧。
  日期:2013-05-08 22:08:07
  所有这些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B先生。不仅仅是小瘪三,对于团队每个成员,都很忙碌。所有的一切都是B先生,不断push导致整个的气氛很紧张。
  而且刚刚开始的几天,小瘪三很困惑。一方面是B先生强大的气场,以及不断给团队施加压力而使得每个人都很忙碌。另一方面也是B先生的项目运作方式,和之前的国产化团队很不一样。没有每周的项目会议,而是B先生周一跟设计工程师单独谈论技术,周二跟生产单独讨论工艺,周三和采购单独讨论子零件的计划,周四和应用工程师单独讨论测试分析。
  最为不可理解的而项目经理K先生,每个会议都只是参与,并不做具体的决策。感觉由于B先生的强势,以及K先生本身对于技术背景不是特别深厚,所以俨然变成B先生是独揽大权而弱化了K先生。
  真是一个奇怪的项目总监,以及奇特的项目运作。一周下来,小瘪三了解了新项目的运作,以及各个成员的大致特点,最主要是新领导B先生的风格。每个会议下来,与会者都是战战兢兢,会议后都是一堆任务,而且B先生只看结果,并不会在乎下属怎么完成或者需要什么支持。这也是为何大家都压力巨大的原因吧。
  日期:2013-05-08 22:16:08
  私底下大家都对B先生不满,主要是这种半军事化的管理风格,使得大家压力大。而且每每布置的任务,都是需要团队的个体自己去协调资源,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没有得到项目管理者的支持。

  简单来说,K先生已经变成B先生的秘书,而不是项目经理。而且项目组的个体只知道自己的任务,而很少会有交集,也不知道其他成员具体的任务,所以小瘪三觉得这种项目的运作有弊端,项目组成员的信息沟通太少,而且每个成员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得到项目经理的协调和管理。而K先生其实还没有做好PM的角色。
  这个对于小瘪三来说,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新来乍到,不可能去改变它。而在小瘪三第二周的工作期间,挑战来临了。
  日期:2013-05-08 22:58:02
  对于此时的小瘪三来说,一方面要获取总监B先生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以此立足于项目团队,毕竟其他成员都各自为政,而且个体实力也比较强,一般没有实力的话,小瘪三很难获取团队成员的认可。
  而恰恰在这个开始的时刻,B先生给小瘪三布置了第一个任务。按照8月份面谈的安排,整个平台开发有好几个子项目,第一个基础项目基本完成设计阶段,正处于生产线搭建的关键时期,Q先生是主要的设计研发人员。而小瘪三负责的是第二个衍生项目,借助于第一个项目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涵盖了电子模块。所以一方面不少零件共用,减少了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增加的电子模块,使得第二个项目的关键点更加复杂。

  而这个电子模块的子项目,正处于设计开发的关键时期,与电路板相结合的子零件,需要定义清楚。包括这个关键零件的结构设计,相关的工艺开发,还有风险分析。B先生给小瘪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做技术方案,同时把具体的BOM,drawing,Spec定义好,并交采购和供应商做样品。
  日期:2013-05-08 23:20:24

  B先生把任务交代好,同时告之小瘪三相关的人员,然后就是下周一看结果,这让小瘪三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于此同时,他也暗自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把这个任务好好完成,以此站稳脚跟。
  target:电子模块的结合件的设计方案,以及样品图纸定义。行动方案:找德国总部的工程师A先生,电子部门的德国专家H先生,还有另一个电子部门中国区的工程师W小姐一起讨论。结果是要做出具体的样品图纸,以及整个技术方案的展示。
  万分感谢强大的总部研发团队,A先生作为总部的lead engineer,一开始就把总成的整体技术图纸,大概设计完成了。而具体的连接件的子零件,由于牵扯到电子模块,所以由电子部门的德国专家H先生给出。这样一来,小瘪三只要在A先生的概念设计的基础上,细化并添加H先生的连接件就行。
  这个过程当中,W小姐是个很关键的人物。主要是她在一年前就加入团队,而且一直在德国总部,与A先生和H先生的关系都不错,所以由于她的存在,使得小瘪三一方面很快了解到技术细节和关键点,另一方面大家都是中国人,而且很巧合的还是老乡,所以一开始W小姐就很支持,并且其对于技术的理解,设计的能力都很不错。
  日期:2013-05-08 23:48:01
  正是由于W小姐的穿针引线,同时小瘪三自己也琢磨和研究,关键零件技术的核心点。并在短短的3,4天时间里面,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基本理解了大概的技术点。同时小瘪三固执的,自己坚持把多方信息和已有的资料,借助于FMEA的思想。花费2天时间,做了一个技术方案,一个ppt共四页。有图有表,有结构展示,功能和风险分析,关键连接件的技术定义,以及工艺装配的概念。

  同时小瘪三召开了一个关键的三方会议,邀请德国的H先生,中国的W小姐一起做技术评估。会议就一个小时,全英文电话会议的形式,由小瘪三组织和主持。会议前的准备,要讨论的技术点,会议当中的展示和讨论,以及会议后的纪要。虽然内容不多,时间简短,期间却是小瘪三最近几年的积累的爆发。也正是通过这次会议,不但基本完成B先生的任务,同时也给小瘪三自己增强了信心,人生第一次,感觉参与全球化的设计开发团队,以及做技术兼协调的工作,很开心。O(∩_∩)O哈哈~

  日期:2013-05-08 23:54:41
  看完会议,小瘪三不忘写好后续的行动方案,图纸和标准定义清楚了,技术方案也做好了。把整个过程中的会议纪要,相关责任人和时间节点,都写好并抄送给B先生。一方面组织和协调H先生和W小姐。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工作,使得B先生知道小瘪三的技术能力和协调能力。
  11月注定是个压力和动力并存的日子,在入职的初始时期,小瘪三用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取了B先生的初步信任,同时完成了关键子零件的细节设计,和初步的技术方案。入职第一部曲,勉强完成。
  接下来到年底,会有什么样的挑战呢?入职第二部曲,小瘪三想快速融入项目组,要怎样才可以得到项目成员的认可呢?明天继续,坐看小瘪三入职第二部曲--项目成员的认可O(∩_∩)O哈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