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不被忽悠的“经济学”-写给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
第31节作者:
士兵突击2011 因此,CDS基金甫一亮相就受到了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疯狂追捧,各路退休基金、教育基金及其他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各国的大小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甚至企业和个人都纷纷踊跃申购,争先恐后地分享美国天才新创造的无尽财富。
随着CDS基金的火爆,它的杠杆率也变得越来越高,从最初的1比10左右,一直变成了1比无穷大。
这就等于把CDS像切蛋糕一样切成了无数份,每一份都能撬动一笔天文数字的资金,投资人的风险被无限放大,当然,收益也极为惊人。
当然,就像我无数次强调的那样,所有这一切收益的最终根源,还是在于“房价无限涨”上边。
就是说,所有这些收益,都要靠美国的房价来充当最终的“买单者”。
如果美国的房市有任何的风吹草动,这座金碧辉煌的“次贷大厦”就有顷刻间崩塌的危险。
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2006年底,随着石油价格的飞涨,以及美国国内通胀率的飙升,美联储被迫出手提升利率,收紧银根。
这就等于掐住了几百万依靠“浮动式利率”维系房贷的“次贷购房者”的脖子。
随着利息陡升,购房人的还款压力骤然增加,大量穷人开始出现违约、断供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房屋赎回权,被赶到了大街上。
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终于被推倒了。
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引发了剧烈的“核裂变”,最终彻底引爆了“次贷原子丨弹丨”。
美国的房市开始暴跌,银行大量破产,股市一泻千里,老百姓的财富大幅缩水,市场一片低迷。
低迷的市场进一步拖累了房市,不断引发新的“恶性循环”。
终于,纵横世界市场上百年的金融大鳄AIG(美国国际集团,世界著名保险及金融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美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之一)轰然倒塌,花旗、摩根斯坦利等巨头纷纷出现巨额亏损,曾经雄霸世界汽车市场的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破产……,美国经济顷刻间陷入一片凄风苦雨之中。
同时,美国这颗“次贷原子丨弹丨”的爆炸,掀起了规模空前,威力无比的金融海啸,瞬间席卷了全世界,将整个地球都带进了史上罕有的危机深渊当中。
一直到今天,世界还没有完全从这场破坏力空前的金融危机中缓过劲儿来。
痛定思痛。
人们从这场危机中得到的教训,似乎只有四个字:加强监管。
换个简单点儿的说法,就是说这次危机之所以会发生,问题还是出在了权力者的“管理问题”上。
把年逾八旬的格林斯潘老人拉出来出席“听证会”,就是这种观点的一个典型例证。
但是,也有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记得某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经济危机之所以会发生,根源还是在“人性”二字上。正是因为人性中“贪婪”与“恐惧”并存,人类才会不断地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徘徊。
就是说,只要“人性”本身不改,“危机”就将在人类社会中永续存在。
而我们人类,真的有能力将“贪婪”与“恐惧”从人性中彻底清除吗?
日期:2011-03-19 10:43:47
上帝的“大礼包”---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我们的意义
提起这次美国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全世界的人都会“谈虎色变”。
这次的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二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金融危机,而且还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端于美国,并迅速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以来,人类近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一次金融、经济大灾难。
简单点儿说,在这场极具摧毁力的全球金融风暴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倒了大霉,无数“百年老店”轰然倒塌,金融、企业“大鳄”粉身碎骨,市面上一片“凄风苦雨”,真可谓“人人自危”。
即便到了今天,许多主要发达国家依然深陷“国家债务危机”的泥潭不能自拔,只能靠“节衣缩食”(大幅削减财政支出,降低国民福利待遇)和“救济”(向财政相对“富裕”的国家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过活,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怎一个“苦”字了得?
但在这一片凄风苦雨当中,并非所有人都走了背字儿,其实还有一个占了“大便宜”的国家存在。说的不仗义点儿,她几乎可以向这次金融危机说声“谢谢”,把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视作上帝送给自己的“大礼包”。
这个国家不是别个,正是我们中国。
我们经常说“危机、危机,‘危’中总有‘机’”,但说得多了,似乎总会让人觉得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好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样。
其实不然,化“危”为“机”向来是我们国家的绝活儿,而且还是“独步世界”、“笑傲江湖”的那种。
不信我们可以捋一遍。
97、98年那阵儿,亚洲闹金融危机,弄得泰国、韩国和印尼几乎都到了“国家破产”的边儿上,连央行和财政部都让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接管”了。但我们中国向全世界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力挽狂澜,拯救了亚洲并间接挽救了世界,为自己在国际上赢得了更高的声誉和话语权。
不止如此,泰国和韩国这些曾经的“四小龙”、“四小虎”们在中国面前一向“牛×哄哄”,不可一世(据说,那时候泰国人根本不知道中国也有“大哥大”,韩国人甚至不相信中国人也能使上自来水),但经过这场金融危机,经济实力此消彼长(随着泰铢和韩币的急剧贬值,他们的国民生活水准一落千丈,真可谓“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们再也牛不起来,变得老实多了,对中国人以及中国这个国家也变得更为尊重。
2001年,“9.11事件”,又恰巧碰上美国“新经济”(互联网经济)崩溃,全球又是一片“凄风苦雨”。
但偏巧“天公作美”,那年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
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让全世界的资金都往中国跑,中国俨然成为了地球上唯一安全的“避风港”。
拜这场大风波以及“入世”之赐,中国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就晋升为“世界工厂”,迎来了二十一世纪初经济迅猛发展,狂上台阶的“黄金十年”!
所以说,每一次的国际性金融、经济危机,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往往都是一个“福音”,一件“好事儿”,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们想都想不来的。
这不,“好事儿”又在适逢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中国又要“上台阶”的关键当口自己找上门儿来了。
说起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那可真是数都数不完,简直可以用“小雨来得正是时候”来形容。
还是捡几个“大个儿”的说吧。
首先,金融危机之前那会儿,有许多世纪性的、决定中国未来百年经济发展命运和国计民生大业的大工程,如大规模城市改造,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铁什么的,是想干也干不了。
我们可以一起回忆一下,截止到金融危机前的中国经济是个什么状况?
两个字:过热!
那时候的股指简直可以用“一飞冲天”来形容,可谓是“全民炒股”,通胀率也高得吓人,逼得政府一个劲儿地提高利率,紧缩银根,叫停项目,出手“冷却”经济。
你想想,要是在那个时候砸下几万个亿搞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话,已经高得离谱的钢筋水泥、建筑材料的价儿还不得顶到天上去,通胀率还不得破“世界纪录”?
所以,正当政府“心急如焚”,有劲儿使不出的时候,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刚好让过热的中国经济喝了杯“冰镇汽水”,扎扎实实地“凉快”了一把。
那些让政府盼了许多年,想搞而不敢搞的大型建设项目,这下子终于可以放下顾虑,大搞特搞了。
而且,拜金融危机之赐,价格一度暴涨的钢铁建材立马变得便宜无比,让政府捞了个正着,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开工,节省了大笔的银子。
真是天公都作美!
政府官员心里那叫一个畅快!
而且,上帝在“时间安排”上也极为巧妙,充分展示了对我们中国的特殊关照 --- 趁这两年赶紧搞,“放展了”搞,等搞得差不多了,世界经济也就基本上恢复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