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不被忽悠的“经济学”-写给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
第27节

作者: 士兵突击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家都贪婪”的时候,肯定是价格高于价值的时候,高出的部分都是泡沫,你这个时候进去,就等于连泡沫一起买回了家,将来价格回归时,肯定得吃亏。
  “大家都恐惧”的时候,才是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这就是巴老常说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机会,这个时候你进去,无论将来价格回归价值(正常),还是价格高出价值(泡沫),都是你大把捞钱的好机会。
  因此,那些“追涨”不“追跌”的人,永远都会在“泡沫”中游泳,有朝一日泡沫崩裂,就会被重重地摔在地下;反之,只有那些“追跌”不“追涨”的人,才能做到永远将身子置于“水”中,始终游刃有余。

  所以,巴老还用另一句话为我们精辟地概括了这个道理:当大潮落下的时候,我们就能知道到底是谁在裸泳。
  日期:2011-03-06 19:00:14
  (九)“窥一斑而知全豹”…吗?---“宏观经济学”与投资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窥一斑而知全豹”,意思是说,只要你掌握了某个细节,基本上事物整体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也就弄清楚了。
  在股市投资中,这一点可以说尤其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绝大多数股民,都是一上来就死摽着某只股票不放,所有的精力都被倾注于与这只股票相关的各种信息与数据分析当中。
  真可谓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既然我买的是某只具体的股票,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与之相关的事物有什么不对?

  但我要说,如果你真的想玩儿转投资,就一定要努力从“细节”中抽身出来,学会“看大势”才行。
  否则,你将永远无法从“投机”的怪圈中挣脱,真正迈入“投资”的境界。
  道理也很简单。无论“局部”如何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它始终还是无法脱离“大趋势”的范畴。这就跟无论孙猴子有多大本事,可以不停地上蹿下跳,也始终无法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
  股市投资也是一样,如果你钻入“细节”与“局部”中无法自拔,只满足于对你所投资的股票的涨跌进行“有效”把握的话,那么,就算你的判断力惊人,经常能够踩准点儿,你也依然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撑死只能挣点儿“小钱”而已,一辈子都不可能发“大财”;相反,只有那些总能对大势进行准确把握的人,才能做到看淡并轻松越过眼前的“风风雨雨”、“涨跌起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今生才会有发大财的机会。

  就是说,在股市里,只会看“树木”,不会看“森林”是不行的,你一定要学会放弃“树木”,只看“森林”的本事。
  而要做到这点,与其每天抱着形形色色、乱七八糟的“投资参考书”不放,不如扎扎实实地从头学点儿“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是正经。
  你只有掌握了一些“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才能以此为工具,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只属于你自己”的独到分析,得出你自己的“独家”见解,从而成功穿越各种乌烟瘴气的“信息陷阱”和各路“大忽悠”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始终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不放。
  那么,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将在哪些方面给你的投资生涯带来帮助呢?
  简单点儿说,它将对你投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巨大的助益。

  首先,“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既然我们说了“投资是一件长远的事儿”,那么你就必须要选对“行业”。
  哪些行业是“朝阳产业”,哪些行业是“夕阳产业”;哪些行业别看现在让别人炒作得挺热闹,但却注定是一个“短命鬼”,哪些行业虽说现在少有人问津,但未来却很有可能大展宏图……,所有这些,都需要你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工具去分析,去辨别。
  其次,从微观上来说,大势涨的时候哪些股票会跌,大势跌的时候哪些股票倒有可能涨,这些事关“局部”的判断,也离不开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因为只有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才能对这些看似“反常”的现象形成的背景做最为精确的解读。
  最后,宏观经济学还能令你达到统揽全局、放眼世界的境界,掌握了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你就可以将国际国内、各行各业所有“新鲜出炉”的信息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加工并反馈到你的投资决策中去,使你始终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始终能够把握住最佳的投资时机。
  打个比方。
  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对我们的股市会带来什么影响?对你投资的股票会带来什么影响?
  你会分析吗?
  你也许会说,美国佬干的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不是风牛马不相及吗?

  告诉你,你错了。
  在如今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美国佬的一举一动,都和我们的命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包括和你的命运。
  你之所以会有“两码事儿”、“不搭界”的想法,恰恰证明了你不懂宏观经济学。
  只要你掌握了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别说和你投资的股票的关联性,就算美国佬的政策和你们家菜篮子的关系你都能门儿清!
  这绝对不是忽悠你,“宏观经济学”就这么厉害!

  所以,无论你想看“大势”,还是做“细节”,宏观经济学都是你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没有任何宏观经济学知识打底儿的人跳进股市,就跟士兵上战场居然不带枪一样,整个儿是找死。
  那位说了,我懒得学宏观经济学,把投资的事儿交给专家们替我玩儿不就得了?
  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权宜之策”,只要你确定能做好被人“忽悠”了也无所谓的心理准备就成。
  我们这个世界确实不缺各类才高八斗、学富九车的专家、学者,但问题是他们的人品与人格往往并不一定和他们的知识量成正比。
  这玩意儿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承担这种风险是否合算,就看你怎么想了。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建议天下人都尽量掌握一些哪怕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学知识才好,那样的话,就算不幸让人忽悠了,起码可以减少点儿损失。
  记住,在投资的世界里,只有“信自己”最靠谱。
  日期:2011-03-07 10:03:36
  (十)“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这是武术界的一句谚语。说的是,如果你想学拳,就一定要先苦练基本功。如果基本功不扎实,无论你的拳脚多花哨,也只能是“中看不中用”、“银样蜡枪头”。
  “投资”的世界也是一样。

  所有关于投资的知识、技巧与经验,其实都属于“拳”的范畴。
  而如果你真的想当个投资高手,最终攀上财富的巅峰,就一定要先把“功”练好。
  这个“功”,指的就是“心态”。
  或者再说得具体一点儿,就是一种“世界观”、一种“信仰”。
  其实,即便是武林里的“功”,“心法”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是为“内功”。
  所以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往往都是“内功”惊人的主儿,可以做到“杀人于无形”。
  不止如此,这种高手往往还以和尚、道士居多,平时看着巨“平淡无奇”,一出手准“惊世骇俗”,震倒一大片。
  为什么?就是因为和尚、道士以“心法”见长,所以面儿上的功夫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已然不再重要,他们已经达到“用心杀人”的“化境”了。
  “投资”的世界亦如此。
  只要你掌握了过硬的“心法”,其实那些分析技巧、操作能力“神马的”就已经可以是“浮云”了。
  “心法”这一项,就足以助你登上成功的巅峰。

  我虽说不知道巴菲特爷爷是否练过什么相关的“投资心法”,但即使他没有专门练过,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心法高手”。
  因为我真的不大相信如今这世上那些专家、学者,基金经理们在知识与技巧方面会比巴老差多少。
  甚至于说得不礼貌点儿,我认为在这些方面,巴老应该是输给这些人的。
  但为什么只有巴老“笑到了最后”?
  除了“心法”,不可能有别的解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