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因为福利政策特别是劳动保护政策的广泛深度实施引起了福利国家的员工请假情况显著增加,特别是公共部门就职的某些人员有“泡病号”和“隐性怠工”倾向,严格来说这属于经济领域的道德风险以及官僚习气的范畴,实际上任何社会形态、任何国家都或多或少会存在这种现象,而且还不是不可治理的。
日期:2011-08-30 10:55:23
其实,反对者大可不必寻找牵强的借口来隔山打牛,攻击福利政策的隐藏动机无非是部分富人认为相关税收安排侵害了他们的财产增长与代际继承的程度。关于福利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现代福利到底是个人需要还是基本权利?”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遥不可及!
从实证和法理角度来看,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发展前进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前导和物质剩余,这个技术是广义的,包括了科学技术及非科技的思想学说或信仰。现代福利是干吗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与劳动力养成,是促进社会性的技术进步的基础保障;个别人对科技进步与生产发展的卓越贡献不容否认,整体性的前进是全体人类的努力结晶;祖先和当代人的集体奋斗奠定了现代人类文明的物质与精神基础,敢问个体社会成员为什么不能享受相应的利益?
人类社会分配法则的天道是“按劳分配”或更老的说法“论功行赏”,用现代经济学理论解释就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贡献。劳动力资本是生产要素之一而且是核心的有生的要素,它对生产的贡献可以体现为实际贡献与潜在能力两个层面,为什么就不能将潜在贡献能力在分配时予以考虑和鼓励?所以说“仇视”福利的人们过于短视了,至少没有综合考虑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经济利益,我们这里还不用拿整体利益、社会公正与人道主义情怀来说事;而阿玛蒂亚.森的发展权益理论要比这些人高明开阔了很多。
日期:2011-08-30 10:57:47
我们的常识和现代社会的普遍情况是:社会制度和生产体系已经高度发展,正常的经过常规教育和培训并且掌握普通劳动技能的人(排除极少数先天丧失学习和劳动能力的个体),从财富的角度衡量其贡献与消耗,通常其一生在有效劳动时段(一般指成年后至退休前的这段时期)对社会的贡献是大于全部人生的个人消耗的。即便天生弱智、身患严重疾病或者重大残疾而不能劳动者也属于应该有而客观限制使其无法有的性质。所以于情于理,社会成员凭借福利这一权益享受自己的劳动剩余或未来产生的劳动剩余是任谁都无法否认的基本权利,区别仅当在于把握不同社会发展状况的量化原则和具体的实施标准及方法。
养老福利是劳动者的储蓄节余享受,婴幼儿福利、学生福利是未来劳动者的预支,工伤、职业病与某些风险的国家给付属于社会补偿,灾害救助、失业救助与低收入家庭补助等在相当程度上是临时性的借支,只有对天生弱智、重大残疾与极少数“懒人”的救济措施才是纯粹生存照顾性质的“负担”。
今天我们应该再补充一点:人类福利的普及与扩张可能会遭遇系统性的资源瓶颈或环境恶化而限制人的创造生产能力的发挥,实际上严格来说这应该归属于消费无度扩张及人口不断膨胀带来的资源危机。为应对这一现实性的威胁,我们必须致力于改进技术与理念以降低消耗,保护和改善环境,这也是所有人最真实的福利。而这一新要求与提高人口质量或素质又是直接相关的,掉头来还是对教育福利的支持。
世界上部分国家对国民的教育及培训做得很不到位,当代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从而国民素质层次不齐,即便在普通劳动者层面也表现出劳动能力的极大差异性,加上封建等级观念、官本位文化传统、社会达尔文主义等过时愚昧的思想意识在中国还很有市场,于是对实行普遍的遵循“均一化”给付原则的现代国民福利有各种阻力或者说部分人不理解、不支持。但是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了这些国家在现代教育和社会管理上的失败,说明了社会福利的不发达影响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发展,实际上是政府的耻辱而与国民个体的关系不大。
日期:2011-08-30 11:15:02
【负福利与福利的负面效应】
正统福利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负福利”这个概念,社会政治学也只是将当今世界划分为“福利国家”与“非福利国家”两个类别,但是我们的世界真真切切地存在着负福利现象。
以当代中国为观察对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荒唐的东西。
比如公民的出生:准生证是要钱的,接生肯定是不免费的,住院分娩费是老高的,奶粉可能是不安全的。
说说教育,中国的教育事业是完全商品化的产业,“义务教育”只有在纸上是免费的,完成基础教育的费用可能是高于高等教育的,劣质的教育不仅收费奇高而且风险也是很大的,相当多普通高校的学子毕业后还不如“农民工”受劳动力市场欢迎。
残疾人的福利有没有很难说清楚,但残联的福利是杠杠的,甚至政府的地税部门都会出面为一个非政府机构代收社会“残疾税”,作为智障人士是要冒危险的,就有少数不幸者曾被“正常人”卖了做“奴工”。
中国的医疗系统享有“提前给人送终”的美誉;有些人连死都成为一种痛苦,因为这个国家尽管号称风景独好,是人民的国家,却吝啬于给普通身份的逝者提供一小块免费的墓地,而市场化的丧葬服务至少部分穷人是消受不起的。
中秋月儿明,“月饼税”更是在政府钱紧的背景下及时出台给传统节日增添了喜性的气氛,但很多人显然认为它是来给大家添堵的。
可以说无论是在福利还是劳动保障领域,普通中国人享受的负福利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震古烁今的地步。如果不全力以赴地纠正和改善这种恶劣的状态,只能说明这个民族的无耻!
日期:2011-08-30 11:29:27
所以我们有必要给出一个负福利的定义:由于国家体制性的缺陷,出现劳动者薪酬水平整体低下以及社会福利严重缺失或不足的情况,从而使得国民普遍的实际生活水准低于应该达到的合理程度。
福利的负面效应则是指较高的国民福利水平或不合理的福利制度可能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欧洲福利国家在80年代爆发了所谓的“福利病”, 前苏联、中国及东欧社会主义的国家保险、计划式福利也最终沦为破产而成为过眼云烟。
关于负福利与福利的负面效应的确需要我们面对并认真研究。但是个人以为在一个典型的低弱社会保障国家,当下不去讨论如何弥补短板而去奢谈什么避免掉入“福利国家陷阱”或消除“福利病”的高级问题,这是神经病人的思维方式。
日期:2011-08-30 11:32:50
【分配法则】
经济学本身的两大任务就是研究生产与分配。良好的分配制度和方法(分配体系)可以促进和推动生产的发展,其本身也是资源配置优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分配体系不仅是核心经济问题,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原则。
分配有我们熟悉的几种主要方式。
“不患贫而患不均”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它非常经典地诠释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法则。古典的平均分配或者说现代的计划性分配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生产力落后或者生产为某种因素干扰或破坏(如战争)而出现普遍的生存资料短缺。原始社会生产力过于低下,于是由血缘关系为核心纽带的人类群体普遍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这样才能保证种群的延续与发展,最大程度地抵御生存风险。军队在军粮短缺时必然要集中粮食与水,重新在军人中平均分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持凝聚性与战斗力。自然灾害或其它因素导致物资短缺时,为了拯救社会体系崩溃,减少人口大量死亡,人们也倾向于支持计划性的分配方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