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派的理论贡献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当今成熟市场国家的许多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规都是在新奥派的思想启迪下制定的。但是新奥派的学说并不被现代西方社会所普遍乐意接受,属于非主流的理论体系。
就个人理解而言,新奥派的研究偏重于将“理性经济人”导向了“企业人”路线,从而暴露出一些理论缺陷。此外关于经济的本质,现代理论普遍认为重点在于达成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促进人类社会的福利,新奥派多少偏离了目标,把手段当作目的来捍卫。实际上尽管市场被公认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最有效率的途径,但是经济理论研究早已证明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途径并非只有市场,而且经济活动也并非只有以赢利为目标的活动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经济活动同样存在非赢利目标的类型。
日期:2011-08-11 10:55:25
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是美国最著名的新自由主义流派,他们关注市场绩效,认为企业的效率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要素。该派的标志性人物为现代货币经济学派的开山宗师密尔顿.弗里德曼,这位大佬毕生的事业就是反对国家干预主义、宣扬和捍卫自由主义,被公认为斐名四海的极端自由主义者,大师本人也不否认他很欣赏新奥派的思想和主张。
弗大爷不仅经济学道行精深,而且天生伶牙利齿、口若悬河,江湖论战时其对手每每被他迅疾如电而且缜密无疏的思维快刀杀得丢盔弃甲。笑傲江湖的弗大爷晚年时戏称此生只有他老人家的太太--同为经济学家的罗斯是其唯一的辩论对手,敢与他理论学术长短。
自由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与经济自由,弗里德曼在其经典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中论证了经济自由是达成政治自由的基础与手段。关于个人与政府、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大师倡导政府工具说。他在其著作中以“为了保护我们的自由,政府是必要的;通过政府这一工具我们可以行使我们的自由。”这段话承认政府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为了在利用这个工具时“能回避其对自由的威胁”, 弗大爷告戒世人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其一为政府必须被限权,其二是政府的构架必须是分权的。
现代经济学的重大特征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价值取向是将“福利与平等”作为目标,弗大爷是个聪明人,绕了个弯子表述自己的排斥性观点:国家干预可以带来国民福利增加的一时快感,但支付的代价却将是政府权力的膨胀,当人们于不知不觉中失去政治自由时最终也将丧失福利;一个将平等放在自由之上的社会将既得不到平等也得不到自由;把自由放在首位的国家才将得到更大的自由和更大的平等。大师在这里的语言表达很煽情,概念够眩也很容易被混淆,不过因为其弟子们对智利军政权的独裁者皮诺切特的支持,1976年密尔顿.弗里德曼在瑞典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风光一刻,现场有丧失了福利和自由的智利同学举起“自由归于智利人民”的横幅高喊“弗里德曼下台”。这也算是弗大爷不同于一般受勋者的独特光荣。
日期:2011-08-11 10:59:08
笑谈归笑谈,弗大爷的经济学成就可真不是盖的。他的威名在于成功挑战了盛行一时的凯恩斯主义,且被世人褒誉为“反通货膨胀的旗手”。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Monetarism)是经济学人的必修课,他主张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堪称简单明晰的经典正论。根据大师对货币需求函数及供给变化的理论分析,一国货币当局(不一定就是政府,很多国家奉行独立央行政策,其货币发行并不受制于政府而至多是配合政府的目标)当实施稳定的货币管理方略,在与当期经济规模匹配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增长率追加每年度的货币供给量,确保物价水平的长期稳定。弗里德曼认为控制货币的存量与增量对经济运行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政府应该且只应该按照“单一规则”把握好市场货币供给量,其它领域不宜干预,所以被称为“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直接否定了凯恩斯理论中通过调整利率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货币政策努力,也否定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相机抉择”原则,他通过对美国货币史的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是: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任何目的和形式的货币过量发行只能带来通货膨胀的痛苦而得不到其它明显的益处。
从实证的角度客观来说,弗里德曼将货币供应量定位为决定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支配性力量略有夸大,至于极端货币主义者要求将货币变动作为唯一的经济调节手段或工具更显然无法充分说服人。
中国近二十年来也流行所谓的“货币主义”,然而很不幸的是我们的版本是纯山寨风格的。这种山寨版的货币主义迷信货币是至高无上的经济发展力量,相信通货膨胀能促进增长与就业的过时理论,与正宗的“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在内容与风格上完全不同。因多年来政府不负责任的超额发行货币甚至是滥发货币,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的常态,虽然在“黄金十年”中被生产的迅猛发展对冲了,在最近几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局势下却演化为中国民众的噩梦。关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浮躁的中国人确实需要认真学习。
日期:2011-08-11 11:07:59
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自然失业率假说”、“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和“货币政策迟滞性”也招招直刺凯恩斯学说的命门,他的诸多贡献让他和货币学派在二十世纪70年代的滞胀期间名声大躁。
弗大爷真得很牛,然而他老人家诸多恣意纵横的率性观点也确实存在些机辩有余而严谨不足的缺憾,不过很多都是瑕不掩瑜的细末枝节,也不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弗大爷对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也不太友好。他老人家认为国家实行对低收入者“最低收入的维持制度”有损市场竞争的高效率,还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前者的确属于现代福利保障制度对经济体系真实存在的消极影响,而后者却经不起严格推敲,以偏概全而且夸大其词了。
关于贫困,古典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人口过剩以及技术落后、资源有限、个体懒惰等因素导致的生产不足两方面因素交互造成的,比如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而现代一般理论认为,某些社会成员之所以会贫穷主要由三种原因造成:一类是平等竞争处于不利位置的人群中一部分陷入贫困;二是社会性的就业机会不足,劳动者被动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得到的工作报酬太低;三是因为现实中存在制度性的经济剥削因素,因为程度不等、形式不一的强制性或实质上具有强制性的人为外部因素而致使被剥削者为穷所困;越是文明程度落后的社会,后一种因素的实际影响越大。中国社会当下的情形就很能说明贫困的形成机制,虽然科技进步缓解了农业文明时代经常出现的食物匮乏压力,社会生产也没有遭受战争风险、动乱风险的冲击,但很多同胞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下而且与他是否有劳动的意愿及努力程度并没有太大关系。造成中国人大面积贫穷症状的病因多多,首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在治理社会与经济能力上罕见的双重低下与弱智,诸如劳动者报酬太低、剥削国人而补贴外国消费者等政策性弊端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弗大爷不能反对救济贫困,包括政府的努力,但他坚持认为二战后西方各国盛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大而不当,他建议采用“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方式来帮助穷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如此则不挫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还对所有人公平。
日期:2011-08-11 11:10:34
按照弗里德曼的设想,负所得税=(收入保障数-实际收入)*负所得税率,实际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负所得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