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或许会生气:前面在讲道安的时候不是都解释过了吗?不是都绕了一大圈子费劲的解释佛学为什么比儒学和玄学好吗。那慧远一听到佛法就弃儒出家了,这哪里有问题啊?
问题就在于:研究佛法为什么要出家?
研究佛学是个学术行为,你有本书,有个老师就可以研究了。为什么还要出家呢?身为读者的您就对佛法感兴趣,可您不一定非要出家才能看这本书啊,完全可以以一个教外人士的姿态研究佛学嘛。
我们前面在解释道安出家动机的时候说过,道安出家的时候只有12岁,避难应该是他出家最大的动机。
但慧远就不同了。
慧远拜师的时候已经21岁,过着富足的生活,并不需要避难。
那么,他出家的动机何在呢?
日期:2012-07-17 16:43:18
84
原因在于,佛教不仅仅包含了学术思想,更是一门宗教。
我们在上一章给您介绍了一条佛学的基本理论:“万法缘起”。下面我们来介绍第二条。
这两条理论的区别在于,第一条理论属于哲学。第二条属于神学。
也就是说,不信宗教的朋友也可以参与讨论第一条理论。比如“万法缘起”,辩证唯物主义者也可以讨论、接受。
而属于神学的第二条理论,则像是一种硬性规定。佛经上记录了什么就是什么,没什么讨论的余地。如果是佛教信徒,就必须无条件的接受。
这条神学理论也很简单,就一个概念:
轮回。
轮回的意思就像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那样:人以及其他生物(植物除外)在死亡后,还会获得新的生命。相当于我们俗称的“投胎”。
佛教的大部分宗派主张“六道轮回”,意思是,世上的生命一共有六类,包括天人、人类、畜生、饿鬼等等。生物可以从一道轮回到另一道。
经过佛教多年的熏陶。轮回说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百姓经常会在不经意间使用轮回的概念。
比如对恩人说“来生为你做牛做马”,对情人说“下辈子还在一起”。这都是属于轮回的概念。
轮回虽然是佛教的神学理论,但和前面的“万法缘起”的理论其实是相通的。
<
日期:2012-7-17 16:46:00
85
这关系到佛教因缘说的一个特殊之处。
先说两个术语:众生做的事情在佛教里叫作“业”。“业”按照因缘规律而产生的后果叫作“果”,或者“报”。
在唯物者的观念里,一个人杀了人,这件事的后果是受害者死了。而在佛教的因缘说看来,一个人做了恶业就会受到恶报。凶手杀了人,不仅受害者死了,将来凶手也会遇到相当程度的倒霉事。这个倒霉事才是凶手杀人得到的果报。
也就是说,虽然佛教和唯物主义一样,都认为世间万物是有因果联系的,但具体的联系规则却不一样。唯物主义的因果规则是物理学,没有人去亲手惩罚罪犯,罪犯就可以一直逍遥。而佛教的因果规则是它自己的道德标准:好人受好报,恶人受恶报。
而且佛教认为,这种因缘规则的运行是极为准确的,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因为佛教看待因缘规则就好像是唯物主义者看待物理规则那样,是先天的、既定的、非人力神力能控制的,不可能存在运转错误的情况。
这套因缘规则就是我们俗称的“因果报应”。
佛教还有一句话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说的就是普通人不知道因果规律,所以当恶报来的时候非常恐惧。而高僧大德明白因果规律,知道因果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所以要提防的不是恶报,而是会引起恶报的那个因。
这就是明白因果报应和不明白因果报应的区别。
日期:2012-07-17 16:51:27
86
关于因果报应,我们先多说几句,讨论一下可能引起的疑问和误解,然后再接着讲。
第一个疑问是:因果报应能不能推出决定论?
所谓“决定论”,意思是说,人类没有自由意志,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是其他事物因缘和合的结果。
这个观点的思路是,佛教不是讲万法缘起吗?那么我们自己的思维也都是由其他因缘决定的了。
比如一个人内心善良,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环境里,人们都教他向善的道理。假如他生在一个以恶为美的世界里,那么他也就会心怀邪恶了。因此,一个人是向善还是向恶,这不是他自己能自由决定的,而是看他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按照佛教的观念来说,这个生活环境就是产生这个人思想的因缘。
再比如,您今天能看到我这本书,看到了这一行,也充满了偶然因素:
可能是因为有人向您推荐这本书、或者您正好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心中一动,或者是您在朋友家随手一翻。
您说了,我看这本书是因为我对佛教感兴趣。可您对佛教感兴趣,也是由您身边的环境决定的:或者是您的亲人朋友喜欢佛教,或者您看到了某本介绍佛教的书籍,总之,都是您受到了外界影响的结果。这些外界的种种影响,在佛教看来,也是因缘的一部分。所以佛教徒会把传教叫做“结缘”。当您对佛教表示出兴趣的时候,僧人会夸您和佛教有“有缘分”。
决定论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我们的一切思想都是由我们生活的环境决定的,我一切行为都是之前种种因缘的结果,什么都是注定好的,那么我不就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了吗?
按照这个说法,当我们拿起面前的杯子的时候,我们以为是凭借自己意志拿起来的,其实,这个拿起杯子的念头,不过是之前种种因缘的结果。
那么,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按照因缘规则运行的、无意识无感情的机械体。
更重要的是,佛也属于万法,也遵守因果报应规律。那岂不是说,佛也受因缘操纵,也没有自由意志了吗?
这个说法成立吗?
日期:2012-07-17 17:04:18
87
不成立。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粗暴的解答:
为了要求信徒修行,任何宗教都不会认同决定论。
这是因为,如果人没有了自由意志,那么人也就不需要主观努力了——反正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被其他因缘决定好的。那么皈依宗教也是命中注定,不皈依也是命中注定,早就定好了,何必还要为自己信仰什么宗教走心思呢?
同样的道理,人没有了自由意志,也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强盗杀了人,大可以辩解说:“我杀人不是因为我是坏人,而是其他因缘导致的啊,不是我能控制的啊!”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宗教又该怎么劝人向善呢?
所以,佛教一定要承认人拥有自由意志。
这在理论上也说得通。就像辩证唯物主义一面认为有物理规律,一面也承认人有自由意志一样,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自由意志也可以并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