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第18节

作者: 林欣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些人看了一番外国的环保节目,于是翻出《老子》来说:看!伟大的老子早就说过要回归自然!科学要是不敬畏自然,人类就会灭亡的!
  于是他穿着化工厂生产的尼龙衣服,坐着烧石油的汽车,利用卫星导航来到野外,从机器冲压的不锈钢水壶里喝饱了工厂灌装的矿泉水,再掏出数码相机以大山为背景自拍了一张咧嘴傻笑的照片,又掏出金属拉丝的限量版笔记本电脑,利用遍布全球的通讯基站和卫星把这张照片传到了自己的微博上,再打上几行老子最拒斥的文字:
  “亲近山水,道法自然,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生命真谛呵!”
  老子还不得让你气死。
  日期:2012-07-13 22:11:06
  71

  我们说玄学不如佛学好,那么佛学好在哪呢?
  没别的,只有一条,佛学有严谨的逻辑。
  只要讲一讲佛学理论您就明白了。
  佛学体系非常复杂,但佛教最基础的理论极为简单。只有两条。
  我们这回只说第一条:

  万事万物都是因为一定的原因产生的。
  在佛教里,“原因”的术语叫作“因缘”。
  “因”是内因,“缘”是外因。
  我们在第一章里说过“缘”的概念。我们俗语说两个人见面是有“缘分”,两个人是有“缘”人。这里的“缘”就是佛教概念,是说我们的见面并不是个巧合,而是“缘”这个神秘的外因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
  佛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叫作“法”,我们后面会经常遇到这个词。在佛经里,“法”大部分时候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及一切现象”。

  那么这条理论就可以用佛教术语简化为四个字:
  “万法缘起”。
  日期:2012-07-13 22:56:40
  72
  这是一个极为易懂的道理,熟悉辩证唯物主义的我们都能接受这个道理。
  比如桌子存在的原因是:有木头,有钉子,要有木匠去制作。木头、钉子、制作的过程就是桌子存在的因缘。

  不仅事物由因缘而起,而且事物本身也是其他事物的因缘。
  这也很好理解。桌子出现以后,就会占据空间、产生阴影、可以摆放物品,这些都是桌子作为因缘而产生的后果。桌子一经出现,也就成了其他事物的因缘。
  “万法缘起”的道理非常简单,但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也能推出很多结论来。
  比如,老子和庄子都谈论过世界起源的问题。《老子》说世界的起源是“道”,《庄子》说世界没有起源。
  谁说的对呢?

  我们可以通过“万法缘起”来推出答案:
  假设这世界有一个本源。因为“万法缘起”,这个本源也属于“万法”,所以这个本源应该还有一个产生它的原因。那么这个本源就不是本源。于是可证:这个世界没有本源。
  可不要小看这个结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持创世论,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制造的。其他很多宗教也是类似,比如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说世界是由梵天制造的,中国的本土神话说盘古开天地。
  佛教就和这些宗教全都不同了,佛教没有创世论,也没有创世神。佛教认为,佛祖并没有创造这个世界,佛祖仅仅是众生中的一员而已。
  你看逻辑多有趣,我们从一个唯物主义者都能相信的理论,一下子推理出了一个神学结论。

  日期:2012-07-16 20:55:02
  73
  “万法缘起”还能推出另一个更重要的结论。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随因缘而起,那就是说,这些事物不能脱离因缘而存在。只有适当的因缘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了,都凑齐了,相应的事物才出现。等因缘消失了,事物也就随着消失了。
  举例来说:

  假如木匠不去制作桌子,假如木匠制作桌子的时候材料不够,就相当于桌子存在的因缘还没聚合,桌子还不能出现。只有一切条件备齐了桌子才能出现。
  假如有人把桌子的钉子拔掉了,桌子散架了,就相当于维持桌子存在的因缘消失了,自然桌子也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桌子是依赖于外界条件(有人去制作,做好了后还得没人去破坏)才能存在的,能不能存在,不是桌子自己说了算的。在哲学上,这叫作“不能自存”。在佛学上,叫作“没有自性”。都是一个意思。
  所有事物都“没有自性”这件事,用佛学语言说就是:
  “法无自性”
  ——意思是世间万物都不能脱离因缘独立存在。
  万物不能自存,也就是说,万物都是随着因缘的聚散而不断变化生灭的,因此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

  事物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中,不能永恒存在,在佛学里叫作“无常”。
  那么“法无自性”可以进一步总结成:
  “万法无常”
  ——世间万物都是随时生灭,不能永恒存在的。
  这也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都能接受的理论: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中的,所有事物都有生有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日期:2012-07-16 21:00:42
  74
  我们继续推理。
  假如万法无常——假如说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的,那“我”也是属于万物,自然可以推出,“我”也是无常的,是有生有灭,不是永恒不变的。
  佛教里的术语,叫作“无我”。

  假如我们把这个“我”理解成就是我的肉体的话,那么这句话就是在说,人总有死亡,肉体总会泯灭。道教追求的是人体永生不死,这在佛教看来,就是不可能的,是违反“万法缘起”这规律的。
  不仅从长远来说每个人的肉体都会死亡,从短期来说,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会成长、会衰老,细胞总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我”每时每刻的身体都不一样,这也是无常的表现。
  我们还可以把对“我”的理解更进一步。“我”指的不是肉体,而是“我”的自我意识。
  这就有点抽象了。
  这个自我意识的“我”是什么意思呢?
  可以打个比方。

  科幻电影《机械战警》里,男主角被打成重伤后改造成了机器人。在重伤之前他是个正常的人,等再醒了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在一个机械的身体里了。但他的意识还完整,还保留过去的记忆,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控制这机械身体,那么他就应该认为:“我”还没有消失,我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身体而已。
  这个“我”,就属于自我意识的“我”了。
  在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类似于“灵魂”的概念。比如说人死了之后灵魂不灭,可以变成鬼什么的。还有灵魂“投胎”的说法,一个人死了,灵魂进了狗的胚胎,就投胎变成一条狗。
  那么,对于自我意识的“我”来说,灵魂不灭就意味着“我”不灭。所谓死亡,不过是在人体里的“我”眼前一黑,然后发现自己有了个鬼或者狗的身体。“我”的自我意识却永存不朽,没有消失。
  但是根据“万法缘起”,自我意识的“我”也是万法的一种,也是因缘而成,因此也是不能永恒存在的。

  所以,佛教认为,没有永存不灭的灵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