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业务员——一个销售人员的成长经历与自我救赎》
第38节

作者: 孤自幽伤曲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10-09 21:30:07
  61-4
  四、保险公司怎么知道我电话的?
  答:现在的各大保险公司日常的销售模式有两种(其实有四种,下问会详细介绍),保险代理人跑单和电销。而代理人跑单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偶然认识或其它显性的方式获得客户的联系方式,所以我们很少听到一个陌生的代理人给我们打电话推销保险;而电销则不然,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可能都接过保险公司的电销电话,话筒那头一个完全陌生的声音在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推销保险,从一开始的直接推销,发展到现在的以赠送所谓的道路交通意外伤害保险要核实客户资料信息为由头来兜售保险,当然,这也是我们现在被保险公司骚扰的最主要的方式。

  各大寿险公司通常拥有电销名单的管理系统,专业的电销人员并不掌握消费者号码,所拨号码由公司专门的名单管理人员定时、定量发送到电销人员的电脑中,并且定期给予清理和回收。
  但是保险公司又是怎么知道我们普通人电话的呢?
  还记得2009年和2010年央视315晚会连续两次曝光中国移动倒卖客户信息,制造垃圾短信的事件吗?其实不光是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难道就干净了吗?天下乌鸦一般黑,只要有利益链条在,这些所谓的黑事件就永远不会完结。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完全失去了联系,我只用了半个小时便在网上寻找到了他,只要你还活着,只要你还进行活动,那么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想想连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都可以很轻而易举的寻找到想要的信息,更何况那些所谓的以收集信息为主的专业公司呢?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主要还是网上,以前是人工,现在有专门的软件和工具,类似于搜索引擎的网络蜘蛛)把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售卖给需要的公司和个人,就这样,我们全都成了透明人。
  对于这些泄露和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我们个人根本没办法预防(后面写到网络公司那部分的时候我会着重叙述),这里只能期待国家能够尽早颁布有针对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恳求主管部门能够加强“必要”的监管。
  另外,我多说一点,现在有很多保险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在正式面试之前都会要求求职者填写一份详细的个人资料——详细到了不是像在招人,而是在进行户口调查,这里我给出一个善意的提醒:如果你并没有打定主意要在这家保险公司发展,那么请拒绝对方的这个无理要求。
2011-10-10 19:47:45
  61-5-1
  五、如何才能购买到需要的保险?

  答:这里我们先援引人民网-京华时报2010年5月25日的一篇文章:
  《代理人、银保、电销、中介 四投保渠道大比拼》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不断扩容,以及各家保险公司对新销售渠道的持续投入,电话投保、短信投保、网络投保以及专业的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加之传统意义上的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真是“百花齐放”。这在给消费者提供多元选择的同时,也使得消费者常常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之中。记者请保险行业人士全面介8094了以下4种常见的投保渠道进行比较优劣势。
  >>代理人渠道
  贴心但要谨防误导
  相关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消费者是通过代理人渠道购买的保险。一方面保险代理人比较熟悉本公司各类产品的特点,能够针对消费者不同的职业、年龄、家庭结构等因素,向消费者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而且通过该渠道的售后服务一般有保障,消费者在投保后可以得到续保提醒、上门理赔等贴心的服务。但另一方面,保险代理人的收入通常与销售业绩挂钩,导致道德素质较差的代理人,故意夸大产品的保险责任来欺骗消费者投保,甚至私吞投保人的保费。

  保险专家建议:对于普通的投保人,尤其是第一次购买保险,应该选择代理人渠道比较稳妥。但是在选择代理人之前,自己应该对自身的保障需求和所要购买的保险产品有大概的了解,另外,还要先确定自己中意的保险公司,避免同时面对好几个代理人的“口水轰炸”。
  >>银保渠道
  便捷但可选品种有限
  放在银行或者邮政储蓄网点销售的保险产品叫做银保产品。银保产品一般都是保险公司为银行销售渠道“特制”的专属产品。
  银保渠道之所以特殊,在于其功能设计上。银保产品一般着重突出的是投资价值、可预见的收益等卖点。除此特点之外,银保产品受益于银行网点分布广泛,缴费方式也简单省事,给消费者带来了最大程度的便捷。但是,银行代理的保险品种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上,且缴费方式多为趸缴即一笔交清。
  保险专家建议:银保产品本质上还是保险产品,消费者不可一味看重其理财功能忽视保障功能。另外,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只是合作关系,银行只提供销售渠道赚取手续费,并不承担任何担保责任。所以一旦出现投保纠纷或发生保险理赔,消费者应该直接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电销网销渠道
  省钱可标准不一
  电话投保和网络投保是新兴的保险销售渠道,最大的特点在于销售价格普遍比其它渠道便宜不少,手续相对简便,但各自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电话销售导致不少消费者纷纷投诉保险公司的电话“骚扰”行为。即使是耐心听完保险公司电话的消费者,也很难在几分钟里全面地了解保险产品并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所以电销的产品,一般都是容易解释的普遍适用型产品,即在投保年龄范围内的客户,只要具备保险消费能力,基本都适用。由此也造成了电销渠道产品过于单一。
  网络销售则更加直观,但是网销渠道的保险产品主要存在欺诈以及支付手段缺乏两个问题。
   保险专家建议:现阶段消费者可以尝试通过电话渠道投保车险,因为其价格明确而且优惠幅度较大,而寿险还是应该多选择其它渠道,以便有机会对购买的保险产品多些了解。至于网上投保,则一定要选择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或者指定网站,并且最好拨打保险公司全国统一客服电话查证核实。
   >>保险代理公司渠道
  险种多需悉心比较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将销售功能外包给专业的代理公司。这些专门的保险代理公司,可以销售不同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规模较大的保险代理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保险超市”,同时也达到了对保险产品的全覆盖。由此,个人消费者可选购家财险、车险、意外险、寿险、投资理财险等各类产品,享受所谓的“一站式服务”。
  保险专家建议:专业保险代理公司的产品较多,选择余地较大,而且不收取任何咨询和服务费用。不过由于各家保险公司给代理公司的代理费高低不同,保险代理公司的业务员在推荐产品时难免会“有所偏颇”,消费者自己需要注意比较。(祝剑禾)
2011-10-10 19:48:55
  61-5-2
  上面的这篇文章说得非常的详细,当然,我依然要给出三条额外的补充忠告:
  第一、很多人去银行存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打扮的像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人,然后向存款人推荐一种所谓的比定期存款收益更高的“存法”, 而且是月月结息,到期后可以直接将存款取出,还另外赠送一份终身保险。但是等到“存单”到期,你想去银行把这些“存款”取出来的时候,银行却告知你手上持有的不是银行存单,而是某人寿保险公司的保单,钱根本就没有存入银行,要取款需要去找某人寿保险公司,而当你找到保险公司要求取出本金和收益时,却发现你的所得会比银行存款所得少的多。你其实就是购买了一份投资理财型保险。而这恰恰就是上文所说的银保渠道。

   第二、买保险一般应按下面的顺序:意外险(寿险)→健康险(含重大疾病、医疗险)→教育险→养老险→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很多人在碰到代理人说起保险时问:“你那里有什么好保险?”通常保险代理人所回答的 “好保险”指投资型的保险,而所回答的那种“好”是指投资收益好。人生三大风险:意外、疾病和养老,最难预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而保险的保障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两类保险上。但是很多人感觉这两种保险的保费很多时候是一去不返,或者回来得很少,算不上是投资,或者说“很不划算”,亦或者是代理人刻意的隐瞒,所以最具保障意义的保险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于是当真正的风险来临时,很多保险却“不管用”,导致一些人对于保险的认识越来越陷入误区,其实是对保险理解的误区。

  三、现在很多保险公司(也包括其它行业)都会采取“会销(会议营销)”的形式来推销保险,就是保险代理人约你去参加他们组织的产品说明会——一开始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某天会有一个晚宴(多半都是晚宴),请你参加——进入会场后他们会先给每个来参加说明会的人送一份礼品,中途还有许多抽奖的环节,等产品说明会结束的时候,每个参加说明会的人都可以去吃饭。
  笔者本人曾经也参加过这样的产品说明会,而且的确可以免费吃顿规格还不错的饭,以及带些还像样的小礼品回去。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况且邀约你去的保险代理人又都是熟人,在那样一个环境当中,我敢保证,绝大部分人都没办法拒绝签单,如果不是本人当时手头紧张,也就真的签了单了,当然,这种产品说明会所介绍的保险产品一定是投资理财型产品。所以后来我拒绝了邀约人和他的领导的热情邀请(进去之后发现连主持说明会的司仪居然都是熟人)一个人涨红个脸在众目睽睽之下灰溜溜地离开了那家四星级饭店——因为只有我一个人说要回去考虑一下,而其他人基本上不费吹灰之力便都签了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