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销售日记》
第4节

作者: juneyale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十一点半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下资料,就骑车出门了。准客户是某报社的摄影记者,我是前往做市场调查的。十二点不到,我到了他单位的大厅。等了十分钟,我打电话给他,确认时间,对方说二十分钟后到。我饿着肚子,等到他回单位。十二点三十三分,大厅的保安和我打招呼,告诉我客户到了。我起身走过去,他领我进了办公室。办公室么满宽敞的,每个人都是单人隔间,位子不太大。他为我拖了一张椅子,我在侧面,就是走廊坐着。我先递了调查表,然后才交换名片。程序有点错误,呵呵。他先浏览了一遍,然后从抽屉拿出笔,很仔细的填写。中间我了解到他保障方面的基本情况。最后没有作多余的保险销售,只是约了今后联系。我没有约定准确的时间,这是败笔。

  觉得报社很有意思,还是第一次去这样的场所,看到这么多记者。他们的着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品位的,特别是女性。有个把留胡子的男性,看着比较个性。记者是忙碌的工作,整天在外面跑,和我们挺像的,不过目前是更受尊重的职业。看来我们保险营销员要在社会上得到更多的尊重,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同时对个人、家庭、公司的的保障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见完客户,快一点了,下午一点半还有培训,我提了一个盒饭,在公司解决了自己的午饭。
  今天是我们的区经理做“准客户搜集”主题的讲座。不过他是个比较随心所欲的人,讲着,就会穿插自己以前做保险的故事,即使辛酸的事也会被他讲得恢谐幽默。因为这样得内容听得比较多了。搜集准客户的方式也只是若干,反而是最后,他所强调的对自己亲人朋友的推销让我略有所思。我从业保险四年多了,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也和同学、校友联系。但保险营销员的身份,总是让自己心生自卑,感觉低人一等,而不敢对朋友、同学过多提起保险之事。当初刚入行,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自认不能提供到位的保险服务。现在,也有同学或朋友成了自己的客户,也有成了别的营销员的客户。对于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预见的,但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弱点——不够果敢,预见能力有待提高。

   
  日期:2006-12-12 18:43:49
  晚上五点,南山人寿的一位经理来给我们做分享,大略讲了他十七年工作阅历的经验所得。我注意到他在演讲时的言谈和身体语言。他常用“报告”——尊重听众、“得到的经验是……”——总结之前的示例、“……才会……”——转折、“……都会,对不对?”——让听众认同并参与、“我们……”让听众和演讲者站到同一位置……

  每天工作量的合理安排,销售循环的训练。
  让我们感动的是他提到的“死亡理赔”。某客户在购买他保险时,把现钞像垃圾一样扔给他,还要从油腻的递上捡起飘落的钱钞。在客户合同生效一年多的一天晚上,他获知客户急诊住院,是心肌梗塞,很危险的疾病。不幸的是,就在客户治疗结束出院的三天后,又复发住院,昏迷不醒,没多久就去世了。他身后还留有三个孩子,都在接受教育的阶段,正需要大笔的钱。由于客户生前是一家酒店的经营人,购买了80万台币的重大疾病保险。死亡理赔就是80万台币。他太太拿到支票的时候,让孩子给那位经理跪下谢恩。他想着自己曾经从油腻的地上捡起钞票,自尊心受到屈辱都是值得的。现在,他去拜访那家客户,总能得到礼遇。

  晚上看美剧《波士顿法律》。“明天”离“今天”有一天的距离,是远到无法接近?每天都有“魔术”,如果我们是制造者,片刻的精彩,就是我们兢兢业业所追求的。恐惧一直存在,不断去尝试自己恐惧的事,才会趋于平和恬淡。
  日期:2006-12-12 18:46:18
  2006年11月10日星期五
  这几天不知怎么了,上午预约的准客户总是放我鸽子,今天又是。
  拿出手机,看看里面存着300多的联系人,有些都好久没联系了。也算电话回访,我一一打起电话确定是否还是有效电话。先找同学联系,有一打就通的,也有换了号码的,还有通过同学得到其他校友电话的,结婚、生子、换单位、换工作岗位、买房……每个人都是熟人,又都有了新的生活。一个电话,跳跃了多少人生的细节,听着电话线另一端讲述现在的生活状况,抱怨工作的辛苦,养家多么不易,还有谈到孩子的教育……当初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如今一个个都成立了家庭,专心于事业,身负起养老育幼的责任。

  寝室里海阔天空的梦想一下就这么具体而现实,周游世界的脚步就这样停在了家门口。明天不再是用色彩缤纷的画笔构勒,而是要用砖砖瓦瓦搭砌出遮风挡雨的屋子。年龄的增长让视线更清晰了,也更广阔,对家人的爱则是更深厚,更细微。
  我打了十多个电话,约了一些下周见面。还真是有些想他们了,聚首的机会真是不多,无非婚嫁,得子之类,均是筵席,吃喝间也聊不上。
  中午几个同事相约一起吃饭,听说人均20元,还处在需要努力阶段的我,还是5块钱的盒饭解决了。
  乘坐公交2路去园区,看一个金融单位的同学。帮她解答关于保险上的一些问题。虽然我是保险销售员,但同学朋友的联系不一定要建立在工作关系上,当我的保险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到他们时,友情得到增进,又加强了联系,何乐不为?很多时候,就是“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
  原本结束后,想顺路拜访在附近上周见过的准客户。到客户工作的场所,不巧的是,三个电话打出去,或是在外面忙,或是出差。我不甘心,看到大厅里有两位男士在讨论什么,想上去递送名片认识一下,结果被自己打败,没有任何动作就出门了。
  到了公交车站,心中对自己不太满意。看到车站对面有一个高大的建筑物,就带着资料前往做陌生拜访。上了三楼,有几个公司。我告诉前台小姐,希望能和公司负责人见面,被告之其不在。我抽出自带的信笺,写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和预约见面的愿望,留给他们的负责人。一个长者过来和我打招呼,问询了几个保险方面的问题。因为我只是准备做一个初步的见面,控制在十分钟内,没有聊得太深,只是允诺会把他关心的资料稍后送去。

  结束这个会面,我继续拜访了两位有单独办公室的高层,请他们各完成了一份调查问卷,简单交谈后,告辞出门。因为冒然的拜访本就过于突兀,打搅太多对方的时间,更容易让准客户生厌,所以我一般采取速战速决。第二次的拜访做多一些功课,努力取得顺畅的沟通。不过我明白自己有时过于按部就班,缺乏一些灵动性。可能是自己对初次见面的准客户判断力还不够敏锐,害怕做出错误的反应,所以比较保守。

  我检查调查表,还是得到保险销售员服务不够专业的信息。目前的客户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让他们了解自己所购买产品的权力义务是我们的责任,同时提供保险相关的资讯也是服务手段之一。只有客户目标市场和销售市场同时理性化发展,整个保险行业才会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综合功能。
   我统计了一下三十多个产品,还有三五个产品我没销售过。因此我目前的学习内容之一是巩固公司所有的产品,知己才能知彼嘛。不断了解同行业的相关产品的利弊,由于市场需要,新产品退出很频繁。之二是吸收更广博的科学理财知识。武器再多,会使才是硬道理。保险产品没有极致完美的,只有适合客户需求的。为客户解决他们担忧的问题,提供选择的方案,加之个性化的服务。

   
  日期:2006-12-12 18:47:24
  2006年11月12日星期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