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梦——我的五代生涯》
第36节作者:
淡淡雨后茶 因为郑宰相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黄巢已经造了整整六年的反了,并且把长安城都给拿下了,他又岂是个等闲之辈?乱军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轻松解决的?他的战略意图相当务实:稳扎稳打、步步紧逼,先逐步将黄巢乱军压缩在长安城里,使他们不再乱跑乱蹿,形成标准的关门之势;待其他藩镇的援军悉数到位后,再多方位同时出击,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将乱军一举剿灭于长安城里。
但是,问题也出来了。正是龙尾陂一战太顺利了,立下大功的田弘夫、程宗楚这两位武夫,竟滋生出了一种极其要不得的情绪:骄傲自大。在他俩眼里,大齐乱军终究不过是一帮草贼流寇,其打仗能力实在是不过尔尔、不堪一击。因此,他俩无视郑宰相的战略意图,产生了一个大胆盲目的冒进念头:趁热打铁,直接杀进长安城,把黄巢赶跑,岂不是一件笑傲天下的盖世奇功?
他俩一旦有这种念头,就坏了菜了,情势将再次出现逆转。
日期:2012-06-12 21:24:27
中和元年的四月初五一大早,按捺不住的田弘夫、程宗楚擅自行动,率领手下将士倾巢而出,自渭北直扑长安城西边的“延秋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长安发起了突袭。有点意思的是,他俩不是想给郑宰相来个先斩后奏,带着惊喜回去请功的吗?因此整个行动从头至尾,做得极其保密,竟把盩厔的郑宰相都给瞒住了。而郑宰相都让他俩蒙在了鼓里,黄巢自然就更不知道底细了,猛然间听到官军自西边攻城,还当真以为郑宰相已经集齐了诸镇官军,要大举进攻长安城,想跟他打一场生死决战的大仗了。为避免全军被官军堵在城里“包饺子”的危险,仓猝之下,黄巢的第一反应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快速撤离,往东面退,先把队伍拉到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东)再作计较。
这不是时间紧迫吗?黄巢匆匆下令集合乱军,往霸上撤退的整个过程,就又混乱不堪了。一时间长安城里号角声声、人冲马突,到处都是神色慌张、衣甲不整的乱军,倒拎着刀刃、紧抱了包裹,如没头苍蝇一般在四蹿奔逃了——这样一来,长安百姓便再一次地要被假象所迷惑了。你想,黄巢不知道官军的底细,百姓同样不可能知道呀,他们苦苦煎熬了四个月,第一次见到官军重新进城,更见到乱军慌作了一团,当然以为这是千军万马来打大反攻之仗,长安终于要“天亮了”。遂个个兴奋不已,争相涌上街头,喜迎官军入城。老人妇孺们,都欢天喜地地捧了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馒头等吃食劳军;众多的青壮年,则自告奋勇地加入了追击乱军的队伍,有的拿棍棒抡,有的拿瓦片砖石砸,还有的不顾危险地替官军捡拾箭支……一派群情激愤、同仇敌忾的动人场面了。
军民同心,其利断金。官军一鼓作气地追打,乱军稀里糊涂地逃蹿,到当天傍晚,长安城里的乱军真地一跑精光,只剩余少数迷了路、落了单的游兵散勇,或者在负隅顽抗了。
田弘夫、程宗楚打进长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驻扎渭桥的王处存的耳朵里,王处存同样不明就里:这也没接到郑宰相进攻长安的军令呀……但消息既然是好消息,他就不能置之不理,遂挑选了五千精悍的义武军卒,也连忙从东面杀进了长安城,要助田弘夫、程宗楚肃清残敌了。
日期:2012-06-13 20:16:57
事情至此看起来相当美满吧?意外出现了。进了城的田弘夫、程宗楚两人,被这第二场的胜利完全冲昏了头脑:先斩后奏的事,你斩完了还得马上奏呀!可他俩做完前半程,把后半程忘得一干二净,骄傲自大的情绪让这二位感觉都飞上了天,再没有想起来应该及时告知在盩厔的郑宰相,请他决断去留,或者让他快速出兵接应。相反,这二位还真以为黄巢逃跑之后,万事大吉。
说到这里,回头再看看田弘夫、程宗楚两人手下的官军吧。田弘夫是原朔方节度使(治所今宁夏灵武),程宗楚是泾原节度使(治所今甘肃泾川),他俩手下的兵,自然便是朔方、泾原两处的边防军了。而边防军的特性,还用得着说吗?那真真是剽悍如烈马,好用却难制呐;在他们眼里,打了胜仗就得有赏,如果捎带手再做一些奸淫俘掠之类扰民的坏事,也纯属正常。现在,具有这种特性的丘八把黄巢乱军赶跑掉了,又走进了繁华富庶的大唐京都里,“居功自傲”加“贼不空手”的双重心理驱使着他们,他们还可能忍得住不干坏事吗?
于是,长安百姓算是赶跑了狼,迎来了狈,真正领教什么叫做“兵不如匪”了。大家再想不通白天拼着老命相助的官军,天刚黑,就化成了干起坏事远比乱军更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的魔。蛮不讲理的官军三五成群,一手执火把,一手执钢刀,走东家、串西家,跟“白露日的雨”一样,到一处害一处,杀人放火抢东西,把整座长安城都给掀翻了天。
要说王处存的义武军,本来还算得上军纪严明。只是他们进城时,天色不是已经黑透了吗?为防止黑夜里有自己人之间误打误伤的事发生,王处存便下令所有的义武军卒,全部以白巾缠头,作为标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待义武军“戴着孝”一般地冲进城里,城里有许多不良少年、鸡鸣狗盗之徒,竟然也明白了这个“白扎头”的用处;而搞一条白巾还不简单?他们遂依样学样,也“戴”上“孝”,假冒成了义武军卒,然后大摇大摆地到处明火仗执、羞辱民妇,再“吃了胡萝卜记成蜡烛账”,把罪责全部赖到了义武军的头上。
——所有进城的官军,倾刻间,都成了让长安百姓咬牙切齿的败类。
日期:2012-06-13 20:17:42
这边厢官军们在肆无忌惮地干坏事,那边厢没人追击的黄巢,则顺利跑到了霸上。待他听到了长安城里的真实情状后,一方面,他要为自己的草率撤离而羞愧了:咋显得这么胆小呢,这话一旦要是传出去,以后还怎么当皇帝?另一方面,正急于要以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提升大家对大齐国的信心他,恼羞化成了怒,更从中发现了一个天赐良机:敢情打上门来的官军就这么点儿,还尽是些全无军纪、混乱不堪的混蛋;他娘的杀他个回马枪,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说干就干!黄巢遂快速整合好部队,乘着夜色悄悄地从霸上又杀了回来。兵临城下后,他略作计议,将乱军分成多路,让大家多方位同时出击,以排山倒海之势扑进长安城,当即将朔方军、泾原军、义武军悉数堵在了城里。谁是饺子皮谁是饺子馅,这下,变得相当明朗了。而才刚打了胜仗的官军此时仍然在忙于“打秋风”,除了义武军队形完整、集合一处,朔方军、泾原军早就化整为零、一盘散沙,满世界地分散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撒泼,见到乱军突然间杀回来,他们人都聚不齐,哪里还谈得上战斗力?慌忙之中各自奔命,又都像网中之鱼一样四处受堵,自然只有挨刀子的份了。乱军直如群狼咬孤羊一般,解决了一撮又一撮,打死了一群又一群,烈火烧柴一样吞噬着散乱无统的官军。从后半夜打到天亮时,朔方军、泾原军全军覆没,田弘夫、程宗楚双双战死,算是为他们的狂妄冒进、贪婪暴虐的无良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亏得王存处阵容完整,才拼死杀出重围,重新回到了渭桥,但五千义武军也已死伤过半、损失巨大了。
黄巢由被动突然间变作主动,长安的局势,可不就又逆转了过来?
首先,黄巢时刻梦想着的那场能鼓舞士气的胜利,总算到来了:什么草贼、流寇?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颗脑袋,手里又都有刀枪,只要时机合适、战术得当,大齐军战胜大唐军,绝对不是神话嘛。
其次,对黄巢而言,长安外围的压力,基本荡然无存了。最能打的朔方军、泾原军让他全部搞定,王处存被他打得元气大伤,西边已只有郑宰相的陇右军了,东边,也只剩下驻扎在沙苑的河中军了,就这两队官军,还有什么本事能将乱军压缩在长安城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