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业务员——一个销售人员的成长经历与自我救赎》
第34节

作者: 孤自幽伤曲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作为补偿或给付的经济制度构成保险应具备4个要件:
  ①保险必须有危险存在。
  建立保险制度的目的是对付特定危险事故的发生,无危险则无保险。
  ②保险必须对危险事故造成的损失给以经济补偿。
  所谓经济补偿是指这种补偿不是恢复已毁灭的原物,也不是赔偿实物,而是进行货币补偿。因此,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必须是在经济上能计算价值的。在人身保险中,人身本身是无法计算价值的,但人的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人的死亡和伤残,会导致劳动力的丧失,从而使个人或者其家庭的收入减少而开支增加,所以人身保险是用经济补偿或给付的办法来弥补这种经济上增加的负担,并非保证人们恢复已失去的劳动力或生命。

  ③保险必须有互助共济关系。
  保险制度是采取将损失分散到众多单位分担的办法,减少遭灾单位的损失。通过保险,投保人共同交纳保险费,建立保险补偿基金,共同取得保障。
  ④保险的分担金必须合理。
  保险的补偿基金是由参加保险的人分担的,为使各人负担公平合理,就必须科学地计算分担金。

  保险是一种法律关系。
  保险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承担支付保险费的义务,换取另一方对其因意外事故或特定事件的出现所导致的损失负责经济补偿或给付的权利的法律关系。
  其特点是:
  ①保险是一种合同法律关系;
  ②保险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③保险合同中所约定的事故或事件是否发生必须是不确定的,即具有偶然性;
  ④事故的发生是保险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被保险人无法控制的;
  ⑤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承担给付金钱或其他类似的补偿;

  ⑥保险应通过保险单的形式经营。
  ——以上内容引自百度词条“保险”。
2011-10-06 21:16:56
  61-1-3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保险其实就是“分摊意外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财务安排。投保人交纳保险费购买保险,实际上是将其面临的不确定的大额损失转变为确定性的小额支出,将未来大额的或持续的支出转变成目前的固定性的支出。”

  通俗地来讲,保险就是用大部分人的钱(保费)来补偿少部分人的损失(保险金),余下的钱保险公司除去日常开支外,都变成了自己的利润。这么说虽然很多人不能接受,但是一针见血。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重大疾病险,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真的得重大疾病——其实真正得重大疾病的只能是极少数人,所以大部分人的保费都只能变成支出而没有收益。但是如果你没有买这个险种,你得病的时候,只能是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医疗费用问题。当然,在现今社会里(终极社会除外),普通人通过其它途径来筹集资金显然比较或者非常困难。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车险,由于大部分车辆都不可能真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地震除外,绝大部分财产保险都遵循了不保地震责任的惯例),所以保费自然只能是打水漂(请原谅我这么说),但是如果你没有买,那么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者重大自然灾害,所有的费用都将是驾驶人(包括关联人)自己承担,这笔费用无论对于谁都可能无法想象,所以国家才制定了交强险的制度。

  无论是上面这两种情况,还是其他情况(投资理财型保险除外,这种类型的保险我们下问会详细阐述),稳赚不赔的肯定是保险公司,它就是用许多人的钱来赔付其中一少部分人的损失——并且保险公司还有许多的免赔条款——然后赚取中间差额,当然,这笔中间差额那是相当的可观。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保险其实只能是一种事前购买行为,只是为将要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作得预防——也就是规避风险,即花少量的保险费,避免大的经济损失,说白了就是花钱买保障,而这种保障其实仅仅是种补偿,既然是补偿,你就不用再考虑收益的问题,因为根本就没有收益!
2011-10-07 13:09:55
  最近发现很多朋友在看保险这一部分时,颇有微词,甚至有人直接跳过,很多人居然认为笔者是保险公司的托······笔者真的很痛心,这种痛心不是来自于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而是来自于很多人的空白和不自知(笔者没有任何鄙视或是伤害的意思)。
  在上海,在南京,在东北,在苏州······笔者曾不止一次地被保险、直销、甚至传销的人洗脑亦或是伤害,笔者知道这种洗脑和伤害意味着什么。
  而且笔者不止一次的在文中或明或暗地表示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给新人一些启示,给“同行”一些忠告,给“黑手”一些警告,同时也让洗脑大白于天下,让在校或在职的朋友尽量少受(不受显然不现实)这种被无数人验证是伤害的“伟大事业”继续无休止祸害。
  保险这一部分笔者之所以浓墨重笔的着重描述,连每个细节都详细地呈现给大家——相信现在市面上大家所能看到的东西绝对不会再比笔者写得更为详细——目的只有一点:保险作为所有洗脑的集大成者(包括直销、传销以及现在社会上许多的行业都是直接或间接的采纳吸收了保险的洗脑精髓),我们应该如何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不能因为你讨厌就否定了它的存在或当它不存在,我们必须直面它,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提高和完善自己。
  中国向来不缺少聪明人,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却缺少了一份耐心和自知之明。许多人都知道传销是毒瘤,但是依然会被骗,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是简单的认为传销就是骗人。所以许多人才会被这个美丽的谎言骗得团团转,因为在那样一个环境中(一定的时间、从没有过的氛围、无处不在的“亲情”),你绝对会认为你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传销真的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知道了它骗人把戏的细节,我们被骗的几率肯定要低的多。

  很多人向我询问如何做销售,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从保险中消化吸收呢?这也是一种“拿来主义”!
  知识如何积累?实践才是真理。别人的实践,我们吸收了,就是我们自己的。
  国庆笔者没有休息一天,终于完成了保险这部分,以后每天会发一问。之所以没有选择一次发完,就是担心里面的许多东西会因为部分人的走马观花而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后面笔者不会再对同样的问题作任何解答,“流言止于智者”。让笔者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善这部作品,谢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