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放大镜——写给奋斗在职场的同仁们》
第10节作者:
一千零一夜HR 日期:2011-06-13 10:27:49
第十七节 面试薪资谈判(1)——一个萝卜几个坑
当我们通过了HR面试的问题和套路后,如果HR对你还算比较满意(或十分满意),此时就该提到你的待遇问题了。无论你前面表现多么好,多么符合HR的理想人物状态,如果此时没有把握好,那一定会前功尽弃。
先声明一下,我在这里不会教你如何进行薪资谈判,只是告诉你专业HR对招聘岗位薪资预订的几个固有思维方式。希望看过此节后你能从HR的角度来给予自己薪资的另一种认识。(薪酬与福利是“目前”人力资源“六脉神剑”中最重要的一脉,更多关于薪资待遇的内容,会在后面专门有一整章进行表述。)
固有思维一,首先纵观整体劳动力市场中,目前的情况是处于卖方市场,也就是HR占优势(谁叫咱生在中国呢)。以前是计划经济,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是市场经济,萝卜还是那么多,但坑也没有少,那为什么会成为卖方市场呢?这个分析起来就麻烦了(本人不是专家)。我只能简单告诉你,有流通才会有市场——空缺的坑越多,萝卜就会越多。(规律哦~大家可以用这个规律联想下房地产行业^_^)
同样,在卖方市场中,那些大个的萝卜就有了很多的坑来选择。所以说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吃的开。(在此不得不感叹HR本身也是萝卜,有的还是属于自己挖坑自己跳的那种)
固有思维二,员工之间总会拿两家公司的薪酬待遇作比较,而公司之间比较的重点并不是给予员工的待遇。规模大、声誉高、行业中有威望、能学习到很多、环境好、有大量培训、晋升机会多……(店大欺客呵)
固有思维三,经常找不到工作或很难才找到工作的人,一定是他专业领域技能不精,而非工资待遇的问题。由于经常从事面试的工作,HR就会形成一个惯性认识,这些总找工作的面霸们一定有其各自的问题,即便我没发现,也最好要降一点工资试试看再说。
固有思维四,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应聘者总会提及以前的待遇,而专业的HR是不会用以前的待遇作为你现在的工资的参照依据的。(你说以前多少现在就多少,还反了你不成……)
一句话,不会进行工资谈判的HR就不是专业的HR。不过我相信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待遇和你的能力是会相匹配的。对于薪酬,面试谈判远远不如任职后加薪时的难度大。我个人非常关注面霸们在前公司任职过程中的加薪,而非跳槽后的加薪。
文外话:友情提醒一下,可能某些公司只和面霸们谈试用期工资而不谈正式工资,这是非法的行为。相信随着专业人力资源从业者的普及,这种情况会在今后大有改观。有完整薪酬体系的公司会有具体的试用期和正式工资的制度说明;暂时没有完整薪酬体系的公司,通常试用期工资是正式工资的80%。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天涯社区__职场天地)
日期:2011-06-14 11:59:41
第十八节 面试薪资谈判(2)——一学会对自己估值
另一种现象,就是员工薪水的多少,不是由HR定的,而是部门或老总定的。所以你和这样的HR谈——没用。原因很明显,一是由于HR不专业,公司没有薪酬体系;二是“你”属于特殊人才;三是老总专断……
我认为出现这种普遍的定薪现象从根本上讲还是HR不专业造成的。这样的HR做的不是人力资源,而是老板人力资源。遇到这种情况,你与HR谈的都是空话……
没用完善薪酬体系的HR往往会说这样的话:
“面霸B,你期望的工资是多少?”
“5000吧。”
“你的能力我们认可,不过你的工资能否可以再低一点”
“我以前薪水就是5000呀,我相信我完全能胜任贵公司的职位,并做的更好”
“这个,我们公司一向是看能力的,如果你能力……”
“……”面霸B没有退缩的意思。
“这样吧,我会把你的工资要求上报X总的,如果没问题的话,会通知你二次面试……”
话已到此,通常情况是你不用再等二面了。
至于薪资的具体谈判,并不是菜市场的砍价。多年经验观察下来,在职场中到“一万元”工资能力的人就会应聘到价值“一万元”的工作。没有要到你想要的价位,那说明你在某些程度还是有所欠缺的。谈薪资就像谈自己的价值一样,请慎重不要过于随意,很多人只是凭臆想的认为和其他人的简单评判来给自己的工资定位,这是不正确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薪资从各个方面有过分析,那相信你一定能与HR谈出属于自己价值的薪酬(在职场中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利用各种渠道来正确的对自己估值)。
在顺利谈完待遇后,通常情况下HR会问及你的到岗时间。记住,无论你真实情况是多么忙,时间是多么的错不开,但在此时一定要作类似“只要公司需要,立即就能上班”这样的回答。很多人就是因为说了真实的到岗时间的缘由,被筛掉了。毕竟我们还不是职场的大拿,公司没必要迁就你。(在企业中,管理、战略、制度、市场洞察、资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尤其是一般员工。)
文外话:有关注本人文章的朋友要求解释下“萝卜联想房地产”这个规律,那我简单说一句吧:“空缺的坑越多,萝卜就会越多,就形成了卖方市场”,换成房地产行业就是“空缺”的楼房越多,买房的人就会越多;买房的人越多,房价就会越高。那“空缺”的楼哪去了?被开发商捂盘和炒房客购买,等价格上去了再卖给普通购房者,这之间的差价就是理论上的泡沫。其实新建的楼房和有购房需求的人的总数量上是基本相等的。此段话本人姑妄言之,各位姑妄听之即可。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天涯社区__职场天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