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金十年(一位平凡80后的职场与情感历程)》
第8节作者:
月光哥哥 我的黄金十年(14)
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要事业还是要爱情?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吗?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个无聊的问题,其无聊程度可匹配“掉河里先救老婆还是先救母亲”这样的狗屁问题。其一、鱼和熊掌就非得不可兼得吗?如曾仕强所言,能不能动动脑子化左右为难为左右逢源?其二、管仲他老人家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不知荣辱,不懂礼节,何来爱情?没有梧桐树,何来金凤凰?你说你人品好?请问可称的几斤几两?你说你是潜力股?请问你当下潜在何方?如果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何能证明你的人品?如果没有良好的事业平台,何能发挥你的潜力?爱情是一种风险投资,能够打动风投的关键因素,往往就是事业!
人之所以不够成熟,就是往往把事情想的太绝对,而且喜欢那种悲壮的感觉,似乎全天下就属我的爱情最凄美,最能打动人心,完全可以拍成一部感天动地泣鬼神的泡沫剧了!试问谁的爱情在他自己的世界不都是轰轰烈烈、缠绵悱恻、愁肠百结?看如今我的新浪微薄上、QQ空间上的那些与我那时年龄相仿的朋友们依然为情所困、为情所伤,我非常理解他们。这正是心智成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而那时的我,显然是非常不熟的,而不成熟的我做出更不成熟的举动,则更是非常不恰当的。用我当时的话讲,是为求得“南墙最后一撞”。这又何必呢?个性成熟的男人,头脑冷静,态度平和,做事稳妥,情绪稳定,原则性强,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冷静沉着,不急不躁,巧妙应对。个性成熟的男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坚韧顽强,能够承受任何意外的挫折和打击,把失败看作是成功的阶梯,看作是自己人生的财富,耐心地把自己的苦难转变成自己想要的东西。
显然,我们相遇太早,我还不够成熟,我还不懂得如何驾驭这份感情,四年了,我忽然觉得太疲惫,我的确已不胜其累。我选择离开北京,重回你我相遇之地,我当然期待能成就一份姻缘,可如果不成,我或许就是为求得一解脱。公元2007年04月20日,在我离开北京后的第九天,我终于用泪水将这份感情终结。那一刻,我柔肠寸断,似乎又很决绝。终于解脱了,这种解脱是我所想要的吗?追求这种解脱正是我只爱自己、不懂得爱别人的表现,也正是我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表现。否则,多少曾经的山盟海誓,转瞬间皆成过眼云烟?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熟悉
像昨天今天同时在放映
我这句语气原来好像你
不就是我们爱过的证据
差一点骗了自己骗了你
爱与被爱不一定成正比
努力为你改变
却变不了预留的伏笔
以为在你身边那也算永远
仿佛还是昨天
可是昨天已非常遥远
可能你已走进别人风景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
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
还能感受那温柔
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
还能温暖我胸口
日期:2011-12-05 20:19:39
我的黄金十年(15)
有人说,爱情就像橡皮筋,最终受伤的,是那个最后放手的人。这话不假,我深有体会。然而,一旦决定放手了,心里也就彻底放松了。甚至有一种脱离苦海的感觉。我终于迎来了我黄金十年中的铂金二年,2007-2009,这种纯粹感情空白的日子,彻底地为自己活着,再不用像个怨妇那样为了不成熟的感情而坐立不安、茶饭不思直至夜不能寐。自在、潇洒,再不用时时刻刻心里记挂着某个人,也不用担心某句话或某个词会伤着某个人,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一句随意的笑谈而小心猜度甚或导致心情的阴晴不定。
选择坚持需要耐心,选择放手,更需要勇气。人生每次面临抉择的时候,都是很痛苦的。或许一次痛苦的抉择就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个飞跃。那就是无限痛苦地告别过去,满怀憧憬和信心迎接未来。等一切都成为过去,回过头来,或许只留下一个会心的微笑,但也会为这段美好而香醇的往事而长久品铭。四年的时光不短也不长,但却是我生命中最青春美丽的年华,留下了许多忧伤却也浪漫的往事,还有坎坷蹒跚的成长印记。
呵,开始新的生活了。走出抑郁的阴霾,重新沐浴快乐阳光,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精心地做一份简历,开始寻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呢?这是个难题。记得刚准备离开北京的时候,和朋友们探讨过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当时未能找到明确的未来方向。对未来有一丝惶恐,但还是毫不犹豫地走出来了。如今真正面临找工作的时候,还真是千难万难啊。不怕你资历不够,不怕能力不多,最怕你没有方向。
有一段流传很广的网络经典说的正是我当时的情况,“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到了2007年的4月底,算算我已经毕业快四年了。许多人在四年时间里已经熟谙了一个领域并渐渐成为一个专家,而我却还无助地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像一个年老色衰的应届生,胡乱地闯荡一番后,又回到了原点,在焦急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我没有明确的行业定位,亦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你问我喜欢做什么?我说我不知道;你问我擅长什么,我感觉似乎有那么几项,却又样样不够精通。不懂人生规划的人上伤不起啊,有木有,有木有?前几天面试了一位招聘专员,90后的女生,高中时候就认准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如愿考上人力资源本科,毕业后规划2-3年在招聘模块做一个踏实的执行者,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做精这个模块,然后在接下来的3-5年,朝其他几个模块发展,并力争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当时面试她的时候,我想起了曾经的我,这,这,这真让我情何以堪啊!
但是,生活容不得我自己细想,没有工作哪来银子啊。木办法,按照惯性走吧。原来在北京做了三年的老板助理,于是便再次以老板助理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并分别在园区人才市场和新区人才市场各投了两次简历,结果竟也得到了两次的面试机会。第一次面试的公司是独墅湖高教区的某知识密集型企业,和北京的公司类似,三五杆枪,七八个人,但无论内外的环境都优雅到不行,面试的过程也很简单,只不过是总经理随便问问,随便聊聊。第二次面试的公司是吴中区某民营民用品生产型企业,规模千人左右,面试有一定的套路,董事长亲自面试,当时应聘的青年才俊大约5人,我初到苏州,人生地也不熟,很有鸭梨。
这一次,终于发现以前读书看视频的好处了。面试的问题是关于“战略”和“沟通”话题的讨论,而在之前,我恰恰刚刚学习了余世维的相关讲座。我直接把余大师的观点用自己通俗的语言“描摹”了一下,感觉良好。感觉更良好的是,两家公司皆给出了Offer。到底去哪家公司呢?朦胧的感觉园区的福利要好,但似乎吴中区的这家公司规模更大,且是生产型公司,更能学得许多细致的本领。于是,我便接受了后者。可是,等我再次到园区上班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了。
日期:2011-12-05 20:22:3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