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金十年(一位平凡80后的职场与情感历程)》
第9节

作者: 月光哥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的黄金十年(16)
  我在这里度过了我人生当中的26岁至29岁,终于从一个茫然无助却又莽撞无知的毛头小伙渐渐蜕变为了一个成熟稳重而又拥有一技之长的职业青年,我总算捉住了青春的尾巴,总算将我混乱的职业生涯之路理清了方向,而至此时,我才发现,比起身边的朋友们,我已经落后的太多了。为什么我一直都不知道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还是自己太过挑剔?为什么我一直都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还是我太过自信或者太过悲观?但是,我还是庆幸的,不管走过多少弯路,不管经过多少酸甜苦辣,我终于将我人生的车轮驶入了稳健前进的轨道。

  只是因为老板的微微赏识,我就有点自比诸葛亮的感觉了,不是吗?当年诸葛亮正是在26岁之时被四十多岁的刘备三顾茅庐的,而我刚好年方26啊。呵呵,现在想来,这26与26是大不相同的,26岁的诸葛亮,已经对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好的素养,甚至拥有八阵图、连发弩、馒头、孔明灯、木牛流马等“发明专利”,因此,能够被刘备三顾茅庐而聘为股肱,并以其惊人的远见卓识,三分天下于隆重。而我呢?我拥有什么?或许也就是面试时考官的评价,这小盆友感觉不错啊(有潜力),要价也不高(性价比高),如此而已吧。

  是啊,你有什么资本要很高的薪酬呢?其一,你胸中可有真墨?肚里可有真货?岂不知人有真才实学好比货有真材实料,方能斟酌起价,否则只能是有价而无市。其二,作为职场人士,被东家雇佣,要获得一碗水的薪酬,需至少创造一桶水的价值,就算是你身怀绝技却不肯付出,没有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何来高薪丰酬?
  以上这两点的分析,现在看来其实就是一个薪酬体系设计的两个方面:第一个层面是固定薪酬层面,与个人的资历、能力和岗位的含金量(技能要求)、劳动条件(劳苦程度)有关。对一个人的资历与能力的考量,就是一个人的基本薪资标准,而对一个岗位的含金量与劳动条件的考量,就是一个岗位的岗位薪资标准,它们二者相加之和,就是一个人的固定薪酬部分。第二层面是浮动薪酬层面,与个人实际创造的价值或工作业绩有关。对这个层面的考量就是俗称的绩效考核,它所形成的结果就是绩效薪资或称奖金、佣金等浮动薪酬部分。这两个层面的三个要素,也正是薪酬设计理论中的“3P”模型,即是指:Pay for Position(岗位薪资);Pay for person(基本薪资);Pay for performance(绩效薪资)。

  那个时候,我显然是不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只是大约明白,价格适中,才能出手,否则自以为自己是奇货可居,结果很可能等待自己的是被雪藏的结果。找工作如同找对象,把自己看作是公主与王子,很可能迎来的却是剩男剩女的命运,即使能够忽悠成功,如果后劲跟不上,真相败露之时,也就是败走麦城之日。潜力这个词也是虚的,如同“人品”一样,都是要靠时间来验证的,如果你潜的时间太长,甚至潜了一辈子,那你岂不是一辈子庸庸碌碌了?总之,潜力与自信都不是高薪的可靠参考,唯真才实学才是待价而沽的资本。

  没有核心的本领,职业发展的混乱局面就出现了。我入职后最初拟定的方向是跟着老朱学做财务管理,后来又进入了标准管理部,跟着各部门的精英学做SOP,再后来又做了老板的内务助理,一天到晚收发邮件与主持会议,我成为了一位紧张而忙碌的秘书男,因为我摩羯座特有的审慎细致的性格,我把这个岗位做的很出色。然而,这些靠吃青春饭的单调事务显然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前景的,危险的是那时候我还没有认识到明确职业定位的重要性。我只是朦胧的认为,再往前发展就可以当个中层的管理者了,可是管理者也要方向啊,是生产还是销售?是财务还是人事?

  幸运的是,老板有一个习惯,就是定期让自己亲自带出来的较为出色的内务助理调任到各部门重要的管理岗位上去锻炼,而这些内务助理们也都渐渐成为了公司各个模块的中高层管理者,这成为了老板非常典型的培养人才方式,说实话竟有点类似于蒋校长的黄埔军校,哈哈。2008年1月,我被调任至新成立的餐饮分公司创业团队,主要负责人事工作,从此以后,我的工作范围就始终或多或少地围绕着人力资源管理,我算是有幸“被动”地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日期:2011-12-05 20:23:28
  我的黄金十年(17)
  最近有几位同事问我,你为什么工作时总是充满激情?是啊,为什么呢?我仔细想了想,可能主要是源于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吧。其一,就是源于深重的危机感。想我毕业八年多以来,职业发展之路充满坎坷,一直没能够找寻到自己明确的人生方向,以至于不停地走弯路却稀里糊涂没有危机感,也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直到有一天定定神看看身边的朋友,才发现自己已被大多数人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如果我一直都这么没心没肺地活着,也就罢了,然而一旦认识到自身境况的窘困,却一下子给吓着了,开始着急起来。我甚至感觉自己跟《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有的一比。

  我常常自我劝慰,“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成败”,或者如曾仕强所讲的那样,“早成功不如晚成功,晚失败不如早失败”。可是,冷静下来,还是深为自己当前的状态而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仅是体现在个人的职业发展方面,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体现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方面,特别是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心里真是万分焦急,何时才能按心中所想去尽情孝敬父母?何时才能满足父母那朴素寻常的心愿?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到这一点,我就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

  羚羊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知道要比跑得最快的非洲豹跑得快,否则就会被吃掉;非洲豹每天早上起来就知道要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要快,否则就会被饿死!可见,不管我们是强者还是弱者,都要努力去做到更好。这就是危机感,正是这危机感,敦促我每日勤奋不辍。否则,对生活麻木不仁,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等待我的是只有被淘汰的命运!自己放松一刻,成功就放松你一时。世上有件可怕的事——别人都在努力,我却一直平凡。人生是选择出来的,当你选择打游戏看电影一小时,别人选择为自己努力一小时,别人已经先往成功多跑了一小时的路途。反之,如果你勤恳不辍,每天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去学习,勤能补拙,你也可以迎头赶上别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