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的欢天喜地和苦大仇深》
第17节

作者: 暮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啊不,漏了一个人——还有一个中年人,面目平庸,目光平和,穿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浑身上下从头发尖到脚指头都是干净的,站在下首,和刘邦一起皱眉。

  然后,他转个头,看见皇帝跟他一样皱着眉。心里一激灵,他明白自己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他叫叔孙通,他是个知识分子,爱生活,爱儒家。
  在那个乌烟瘴气的乱世,他是个很不寻常的知识分子。有多不寻常?不寻常到他能活到现在。
  他的方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把自己的履历搞得跟这世道一样乌烟瘴气,也要——活命。
  陈涉起兵的时候,他在秦二世手底下的儒生智囊团里,胡亥召来他们,问:“那些守边的小卒子进了陈啦,诸公怎么看呀?”

  有三十多个儒生,估计属于普通型和文艺型,掸掸袖子,上前恭恭敬敬、大义凛然地说:“当臣子的不能有小集团头子,有了就是造反,就是罪无可赦。陛下赶紧发兵吧!”
  胡亥怒了——历史上总是有那么几个阿杳永远无法理解的大脑——这些人竟敢说朕的太平盛世里有人造反!
  一直冷眼旁观的叔孙通这时站出来了,眯着一双浑浊的眼睛,一拜下去,“这些人都是睁眼说瞎话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片土地上,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社会长期稳定,犯罪率呈直线下降,哪来的神马造反哟!陈涉那些人不过是小偷小摸小抢劫而已,派郡守尉去抓了就可以了啦,何足道哉!”
  胡亥大喜!老兄你真是我的知音!
  按住狂跳的眉毛,胡亥继续问那些儒生:“SO,你们觉得陈涉这是反呢,还是盗呢?”
  有的儒生,一腔正气,激情澎湃,依旧坚持认为这是造反,要出兵剿灭之;有的看出了关窍,改口说这只是小打小闹。
  胡亥微笑,前者给我坐牢去!后者就免了。

  那个谁谁,你叫叔孙通是吧,你的好极了,赐帛!赏衣!拜为博士!
  老子天下太平,尔等无事退堂!
  叔孙通回到宿舍里,那些儒生都斜着眼看他,所有的脸都是一个色——鄙视。
  他们问他:【“生何言之谀也?”】你怎么会这么没骨气啊?!
  叔孙通看也不看他们,开始收拾行李,丢给他们一句:【“公不知,我几不免虎口!”】我刚刚差点就死掉了你们没看到吗!
  然后把包袱往背上一扔,直接奔回老家薛城去了——而这时的薛城已经向陈涉投降了。

  所以,陈涉的行为到底算不算造反,秦二世到底该不该出兵,叔孙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
  也就是说,他的逻辑是——1,我比你们谁都懂。2,我不会用我的智商欺负你们。3,我更加不会拿我的智商去送死。
  日期:2012-06-09 19:33:43
  接下来,叔孙通的经历有点小混乱,不是司马迁或班固俩老头记载得混乱,而是因为实际情况太混乱所以俩老头只好选取最重点的说,以至于省掉了许多次过渡——
  也许你也混乱了……阿杳要表达的是,叔孙通一连串地换主子,换了将近十个,但是《汉书》记不下这么多,大致只看到这样的人生轨迹——

  项梁来到薛城,叔孙通就摆脱陈涉,跟了项梁;项梁败在定陶时,他又跟了怀王;怀王被发配到长沙去啦,他留下来,跟着项羽;刘邦进了彭城啦,他又跑去跟了刘邦。
  游刃有余啊有木有!
  这个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商!
  他穿着儒生的衣服,刘邦看着讨厌——对于一切比他文化程度高的人表现出比他文化程度高这一点刘邦都特别地讨厌,并且会穷尽他的思维能力去调戏之——但这次还等不到刘邦来调戏他,叔孙通自己看见了刘邦的脸色,就把行头给换了,穿上了楚国样式的矮矬穷的短衣。
  邦哥高兴了,一切都好办。叔孙通是看透了政治,但他所调戏的却是我们的道德感。

  他投奔邦哥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一百多位弟子——我相信这位先生还是有点理论学术水平的。现在他在邦哥面前能说得上话了,可是却并不举荐自己的弟子,反而尽举荐些“群盗”、“壮士”。
  普通儒生和文艺儒生们又不懂了——老师啊,我们跟了您这么多年,您却不向老大推荐推荐我们,反而尽推荐些乱七八糟的人,这是什么理儿啊?!
  对待自己的弟子,和对待秦朝那些同僚当然是不一样的,所以叔孙通苦口婆心地道:
  【“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现在的世道是乱的啊,老大正在出生入死地争夺天下,你们难道能跟着他一起打仗吗?所以我先给他些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人才撒。喏,你们好好地伺候着老师,老师不会忘记你们的啦。
  最后一句,终于暴露出了他二逼儒生的本质……

  阿杳以为,这短短三句话里,充满了闪闪发光的智慧!在解读这智慧之前,阿杳又需要跑个小题,来看看五代时期,有一朵名叫冯道的奇葩。
  冯道,自可道,自号长乐老,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而且始终受推崇、受尊敬,号称“官场不倒翁”!
  而且,他是个儒生中的儒生,孝悌、礼义、节信……
  阿杳的一位童鞋是这么感慨冯道的:“征伐之事,儒生不与焉。”孔子他老人家也早就说过:“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所以,叔孙通啊,冯道啊,都是把孔子他老人家的教诲铭记在心的好学生!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所谓面对你不懂的事情就该一边凉快去,所谓“Some silence right now might be marvellous”——不好意思最近被尤物神探夏洛克弄得有点疯魔……

  更何况,在这个世道上,如果你太显摆自己的无知,你的性命就是阎王的随机游戏了。
  叔孙通这么做,是为了“全其身”,我们不能责怪他。纵观他的一生,他都是高瞻远瞩、充满远见卓识却总引而不发,因为他必须要保全自己,因为他还有一个——白日梦。
  现在,汉高帝六年,栎阳的朝堂上,他看见自己的白日梦,就在前方向他挥手。
  这一回,他掸掸袖子,恭恭敬敬、大义凛然,就像他一直以来坚决与之划清界限的那些普通儒生和文艺儒生一样,上前对刘邦说:“我们儒生,难与进取,可与守成。我愿意征召来鲁地的儒生,和我的弟子一起,为皇上谋划朝堂礼仪。”
  邦哥一听,虽然不坏,可恐怕会有点考验他的文化水平,挤了挤鼻子问:“会不会有点难哦?”

  叔孙通很严肃:“三皇五帝,每一位的礼乐都不一样。所谓礼者,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所以从夏到商,从商到周,礼都有增有减,有缝有补,不相重复。我希望把古代的礼和秦朝的礼混合起来研究。”
  刘邦挠了挠脑袋,缩回椅子里去:“那,那你试试看咯,一定要容易学啊,你得考虑我的接受能力。”
  ——其实,刘邦这么犹豫,当然不只是因为他没有文化或是鄙视儒生。当时汉家草创,一切都在起步阶段,要搞奢侈的、森严的、豪华的、美妙的,不仅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而且邦哥的集团也根本没有这个本钱。
  ——什么?你说刘邦是因为考虑到兄弟感情?那么我只能对你说,Some silence right now might be marvellous……
  日期:2012-06-09 19:36:52

  叔孙通很兴奋!
  面对一个全新的王朝,一个前途远大的王朝,面对千秋万代的时间和五湖四海的空间,他要来做这个开创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