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的欢天喜地和苦大仇深》
第16节

作者: 暮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二十五岁的项羽沐浴在巨鹿大捷的灿烂阳光下的时候,巨鹿城中的张耳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来,直接走到了陈馀的面前。
  “张黡、陈释到哪去了?”
  “他们责怪我,说事情紧急到必死的地步,所以我给了他们五千人,让他们去试秦军……都死了。”
  “你骗人!你个刁孩儿你骗人!根本就是你杀了他们!一定就是你杀了他们!”

  两个人吵起架来,陈馀终于怒了:“我真没想到在你眼中我是这种人!我真没想到你竟然这么怨恨我!好啊,你以为我在乎这个位子吗?给你,都给你!”
  解下将印,摔给他!
  张耳愣了。
  他以为这件事在两人心中的隔阂,是用来纠结的,而不是用来摔碎的。
  他原本只是想吐槽,结果发现自己被槽给吐了。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恶心的事情了。
  看着陈馀的印绶,他竟然不敢去接。

  竟然真的走到这个地步了吗?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请告诉我这到底是谁的错?!
  陈馀去上厕所。一位门客悄悄摸到张耳身边,对他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现在将军把印绶给了丞相,丞相您却不要,这是违反天意,是不祥的!赶快拿着吧您!”
  这话的背后,当然也是有潜台词的。张耳同样接收到了这个门客的脑电波——现在,你和大王是一起安然无恙地出城来了,而那个见死不救的陈馀还是大将军,你能忍吗?他以后还可以和你尽情地争功劳,你能忍吗?你和大王共过了患难,是大王的股肱之臣,前途不可限量,又何必要被这个狼心狗肺的陈馀掣着肘!
  张耳想了想,把印绶给收下了。不错,你既然根本不在乎我的死活,我又何必在乎你的功名。
  陈馀回来,盯着张耳看了良久,然后一转身,大踏步地走了。
  一个背影,沧海横绝。

  张耳收了陈馀的军队,陈馀带着百十号人,跑到黄河边的沼泽地里钓鱼打猎去了。
  两人从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日期:2012-06-08 20:55:34
  项羽玩过家家,开始给大家封王啦!
  张耳,嗯,项羽想了想,早就听说这个人不错的,封个常山王吧。陈馀?陈馀是谁?有陈馀的门客出现了:“陈馀是和张耳一样对赵国有功的人呀。”嗯,可是他又没有跟着我入关,我干嘛给他封王呀。好啦,他现在是不是在南皮啊?把南皮那三个县给他好啦!哎呀就是南皮侯啦!赵王歇?他算神马?给我滚去代吧,信都留给张耳,改个名好了,叫襄国!【注:信都是原赵国之都。】

  张耳风风光光地去他的常山国上任去了,陈馀不淡定了:“我跟他是一样的功劳,凭什么他是王我是侯啊?”
  陈馀的反骨暴露了!
  拉拢同样被项羽欺负的田荣,合田荣给的兵力加上三县的兵力,去打常山!
  有趣,差不多的兵力,他不敢打敌人,却敢打旧友。
  人的感情真真是太有趣了。面对这样的事,阿杳只能似哭似笑地鼓掌了。
  张耳败了,逃离襄国,心灰意冷,投奔到曾经和他一起混社会的刘邦麾下。而陈馀跑去代,把赵王又给迎了回来,赵王对他感恩戴德(我实在不知道赵王歇的脑袋是什么材质),又封他去自己刚刚待过一会儿的地方——代——做代王。
  吁,总算扯清楚了。

  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6年),距离巨鹿之战(公元前208年)一年,刘邦打项羽,派人去赵国求合作。陈馀冷冷地道:“合作,不是不可以,你给我把张耳杀了,我就出兵。”
  当年的好弟兄,已经走到了这步田地。
  不过,刘邦是谁,刘邦从来都不受威胁的,他还总是能把威胁他的人再调戏一番。他找来个长得像张耳一样的人,杀了,把首级送到赵国去——好,陈馀出兵了。
  然而汉军在彭城西部败绩,此时陈馀也听说自己被调戏了,愤而引兵回来。
  这时,刘邦动手了。
  他派出韩信和张耳追击赵军!

  追到井陉,追上了陈馀,把他杀了。
  不知道是谁动的手,也不知道这哥俩的最后决斗会说些什么话。历史上的每一段轰轰烈烈的结局都是如此儿戏——
  【汉遣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馀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
  汉高帝四年夏天,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汉高帝五年秋天,张耳去世了。
  好像陈馀一去,张耳的生命力量也消失了,他们的死都是这么地仓促、又这么地悲哀。
  其实,张耳陈馀两人的品格都并不算高,张耳稳重一些、也老奸巨猾一些,陈馀懦弱一些、也意气用事一些。不好说孰强孰弱,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狂欢。

  只是,乱世之下,人命危浅,哪里还有友谊,哪里还有信义?陈馀不敢救张耳,是为自保;张耳跟陈馀吵架,是因失望。再加上一个糊里糊涂的项羽,再加上各方的利益盘算和权力争夺——朋友?朋友算什么!
  如果一定要找过错,那么,至少可以找出三点:
  1,张耳错在,总是把陈馀当他的小跟班一样,呼来喝去,颐指气使。陈馀年纪是比你小没错,曾经以父礼待你也没错,可是士别三日还要刮目相待呢,到后来你是丞相人家陈馀是大将军,大家都平起平坐了,你再一副倚老卖老的态度,难免陈馀心里窝着气,瞬间就爆发了。张耳对陈馀不救他的事耿耿于怀、跳脚到毫无形象,也是没有经过有智商参与的思考的表现。

  这一点给我们的警示是一句大俗话:感情再好,也不能无视对方的自尊。
  2,陈馀错在,该任性的时候却懦弱,该懦弱的时候却任性,我行我素,根本不顾及别人。见死不救的事我们还是不要指责他了,人谁无私?但他后来和张耳对骂到撂挑子走人,以及干嘛嘛都念着要杀张耳,实在是毫无风度。神马“我没想到你这么恨我”这样的台词,你以为你在演偶像剧啊!说话永远抓不到重点的啊!如果说是张耳给他们的友谊劈了一刀,那就是陈馀把伤痕累累的友谊再索性给彻底撕裂了。

  这一点给我们的警示还是一句大俗话:要将心比心。
  3,他们共同地错在,都高看了友情。友情的深浅,固不能以实效而论,况且这个世界上毕竟只有一个杰克,会把逃生的机会让给他的罗丝。爱人尚如此,又怎能去奢求朋友呢?好兄弟是可以一起干事业的,但是,一起送死?那是小说。
  这个世界,道途艰险,风云莫测,唐朝的贯休在《行路难》里,一声长叹:
  “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古往今来转青碧。浅近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谁道黄金如粪土,张耳陈馀断消息!”
  山高海深……但阿杳最后还是要啰嗦一句,我相信,历史的价值,并不在于让我们畏缩于对价值的追索。

  ==========第一卷 第六章 完================
  日期:2012-06-09 19:21:34
  ==============第一卷 第七章===================
  第七章 叔孙通的白日梦
  让我们把扯得稍有点远的视线拉回来——跑题女王最擅长的不是跑题,而是跑题之后绕一圈再回到正题!而西汉史的正题,当然是姓刘的——看向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大汉的临时首都栎阳,刚刚从屌丝晋级为皇帝一年的邦哥与他那一群一路共患难过来的弟兄们。

  地点:说是朝廷比朝廷要简陋,说是菜市场又还不够脏——某殿吧。
  人物:坐在上首的刘邦,皱着眉头望向底下一干大臣。
  事件:群臣——喝酒,争功,吆喝,拉扯,砍柱子,比剑法……
  刘邦——皱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