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你一定会升职——顶级职场培训顾问二十年工作体会》
第32节

作者: 作者金刚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2-11 08:56:56

  千点万点不如关键点上点一点
  ——职场精英、达人和菜鸟在收入上和职位上相差不少,那么,这就代表在能力与思路上的差别也很大么?
  (1)

  二十年来,我经常要和各种企业领导交流.其中有两句话一直印象很深。
  一句是一位海归老板的话.原话是:“国内有很多优秀的人为什么冒不出来?其实大家已具备了90%,离出成绩就差那么10%?!”
  另一句是位职业经理人的话:“我看到很多人,他们的能力常常就象是一堆原料,如果能加工成成品就大有用处了。可是我们又没那个精力,企业暂时也没那个机制,他们要是自己能意识到就好了。”
  因为印象深,于是会经常去想:为什么会这样?”

  无论我能不能找到全面的答案,职场都在这样进行着。大批的人在拼搏,在成长,可是又在“关键点”上意识淡漠。
日期:2011-03-18 21:11:38

  “小时候有这种‘潜特长’的人,在进入职场的困难期、动荡期时,尽管心里也会迷惘和难受,但是也会自发地升起一股不甘心的气势,这类人在饱受工作的磨练后,基本上都能磨练出自己的一技之长,磨练出一大套比较有力度的工作思路。于是凭借着这些,他们会在各式各样的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
  ——比如前面提到的第一位学员,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化妆品公司,干了不久销售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因为公司的业务转向了,放弃了商场柜台而专攻美容院,他一下子面临技能断层的问题。一旦丢了工作,房子按揭很快就会变成生活里的大山。怎么办?是立即逃避挑战找工作还是接受挑战找出路?
  好些同事纷纷辞职。他却很快就进入角色,靠看书,靠看碟子,靠请教,竟然美容培训上象模象样,而且很快就发现很多美容师的问题,让自己在美容按摩、在美容沟通上有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于是很快又重新在公司里站稳脚跟找到新的发展位置。
日期:2011-05-11 17:34:24

  红楼 16:24:59
  有段时间我在公司内部的论坛一直都持很积极的态度和观点,顺便把您书中提到的很多东西结合我们公司的现状发挥了一下,也给公司的好多人留下了好印象,这应该也是对我以后埋下一个伏笔
  金刚心&文鑫 16:25:48
  是
  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多做做
  天理路越走越宽
  人欲路越走越窄

  红楼 16:26:15
  前段时间我曾经向公司提出工作调动申请,公司集团工会的主席主动向我提供帮助,就是得益于我在公司论坛的表现
  金刚心&文鑫 16:38:49
  红楼的这个经历就给了<想在领导的前面>第一段
  有个新注解
  红楼再看这一段会有更多的体会
  万老师说:“别小瞧领导出书这类事。领导有时自己出个书啊;鼓励员工参与行业比赛啊;找个懂做人、会做事的手下接待客户和领导,内部搞个集体活动,等等。反正这类事总有,不留意的人会错过很多。”
  我听得懂这话,但是听不出这话有什么用。有句名言说:没用的道理不如有用的手纸。
  万老师用他那招牌式的语言风格解释: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领导们这类司空见惯的意图后面藏着一些很实用的职场规律。

  我们需要重视的是:
  这类规律可能引领我们改变职场的处境,也可能改变我们的职场命运。
  我们需要清醒的是:
  这类事总有,不留意的人会错过很多。”
  “这类规律有这么重要?”我感兴趣了;
  万老师接着说:“如果不重视这类规律也可以,那我们要改变职场命运的话通常只能靠另三个能力:
  在市场上出优异业绩的能力,

  在工作中很能带动别人的能力和
  在成长中超越同行的学习力
  这三者统称为:
  让打工等于创业的能力。
  八成的人都要靠这类能力才能不靠借钱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也许有些人觉得自己不需要让打工等于创业的能力,但是我们绝对需要自己这辈子别做房奴、车奴和上班奴。”

  听这话,我心里有点紧张,因为我太想创业又无从入手,如果能象万老师说的“让打工的过程出现创业的收益”,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当我反思了下自己后,我觉得自己在这三方面的能力都不突出。
  万老师又亮出他那招牌式的语言风格:“必须多说一句的是:这三个能力象商品房一样被多数人需要,却又与职场里不成熟的人缘份不深;这种状况下,那些职场规律就变成了想改变职场命运的人的必修课。”
  听这话后,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个藏在领导出书意图后面的职场规律会是什么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