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你一定会升职——顶级职场培训顾问二十年工作体会》
第31节作者:
作者金刚心 日期:2011-02-07 17:05:46
初五祝大家新年快乐
金刚心&文鑫 17:02:28
刚做的一个咨询
书友问答:
问:连续工作两年,只有活干,没有多拿一分钱,这样的公司我怎么对待?
答:您好:新年好
您这个阶段,在职业分析上主张两点不能少.供您参考
一,去看看您所在的公司有没有谁涨薪了,涨薪的原因是什么?
二,如果你离开这个公司,您会给下一个岗位带去什么本事?
如果能建议您,就是把这两点先想清楚些.
祝您顺利
摘一段我的新书<想在领导的前面>里的话:
第四节 客观对待加班型领导
办公室政治:
l 工作中,多数人都不没有变成失败者,而是变成了平庸之辈;
明天的成功者是因为今天能看懂“磨练”中包含的价值;
明天的平庸者是因为今天不懂得把经历磨练成经验
大老板被抓了,临时主持业务的陈书记新政不断,那些平时最容易假公济私的生意一件件走到阳光下,那些曾经在这些生意里吃肥了的家伙也很支持,因为形势变了,他们需要尽快让自己像个“公仆”。
公司总部每年的办公用品和职工福利品要花费上亿,这么大的一笔钱如果经心经营地话可想能省出很多少来。万老师说:“不好好经营的话,这笔钱里会多出惊人的冤枉钱?当然也会私下里成就几个百万富翁和几百个万员户。”
经万老师苦心联系,集团公司公司和一个国外的大卖场“相亲相爱”了,由他们对这笔钱用最佳模式进行的管理。
联络的过程中,万老师有时会和部长要求借我给他当助手。一心想把公司的广告费揽过来的新部长对这单生意很支持,于是我又顺理成章回归万老师的领导。
第一次去和大卖场的采购经理见面前,万老师问我:“去这种大而成熟的外企,你准备给自己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思路?”
我脸发热,说实话:“我还没设计。”
万老师说:“你想做一辈子打工仔?还是打算在打工的过程中同步创业?”
我说:“您和我说过这些的,而且不只说了几次。可是我老出现自己察觉不到的懈怠。”
万老师笑了:“那是你还不相信可以让打工等于创业。因为心里有这个障碍,所以你的认识里虽然有创业的概念,可是你的实际努力里却没有。不过没关系,那你就一辈子做打工仔吧。将来买房子的时候四处借钱吧,不过我可提前声明,我可没钱借给你。我只有教别人钓鱼的方法,没法钓到鱼然后再煮好再送到别人嘴里。”
我被说得脸红。
万老师又换了个方式启发我:“做同一件事时,你想知道创业型的领导和混日型的打工仔在工作思路上有什么区别么?”
我说:“创业型的人更喜欢动脑筋,混日子型的人走一步看一步。”
万老师说:“我告诉你一秘诀。如果你沿着这个秘诀去思考,你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开拓业务的能力就会多几年功力的。”
“真的?”
万老师说:“其实我也不指望你能学会多少。我这么孜孜不倦换着花样地教你实际上也是教我自己,我把教你的过程得到的感受总结起来,然后成为我去做培训时能用的内容。免得我去培训时再做大量的思考让我老累。”
我不好意思:“我一定争取成为您最好的学员之一。您就是个创业型的领导,从您的工作思路里我已经领悟到了。”
万老师说:“说说看。”
我说:“不让自己的思考经常加班的人就一定不是创业型的人才。将来就只好等着买房子的时候到处借钱啦。”
万老师笑了,没说什么。
我却还想继续让他说:“您能不能再指点我一些让自己的思考加班的方法?我有时很想让自己的思考加班加点地运转,可是转不动。”
万老师说:“我举个例子你就能明白一些啦。等会儿我们要去见的老外是个法国人。那小子你一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是个工作起来相当投入的家伙。这哥们不到四十岁就能负责上百亿的采购,可想他锤炼了一般人没有的本事。你就拿我们这单生意来说吧,他专门找了两个员工成立一个工作组,他亲自做组长。之后那两个员工连续一个星期都要工作到深夜,有时还要工作到更晚。”
我惊讶:“有这么忙么?我们那单生意虽然上亿,可是很多都是大宗商品。”
万老师说:“要不我怎么让你进人家的门之前多设计几套学习思路呢?这个老外的工作思路里有很多典型的创业者的素质,体会到一点就相当于自己提高不少在职场打拼的能量。”
我说:“老外的两个助手私下里肯定要把这个老外骂惨了?”
万老师说:“那就看这两个员工是创业型打工仔还是混日子型的家伙了?如果他们想靠自己的成长做出一番事业的话,就不能把加班当额外负担,而是把工作当学习一门功课,你上大学考试前是不是也经常复习到深夜?你考大学前是不是也经常开夜车?那上了班后怎么就不能拿着工资来上学呢?”
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照您说的方式成长,那很多打工仔努力十几年都可能成为富裕的一代啦。什么买房买车不都是小事了么?”
万老师说:“但是很多打工仔都很懒,一方面想多赚些钱少抱怨物价上涨得快,一方面让自己进入娱乐的速度比进入创业的速度快一百倍。”
我赶紧声明:“我做您的好学生。您和我说说创业型的领导有那些工作思路要侦察?”
万老师说:“你就说这个老外吧,他为什么让手下有做不完的活?不是他在刁难手下,而是他想把工作做完美的话确实有这么多事可做。所以他的手下一天到晚都在研究我们的那些礼品怎么可以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我们那些办公用品怎么才能做到可以最省钱?可以省出钱的使用方式有哪些?”
“这么说他们不光替我们采购,还要给我们上一课,培训我们?”
万老师说:“这个老外这么做,我们的上亿采购费就能多不少用途。你知道这个老外最高明的是什么么?”
“他给我们省钱就可以抓住我们这单生意。”
万老师说:“这只是他的小收获。他最大的收获是他会定期把他的客户都请来,借着发布采购政策的机会给他们上一课。”
“您的意思是他会借机把我们的案例做他的培训教材。”
“你终于开窍啦。现在大企业多么多?有人帮他们省钱他们能不喜欢这人么?”
我明白了:“怪不得他如此尽心,是他想比别人更能帮客户省钱。”
万老师说:“你更该明白的是他这一套工作思路是值得所有想出成绩的人借鉴的。学透这一招就等于自己多了几节升职阶梯。你说说看,他的那两员工如果是创业型的人,还应该抱怨他们的老板带给他们的加班压力么?想想看?这一课上哪能学得这么透彻?这一课值多少钱?”
我感慨:“是啊。您这么一讲解,我觉得让自己的思考多加班比实际加班重要一百倍。”
万老师说:“可是实际上他的两个员工烦死他了。私下里在抱怨他把自己当机器人使用,自己的人生只不过是领导手里使用的工具?!”
告诉你一个深入的职场
---资深职场顾问的工作思路汇总
在职业分析中有个概念:向往“野鸭”的“家鸭”很多,可是,会跑会游的“家鸭”不能拿出志向和毅力去减肥、去锻炼翅膀变回能飞的“野鸭”,就要饱尝“家鸭”的困惑。
有个统计说,这个世界永远有个八二定律:八成的人在生存的箱体中工作着;两成的人在发展的空间中飞翔着。
等等.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