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顾问谈职场中的点滴》
第10节

作者: popobox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半天中的其它时间,我还可以用来安排别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时间就等于我们的生命,就如同我们在“守时”章节中讲的“每个人在世界上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倒数计时”。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讲到“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如果让别人掌握的自己的生命你一定不愿意对么?

  但是我们很多人就是在让别人掌握自己的时间。
  我们不了解自己在白白的浪费时间并不可怕,可拍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不了解我们在白白的浪费时间”。
  我在走访很多企业的时候,发现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永远准时,从不忘记要办的事;能按事先计划的步骤,如期完成工作;事事办妥,轻松无比;他们是上司眼中的出色员工得力干将。
  难道说他们是拥有异于常人的超能力?
  不是的,关键在于他们懂得时间管理的法门,使得处理起事情来特别得心应手,。
  就如同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所说“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如果正常,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可以用来工作的时间都差不多,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成就非凡。
  差异就在于他们一生中创造出的价值不同。
  企业都会重用有价值的员工,而每天,每位员工的工作时间都一样。
  那么,企业如何界定一个员工的价值呢?
  实际上,在工作中,就如同下面的公式“单位时间所产生的价值”才是我们的真正价值。
  创造的价值 ÷ 创造价值所使用的时间 = 单位时间所创造的价值价值 = 我们工作中的真正价值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投入了多少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单位时间价值是多少。

  是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成为我们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的表现。
  合理规划,严格执行是有效提高单位时间价值的法宝。
  我们的头脑有的时候是不可靠的,因此,将时间规划一股脑的塞在脑袋里不是明智的选择。
  随身携带一个时间规划本,依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度,预先在上面排布今天该进行的事情,并且将时间的排布尽量精确,然后严格的执行。
  我始终保持着这个习惯并从中收益颇丰。

  另外,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时间安排中有很多空洞,比如等公共汽车的时间,约会等待的时间,在长途路途中的乘车时间等等。
  我们可以随身携带一些便于阅读和处理的资料,让这些空洞有效的填补。
  其实,我的很多知识积累都得益于我原来3年每天2小时乘车时间的阅读。
  而且,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也出自于一些乘车时间的随手记录。
  记住吧:在纸上精确的规划每天的时间表,然后严格执行,我们将成为企业所赏识的高效能人士。

  下一招和大家分享:《自律》
  日期:2008-1-9 7:44:39
  第二十二招--自律
  小贴士:如果我们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我们就需要先征服自己,而自律是征服自己的方法和手段。
  我原来在学校做辅导员,于是有机会做一些研究。
  我发现,早上赖床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各个方面的能力也相对同龄人较弱。
  在这些学生毕业后,我发现,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工作岗位发展顺利,而另一部分人依然表现不理想。
  那些发展顺利的人基本上已经改掉赖床的习惯。
  在公司工作的时候,我也留心观察,发现:那些居住地距离公司不远而经常迟到的人,往往日常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也比较差,分配的工作能偷懒就偷懒,能应负就应负。
  我和他们聊天,问起为什么那么近还迟到,他们说“早上起不来,上了好几个闹钟都没用”。

  我将这个发现总结为“赖床”理论,既,早上习惯不按时起床,睡懒觉的人往往生活的积极性差和自律性差,缺少吃苦精神,事业上发展也比较平庸。
  从生理学上讲,睡懒觉的弊端在于:会打乱人生物钟节律,长时间如此,则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会降低肌肉的兴奋性和自我修复功能;会降低胃肠道功能。
  其实,赖床是“自律性差,缺少吃苦精神”的一种行为表现。
  很多人和我辩驳,说“赖床”和“自律性差,缺少吃苦精神”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我们连早上按时起床都无法做到,还谈什么多大事情呢?
  当然,“赖床”理论也不是绝对的,它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明自律性对于我们重要作用的方式。

  自律精神是职场精英的标签,他们能够自觉自发的行动并且自觉管理自己。
  这些人,无论领导在与不在工作起来一个样,无论在领导前还是在领导后表现起来一个样,他们受到领导的赞扬,企业的重用,同时他们也会受到同事的尊重和爱戴。
  这种自律精神我们中国人自古有之,自古倡导,那就是“慎独”。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出自中国历代尊崇的“四书、五经”的 《礼记.中庸》。
  在《礼记.中庸》中,“慎独”指的是 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 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同志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从道德上将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作为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道德是成功的基础。
  因此,在职场中,慎独精神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坚持慎独精神是我们在职场中受到爱戴和重视的基础保障。
  我曾经效力的一家著名台湾企业,也是一家自成立十多年来年年业绩上升的企业。

  这家企业有一个光荣传统,叫做“福利社”。
  就是公司出资,为大家采购一些日常的小吃,大家自助投钱购买的一个机制。
  好像我们街边看到的自动贩卖机,差别是,这些东西在公司不上锁,完全依靠大家自觉。
  而让我很惊讶的是,这个福利社几乎每月盘点的时候钱箱都不缺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