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营销学真相——外企经理人分享求职秘笈》
第4节作者:
徒步过客 那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那就是长短兼顾,远近结合:既要不断改进提高自身能力,提升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价值,也要学会更好地推销自己。
日期:2007-12-13 11:46:39
先说说短期的,因为每一位求职者最关心的都是眼前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刚才说过,短期内我们很难改变自己的能力特长,那我们能改变什么呢?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客观属性不会变化并不意味着不可以调整产品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叔本华说过:“我不是受事物左右,而是受我对事物的看法左右。”这是一个按需定制的年代,从准备简历开始,你就应该考虑留给招聘者一个什么样的印象了。这个在我和小B的谈话录里已经聊了很多了,以下摘录一段:
“哦,还有一个问题,你是不是所有的公司都用同一份简历?”“是的。”“那难怪了。”我很无奈的笑了笑。小B被我弄的有点莫名其妙。我继续说:“就拿你说的两个公司来举例,一个是地毯公司销售,一个是保险公司财务,对吧?你想想,同一份简历给两个完全不同行业背景,不同职业背景的用人公司,对方会怎么想怎么看,当然这两家公司都给了你面试的机会,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我个人观点来看,你的这样投递出去的简历肯定无法满足这两家公司个性化的要求。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案,你觉得呢?”“应该是吧。”“我个人一直觉得,为不同公司,不同职务的要求,重新修改简历或者准备简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这样作的好处是,帮助你要应聘的公司快速和准确的找到你。”说到这里,小B的两眼一下子放出了光芒,一脸的期待。“我刚才说的两家不同行业公司,以及不同职业,对职务的要求一定是有区别的,你想,一个销售职务注重的是什么?”小B可能被我一痛狂说已经没有了方向,还是一脸茫然,“我觉得他们可能会注重,你的专业是否和他们的产品相关,我猜想哦,地毯公司会不会需要化纤专业背景?当然你学管理的可以算什么都不着边,但又可以算是百搭,但是你想想,是否需要把你学习过与销售相关的课程放到前面一点呢?”“我觉得是。”
“好,那么关于你的实习经历是否需要将与销售有关的更加着重一点或者强调一点呢?”“是的。”“这两点是比较重要的,你都同意,那么还有就是你写的特长呀性格呀是不是应该也要向销售方面靠一下呢?”“我想是的。”“那么,财务职务要求,你大概知道怎么做了吧?”“是,学习经历里应该着重强调学习过的会计和财务课程,实习里着重强调在XX公司财务部的实习经历,特点和个性要怎么强调呢?”“呵呵,财务和销售恰恰相反,销售强调创新,活泼,外向,而财务则要求内向,缜密,沉稳。所以,一个是要动的,一个是相对要静的……
但话说回来,产品本身的属性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可以强调某一方面的特长,但是不能过度包装,挂羊头卖狗肉。那样即使一时成功,也难免有一天会被人尝出不是羊头的滋味,呵呵。
日期:2007-12-14 9:06:48
说了短期的,该说说长期的了,求职者的长期努力方向就是对自身不断改进完善来提高自己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职业规划。但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而且很多高人在这方面都已经有过长篇大论的阐述了,珠玉在前,我就不罗嗦了。简而言之,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是面试中经常会问到你的“你希望自己在5年后达到什么样的职业目标?”,虽说是个重要的问题,但真正认真思考过的人恐怕不多,大部分求职者还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没有一个明确的长期计划就一定会失败,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当年时也从没想过会有后来的成就,很多也是机遇和奋斗的结果。但一个明确的计划会增加你成功的把握,使你所有的努力更有效率,而不至于偏离目标,虚掷光阴,就像我以前说的那个朋友,毕业后转行好几次,工作十年后又几乎从头开始,挺可惜的。但是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有的同学也许觉得生活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一切都是未知的,美好的东西就在拐角处等着我,不是挺浪漫挺刺激的吗,整天计划这计划那的,一切都按部就班按预料行事多么乏味啊。这样的话,那我肯定不能勉强你去做什么职业规划,你是随心所欲惯了的。但另一方面,你恐怕也不适合做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上班本身就是乏味缺少变化的,也许艺术或者创意工作比较适合你,或许你也可以在刻板木讷的外表下在办公室里完成某部旷世巨著,就像爱因斯坦或者卡夫卡……
扯的远了,总之职业规划就是树立目标,并制定计划去实现目标。这点和市场营销的计划是相似的。先是定目标,然后定策略,最后是详细的行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比如你的职业目标是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我老是喜欢拿首富说事),那你的策略可能是从未来的IT市场寻找你的发家机会,但这个目标过于远大,因为你现在还什么都不是,所以你需要制定更现实的中期乃至短期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计划。比如中期目标可以是自己创业开办软件公司,或者是在知名IT企业积累经验,而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你现在存在的差距可能是对IT技术所知甚少,那就要制定学习计划来弥补这个差距。具体到短期计划可能就是先考个什么IT证书,再具体就是今天看完Java编程这本书的第一章……所以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啊。
如果你没有成为比尔盖茨的雄心,只是想好好做一个白领上班族,那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会和市场营销中的产品生命周期有些相似:
日期:2007-12-15 10:15:09
一般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会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产品导入期,产品刚投放到市场,需要投入成本尽快树立品牌,改进产品以迎合市场需要,而利润几乎不存在。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求职者就好像处在导入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快速渗透市场,提高自身价值和提高用人公司对你的认同度。收入不是最重要的,有一份体面的收入固然不错,但将来有一份漂亮的简历更重要,毕竟一辈子挣钱的机会多了,而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是无法重来一次的。所以导入期的重点不是为收入而工作,而是为简历而工作。
很多新产品在进入市场的初期都采取低价促销策略,因为市场对这个产品不了解而且对价格敏感,比如一个针对企业市场的新产品为赢得第一个大单会给比较多的折扣,一个新品牌的洗衣粉刚进超市也会以打折促销做手段。当然企业招聘人员时不会像家庭主妇那样买一斤白菜也要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尤其是比较正规的企业,都有比较完善的薪酬体系,所以应聘也完全没有必要刻意自降身价(如何谈工资之前也有很多文章谈过这个问题了)。但如果收入和前途两者不能兼得的时候,就要考虑以上因素了。有个朋友十年前在深圳娱乐界从事美工工作,年纪轻轻就月薪上万,但他并不留恋那种貌似安乐体面的生活,做了没多久就放弃了,跑到上海在一个广告公司从基层做起,直到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总之职业生涯之初,各方面因素尤其要权衡考虑,慎重抉择,如果你已经有了前途不错的职业,那动不动就从头做起瞎折腾就是浪费时间,就像白骨精对周星驰同学说的:“改变什么形象,还是去做你山贼那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去吧!”
日期:2007-12-15 15:34:54
产品篇写到这里,差不多告一段落。职业生涯的后面几个阶段因为离我们大部分同学还比较遥远,所以暂时先按下不表,以后有机会再续写啦。今天开始写品牌篇。
【品牌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