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手艺人——销售技艺是怎样炼成的》
第25节

作者: 万里风行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这个年轻人琢磨了一下,觉得BOSS是不错,给的职位,薪水也都满意,不过这是实地,考察下“势”吧,BOSS那用人的规矩看出身,也就是和现在衙门里一样,比爹,别爹的爹,比爹的爹的爹(好像也只能比到这一辈了)。这个年轻人去了这么一比,估计职位上升空间是彻底没有,估计还要受人排挤。于是不去。看,人家没收入,房租这么高,还要养老妈,居然碰到这么高薪水和这么高职位的情况下拒了。

  后来这个年轻人看上了一个BOSS符坚,觉得BOSS符不错,不过想面谈都被前台给挡了,于是这个年轻人琢磨了下,BOSS符很重视一个人,他就去给这个人当幕僚,这个职位可比BOSS恒给的差太多了。过不了多久,BOSS符问几个问题,他重视的那个大臣回答得很不错,BOSS符一问,答是个年轻人的意见。于是BOSS符面试了这个年轻人一下,然后,这个年轻人在36岁那年,居然直接升了五级管,做到了副总的位置。然后,然后呢,当然是贤君良相,青史留名。

  此年轻人叫王猛,是万某不多仰视的人之一。
日期:2011-05-26 23:26:56

  几年前为这个男人写了篇文字,附录一下:
  那些彪悍的男人之王猛
  那个男人波澜不惊的眼神,穿越了千年的时空,背后是那个动荡的时代和辉煌的故事。
  ——题记
  很久以前,就想写一篇关于王猛的文字,迟迟动不了手,不是因为王猛的丰功伟绩,因为他如果和与其血肉相连的另一个名字——秦王符坚相比,那些雄图伟略,那些纵横捭阖的手笔,都要失去很多色彩。而是读通鉴,每每读到王猛的段落,每次都细细体会这个千年前男人的心境,惊讶于他如此的从容平静,常想怎样的文字才能展现那个处在动荡时代男人的文治武功和其从容宁静的心境之间的张力?

  在展现他风采前,先了解一下他的背景。
  王猛(325—375年),字景略,北海(今山东寿光东南)人,猛少时贫贱,曾以卖畚为业。然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猛悠然自得。(《资治通鉴》,下引同),胸怀“佐世之志”,“候风云而后动”。前秦苻坚慕名召请,如刘备之待诸葛亮。猛36岁时,一岁五迁,权倾内外。
  王猛27岁时,恒温北伐,至灞上,王猛“批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读史至此,常击节赞赏,对霸气无伦的恒温,布衣扪虱,从容而谈,有几人能做到?
  王猛救李俨击败张天锡时,“猛白服程舆,从者数十人,请与俨相见。俨开门延之,未及为备,将士继入,遂执俨。”每读至此,想着王猛白衣长立,谈笑间,催破强敌的风采,不知道,那个时候,王猛心里是不是还平静如水?

  王猛46岁攻打燕,送燕洛阳守将武威王筑书:“国家今已塞成皋之险,杜盟津之路,大驾虎旅百万,自轵关而取颖都,金墉穷戍,外无救援,城下之师,将军所益,岂三百弊卒所能支也。”筑惧,以洛阳降。王猛只书招降强城,未见其欣喜张扬,在这个男人心里,想到的恐怕没有多少杀戮的快感,只有达到目的之路的踏实的脚步。
  我们接下来讲的故事就是那个时代著名的双龙会。如果没有这个故事,慕容垂垂暮之年恐怕也没有参合陂的故事,参合陂前也就没有了这个一世英豪的眼泪和鲜血。深肖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在之前的诸多事迹中已经展示了才情武功,王猛就在这个故事里使慕容垂后继无人,若不是秦王符坚包容四海的心胸,慕容垂恐怕也在王猛的这个金刀计的故事里死去,那些后续的雄姿英发,不再属于慕容垂这个名字。(可悲的是,符坚也死在这些他以为能收之于麾下的各路英雄手里。)

  话说王猛之发长安也,请慕容令参其军事,以为向导。将行,造慕容垂饮酒,从容谓垂曰:今当远别,卿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垂脱佩刀赠之。猛至洛阳,赂垂所亲金熙,使诈为垂使者,谓令曰:“吾父子来此,以逃死也。今王猛疾人如仇,谗毁日深;秦王虽外相厚善,其心难知。丈夫逃死而卒不免,将为天下笑。吾闻东朝比来始更悔悟,主、后相尤。吾今还东,故遣告汝;吾已行矣,便可速发。”令疑之,踌躇终日,又不可审覆。遂出逃。猛表令叛状,垂惧而出走,为追骑所获。

  结局,慕容令死,慕容垂被秦王符坚谅解。
  后世对这个双龙会金刀计的故事评论参差,有说王猛嫉贤妒能的,有说王猛见事情于未发的,我却一直想知道这个宠辱不惊的男人改写历史的动机是什么,用一山不容二虎来想象明显是低估了他的心胸,难道他已经敏感地预见到前秦的结局?这个从容而坚定的男人要用自己一个人的勇气和力量来改写这个结局?
  王猛是历史上很少文治武功都取得辉煌的男人之一。他的那些辉煌和事迹已流传得太多。王猛51岁壮年辞世,更是留下了一个干净的结局。
  每次读王猛,就仿佛感到他那穿越时空的眼神,千年之后,依旧波澜不惊。读着那些辉煌,总难想象出这个从容淡定的男子,有着怎样的雄心和豪情。
日期:2011-05-26 23:41:38

  我们继续“势”的讨论,站对队,跟准人。一个公司其实就是老总影子的延伸,我们第一要看这老总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第二要看这个老总有没有分享利益的心态。可能有XDJM又要说了,我怎么知道?这个时候就要观察了,一个人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可以设置很多考察指标,我们简化一下,如果这个老总能全副心思放在企业中,虽不中亦不远矣。有没有分享的心态又怎么看呢?简单,看看那些开创企业的元老都什么待遇,如果老功臣都被斩杀干净,那你也别指望,如果老功臣在公司里位置可能不再重要,但待遇都还不错。那这个BOSS就是有分享心态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