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末世 - 我在纽约对冲基金业的这些年》
第28节作者:
糖卷果 侧袋帐户(Side Pocket)在对冲基金业中,并不是一个为投资者喜闻乐见的词儿,相反还很不受待见。在大市配合的情况下,一个流动性很好的投资组合里,无论做多还是做空,进入一个仓位和关闭退出这个仓位,不应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同样的行业里,大盘股的灵动性比小盘股好,成交量高,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以黄金这个行业举例,黄金本身作为贵重金属大宗商品类,它的期货合约流动性最好,相比较而言,从事金矿开发采掘,提炼加工的大型开采公司股票,流动性就不如黄金本身,但是这样的公司本身就可能拥有几个大型的金矿。要是和市值很小的采矿公司比较,流动性无疑又占优势;有些小矿业公司,可能名下只有一两个矿,矿石含金量不如大型矿。在二级交易市场这些小公司的股票日成交量寥寥,可想而知,如果一只基金拥有的绝大多数是这种小公司,一旦这个行业发生异动,比如说国际金价大跌,或者油价飙升,造成采矿成本超过预期,那么大市抛售风之下,基金所持满把的筹码,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脱手变现的。如果就在此时,大批的投资人要求赎回,基金根本筹不到足够的现金,就只有设置侧袋帐户这华山一条路可走了。通过短时间内冻结投资者的赎回,来等待市场恢复元气,交易流动性好转,挂牌出去的买价卖价之间的价差缩小,成交量上升,来缓缓释出手里的仓位,这样是侧袋帐户最好的归宿,也是基金和投资人双方双赢的局面。至于侧袋帐户从设立到取消的时间,可长可短,没有一定的限制,其实说白了就是全看大市而定,如果大市一直冰冻,那么基金经理和投资人双方就只能大眼瞪小眼的干等下去,谁都没辙。
一般说来,一只对冲基金由于投资了流动性不好的资产,不会引起整个基金结构性的大幅调整。按说在投资之初,基金应该是做过所投资部分的流动性好坏评估的,以多大的风险资本投资,预期投资周期多长,什么样的回报预期,有无止损出局的下限,这些应该是最基本的几项。但是,投资过程往往和意外伴随在一起,一个投资决定当初看起来并不坏,流动性根据历史记录可能也无懈可击,谁曾想投资过后立马就变了样。
在赛昂基金经理麦克看来,2005年年中的美国房市无疑已经走到了头,呈现出许多顶部特征,很多事儿说起来太匪夷所思,让人看不懂。麦克相信,事出反常即为妖,一定要抓住机会狠狠的做它一笔,方解心头之恨。万恶次贷为首,虽然房子不像股票债券,你没法照猫画虎地从券商那里借来卖空,但是感谢华尔街的天才银行金融家们,把现代炼金术发扬光大,将贷款证券化,变成次贷抵押债券,卖给千千万万相信美国房市不死神话的全球信徒们,再加上这些银行本身很多又是发行掉期合约的承销商,等于人为地创造出了这么一个做空的市场,虚位以待,就看你麦克敢不敢来下注了。
麦克计算了一下,赛昂基金此时已经有5亿美元的规模,如果吃进面值二十亿的次贷掉期合约,如果合约规定的5年期内任何时候,美国房市掉头向南,这些次贷应该首当其冲,成为死在滩头阵地上的第一批小兵,那么按照计划这些次贷如果归零的话,发行商到时候就要赔给我20个亿,大概太贪了点儿,那么就算不归零,就只打一个对折好了,算作10亿,减去每年高达5%左右的保费,5年下来那也有相当于170~180%的回报。相比较动用的资本而言,二十亿的5%是一亿,也就相当于5亿基金本钱的20%。以20%去搏将近200%的回报,这笔帐可划算得很哪。对于一个对冲基金经理来说,如果出现在眼前的一个投资,或者说投机的成功机会远远大于50-50,如果是75-25,也就是赢三赔一,那么他多半就会毫不犹豫的下这个狠手去赌。对于做空房市次贷来说,经过计算的赢面差不多是10比1,远远大于普通对冲策略所能给出的不对称回报概率,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在05年中,麦克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如数买进了一笔笔次贷的CDS合约。这类次贷掉期合约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按照不同评级水平,购买相应的抵押债券CDS。经过他的精心计算,某些评级在BBB+的债券,买进的价格在200个基点,也就是说,合约规定每年付出的保费相当于承保金额的2%,这类的债券反映的次级房贷平均来说,当前的拖欠贷款超过60天比率大约在10%,但是作为房贷整体的违约率几乎接近零,低得非常的不可思议。如果这部分贷款的违约率升到仅仅7%,那么这个掉期合约的交易成本就能够收回。麦克估算在接下来的12到18个月之中,最终将会有接近一半的这类贷款违约,那么带给基金的利润就会非常丰厚。
实际的情况显然出乎麦克的预计。在05年秋季,美国很多地区的房市已经见顶,表现为成交量和价格双双到达最高点,开始缓慢萎缩。一幢房屋投放到市场上,收到的竞价报单虽然还是很多,但是提价幅度已经不及以前的疯狂。买主开始花费更长一点的时间来完成交易,由于房价涨的太厉害,以往,低于41万美元的房贷额度才可以满足常规的15年期或者30年期的贷款年限,现在通通不够用了,尤其在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普通的连栋屋被炒成动辄上百万的豪宅。如果是第一次的房屋贷款者,手里是很难凑齐所需要的20%的头款的,再说就算有一二十万的现金,余下的部分仍然大大超出了41万的限额。对于这样的情况,银行提供所谓的巨无霸贷款(jumbo loan),上不封顶,借多少万都可以,反正发贷者和买家上下勾结里应外合,伪造买家的收入证明。很多时候,银行会暗示买家,让他们自己填报收入,直到满足巨无霸贷款的条件为止。这类贷款的利息比常规固定年期的高一个百分点左右,没关系,搞浮动利率的贷款来解决。在头两年内的过渡期,利息极低,有的甚至低到贷款部分的月利息都不到,从而变相地逐渐增加了买家最终应付本金的额度。总之,银行的所作所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快的帮买家做好文件,敲定交易。这样的做假帐需要不懈的时间和精力,随着房价的虚涨,也就越来越难做。
可是尽管如此,从05年过渡到06年上半年,虽然房价已经涨不动,甚至还稳中有降,这类房贷的证券化过程,因为时间上的滞后效应,仍然经久不衰。麦克投资的是05年上半年为主产生的房贷债券掉期合约,相比较而言,如果是05 年下半年或者是06年上半年产生的次级房贷,其基本面相比起来就差的多,可以说是越往后基本面越差劲,这类房贷证券化的产物也就越不靠谱。麦克投资早了。这部分债券中,一部分在05年买进时候的价格相当于200个基点的溢率(相比较10年期国债的利差),到了06年中,不但没有跌价,溢率反而还减少到了 120个基点左右,按照债券最基本的定价原则,价格和实际反映的溢率成反比,也就是说,这部分的债券实际价格增加了。由于麦克投资的是相当于承保这些债券破产的合约,由于现在债券增值,即破产的风险降低,那么依照合约的现金交割原则(我们已经提到,很少有人再用实际债券本身交割),麦克就必须反过来向当初卖给他这些合约的卖主银行们,以现金的方式补交多出来的这部分价差。这直接造成了赛昂基金在每年按时付出固定保费的同时,还必须根据CDS中间商定下的标价,不断补足多出来的部分。只要房市还不跌,这些次贷债券就还不被降级,价格就还居高不下,赛昂就得继续失血。
到了10月的时候,基金里由次贷CDS产生的损失百分比已经突破两位数,占据基金整体全年亏损的绝大部分。投资人开始坐不住了,年底是对冲基金一个坎儿,很多的赎回要求都是在9月10月的时间提出来,以便基金经理根据赎回资金的规模,调整投资组合,该卖出的仓位就卖出,以套现现金来应付年底。对于赛昂来说,由于次贷掉期合约在这一年里不断赔钱,虽然这个合约离5 年期到期还早,但是根据市场定价原则,赛昂此时付给中间商的现金抵押部分,加上合约固定成本,这个交易占基金资本的比重已经从最开始的20%升到了30% 左右。交易并没有结束,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账面亏损,但是毫无疑问,这种交易的流动性无法和股票期权相提并论。如果投资人纷纷提出赎回的话,一旦基金本身持有的现金总量不足以支付,那么麦克只有卖掉流动性很好的股票仓位。不是不能向CDS的承销商提出解除一些掉期合约,但是那样一来的话账面亏损就变成了实际亏损,付出的现金抵押部分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