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末世 - 我在纽约对冲基金业的这些年》
第23节作者:
糖卷果 克里斯当时并不知道联储将会以何种方式救市,但是他很清楚,这个时刻已经迫在眉睫了,于是,他出清了所有的空头头寸,当两天以后,一纸禁止做空金融股的禁令飘然而至的时候,克里斯已然满手的现金。在后面金融股疯狂反弹之时,他选择了花旗银行,作为新一轮做空的对象。花旗银行的问题太多,罄竹难书,在克里斯看来,除了市面上耳熟能详的股本资产比例严重不调以外,很少有人意识到,作为市政公用债券的承销商,金融风暴到了现今这个阶段,还有很多没卖出去砸在手里,光这部分的比重就占花旗净股本的80%。再者,经济衰退之下,花旗银行放贷出去给广大消费者的银子,得有多少最终打了水漂儿,成了坏账?对于花旗在巴西,墨西哥和印度的分支行,也是同样道理。再加上花旗自身的投行业务萎缩,几条加在一起,已经足够他喝一壶的了。
我们担心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
08年对于克里斯来说是一个空前成功的年份,在花园大道那座著名的大楼里,他也不再只是一个只有着一间小小的办公室的小基金经理了。每个其它大基金的经理,见到他都要问寒问暖,争取听听他对当前时局的高见。每次克里斯总是会笑着说,高见么自然是不多的,低见嘛倒是有一些。没办法,像他这样的基金规模,还不足以去和那些动辄三四十亿的大基金去比。保护好自己的投资点子,太重要了,尤其是空头,如果让一只60亿的全球多空基金的老总得知了股票代码,他就会像一只巨型UFO一样呜呜呜旋转的同时,把所有券商那里能搞到的存货全部吸进去拿来做空,让克里斯再也找不到一股来借。对于这样的大人物“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般的恭维,克里斯表面上,也只好像韬晦的刘备一样来笑着应对。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日期:2009-02-02 23:07:33
(19)
在2006年初,通过研究05年第四季度基金在美国证交会登记的持股报表,我们发现,当时由于公开和空头基金洛克的矛盾,愤然将其诉诸法庭,从而声名大噪的冗存公司,赫然位列我们组合基金旗下的一只多空基金重仓持有股之中。突然间,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少见的情况,旗下的两只多空基金对于一家公司的商业前景看法截然相反,从而一只买多,另一只卖空,站在了对立面上。这样的事情不经常发生,不管最后证明谁对谁错,抛开我们自己的成败得失不论,都是很有意思的戏码。
这家名为赛昂的对冲基金总经理麦克布雷,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投资人,但是同时他也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其实一开始他选择的职业和金融并不沾边儿。在1988年他还是加州一所高中的田径十项全能选手,7年之后他从范德比尔特大学以医学博士的身份毕业,来到斯坦福医学院做住院医,主攻方向是神经科。但是这期间,麦克从未放弃对股票交易的热爱,他开了一个个人网站,专门记述他对于价值型股票投资的心得,而这些都是他在仅有的空闲时间,也就是每天繁重的十五六个小时当住院医做牛做马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回到家,从午夜直到凌晨的这段时间来写的。在2000年他的住院医做到第三年的时候,他终于做不下去了,从千万人羡慕为之奋斗的这个位子上辞职,募集了一批启动资金,彻底改行成为了一个全职的基金经理。
医生这个职业在美国是财富的象征,和律师并列,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抛开职业操守不论,以钱程远大的标准,应该占有相当崇高的地位。无数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主打项目是学钢琴,小提琴,跳舞,合唱团,等等;身体好的男孩子或许还可以冲着美式足球,篮球,棒球的方向努一努,但是这些归根结底只是业余爱好,陶冶情操性情可能已经足够,可是要把爱好彻底变成一辈子的饭碗,谈何容易,何况职业和业余的主要区别,就是一旦选择了前者,就非常可能失去了原本朴素纯粹的爱好。为人父母,最终所希望的,除了子女身体健康这个根本大前提之外,心底里,谁不盼着他们能有一个如花似锦的美好前程呢?医生这个职业,受制于经济循环的影响大概是最小的,再者说,每当经济衰退社会萎靡之际,大概精神颓唐,内心抑郁导致各种系统官能紊乱的人数还有增加的趋势,人总不能不看病吧。由大学本科加上医学博士的几年读过来,熬完四五年住院医暗无天日的岁月,距离去大小医院开始独当一面,甚至开设自己的诊所,收获革命果实的好日子已经不远了。在这个坎儿上忽然不干了,去追寻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基金经理职业,这人的心底里,得对玩儿股票有多大的fantasy啊。
叹服之际,只能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某种程度上说,麦克是一个有着古怪个性的人。反映在他管理的投资组合上,他一直强调自己最大的特点是,只看重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在市场走向和这类公司股票发生背离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出手买进。和大多数多空基金不同的是,他的基金尽管有着很高的市场风险敞口,做空的股票比例一直大大低于做多,在基金最初的三四年里,相对低迷的大市仍然表现优异。2001-02年本来是以911为最高峰的股市从科技股泡沫破碎,加速到全面崩盘的最剧烈的两年,标普500指数分别沦陷了-12%和-23%,但是赛昂基金仍然取得了45%和13%的回报,而这些并不是以全面卖空而达到的。在我们和麦克多次的电话会议之中,我们总是试图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具体的公司名称,从他分析公司的基本面过程中,来评价麦克选股能力和对投资组合总体风险控制的水平,但是始终无法撬开他的牙关。在他的眼里,华尔街充斥了太多的泡沫,公司股票普遍被高估,选股方式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非常反传统,这使得他在和投资者打交道的过程之中变得小心翼翼。并不是由于他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反潮流特质使得他给我们留下了神秘莫测的印象,这也并不是他的基金取得最初成功的秘诀,相反,如果只是简单的用市场风险的角度去解释他的基金回报,很难解释得通。
2005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开始真正关注起赛昂基金来,一个根本原因是赛昂基金里面将近25%的资本,用于购买信贷掉期合约(CDS),在当时美国股市节节攀高,房市登峰造极的这样一个时期,赛昂以这样大手笔的下注,押在了和股市房市走势均相反的一方,勇气实在可嘉。在赛昂购买的信贷掉期合约之中,面值将近60亿美元之巨的筹码押在了公司债券上,另有10亿左右,属于房地产次级贷款的掉期合约。其实赛昂从 03年开始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买进公司债券的CDS,这部分的收益,在04和05年不但没有给基金带来预想的收益,反而还拖了后腿。那么在05年这样加大本钱的操作,能否从中获利,成为了我们争论的焦点。CDS市场本身的巨大规模,中间商标价的不透明,定价模型缺陷和以及交易对方风险,美国房市前景的不明朗,再加上赛昂基金自身的投资人对于这个交易的认知局限性,很大程度导致了两年内围绕着它产生的无穷话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