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笔下的情色北宋》
第27节作者:
音有误周郎顾 日期:2012-07-05 09:15:56
《渔家傲》
渔家傲
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
顾我薄才无可用。君恩近许归田垅。今日一觞难得共。聊对捧。官奴为我高歌送。
欧阳修身陷捣甥案时,有一个叫赵概的官员上书为他辩解。而欧阳修之前对赵概并无好感,经此一事,二人成为莫逆。两人曾相约辞官后要再相聚把酒言欢,赵概先于欧阳修退休居于雎阳(今河南商丘)。在欧阳修隐居颍州后的第二年,时年已八十岁高龄的老赵坐着一辆单车特意看望欧阳修来了。欧阳修喜出望外,每日大宴。
这首词是席间欧阳修专门作与赵楷的。上半阙是颂扬赵概一生荣耀,下半阙还是发了些牢骚,“君恩近许归田垅”之句给人感觉有点言不由衷,又有点无奈。这一点欧阳修就不像晏殊了,晏殊是真正的随遇而安,而欧公的名利心直到退休还未散尽。当时的颍州太守闻知赵概来到颍州,设宴款待二人。欧阳修做联:“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被世人传之。但我从中读到的却是欧阳修自我自我标榜。此时他早已名噪天下多年,何必自夸!前文《朝中措》中欧阳修先自称文章太守后自称衰翁,都表明了他很看重名声,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石林燕语》中记载的下面这个故事能说明一些。
嘉佑二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和范景仁、王禹玉、梅公仪、梅尧臣等五人主持贡举(就是苏轼、苏辙、曾巩考中的那次),由于考场时封闭的,不仅对考生,对考官也是如此。所以在这被称之为“锁院”的五十多天里,五人相互唱和。欧阳修做有“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来形容参考学子,被其余四人称颂,而欧阳修最为赞许的诗句是梅尧臣的“万蚁战时春日暖,五星明处夜堂深。”认为他们五人确可自比五星。事后有些未考中的学子就拿这首诗说事,说此五人身为考官,却把考生比作蝼蚁,把他们自己夸作五星,而且还日夜唱酬,疏于校考。
欧词,按题材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如《朝中措》和上面这首《渔家傲》等抒发情怀的,这种题材的欧词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有些做作,觉得一代文豪不该如此。细细想来,也不奇怪,其实这就是真实的欧阳文忠公,他以道德文章名达天下,但他毕竟不是圣人,而且我们今人对欧阳修的认识大多都是建立在南宋文人的笔下。而南宋是程朱理学盛行的时代,他们需要欧阳修这样的道德楷模,所以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过度美化了的北宋文豪的形象。所以,别人怎么评价欧阳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从欧词中看到什么样的欧阳修
日期:2012-07-06 12:07:33
(正文)
欧词的第二种题材是我非常喜欢的,就是象《采桑子》这种咏物写景的,清新秀丽,非常具有美感。再推荐一组《渔家傲》,十二首,是咏季的,分别描写十二个月份的风貌物语。
其一
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看柳意。偏从东面春风至。
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冰散绿池泉细细。鱼欲戏。园林已是花天气。
斗杓:即斗柄。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这三颗星为柄,第一至第四星为斗。
金刀剪彩: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或镂金箔作人形,贴在家中屏风上,或戴在头上。这是当时的一种风俗。
词对正月的描写即是以时间为序,月初的北斗变化到月中的月尚未圆;又有对民风民俗的写照:有剪彩,看红灯;也有对自然现象变化的细微观察:东风吹至,冰散绿池,满园春花。从这首词看出,堂堂的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是很有生活的,对生活中的细节观察很仔细。另外,第一句“正月斗杓初转势”还告诉我们欧公对天文也很通晓哦。
其十
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炉画閤新装遍。鸳帐美人贪睡暖。梳洗懒,玉壶一夜轻澌满。
楼上四垂帘不卷,天寒山色偏宜远。风急雁行吹断字。红日晚,江天雪意云撩乱。
十月小春:十月天气和暖似春,故又称为小春。
玉壶一夜轻澌满:玉壶为当时计时用具,要定时换水,词句意为美人过于贪睡,起的太晚,以至于玉壶中水满。
这一首感觉比上一首更具有质感,给读者展示了一副似春还雪的初冬图。
十月的天气虽然还有些暖和,但梅花已开始绽放,画阁中已经装上暖炉,鸳鸯帐中的美人因为屋中暖意融融而迟迟不起。玉壶中的水漏已滴满,还仍未梳洗完。
楼上的卷帘遮挡住了屋外的寒气,而寒冷让人觉得山色越远。寒风急劲,吹的南归大雁已不成人形。残阳下乌云翻动,冬雪欲来。
翻译这种词总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论怎么解读总感觉写不出词本身的那种意境。其实读词的原文的感觉最好。但没有办法,只能如此。
这首词曾被当时一个歌妓吟唱,故事颇为有趣。有一个县令因提前支取公款私用而被罢免遣返原籍,途中遇旧友,设宴款待。席上一歌妓知道此人被罢官是因为“预借”,当时是仲秋(八月份)时节,此歌妓忽然唱起欧公的这首《渔家傲》:“十月小春梅蕊绽”。被罢官的县令很不解:“你不够专业啊,现在唱这首词时令不对,有点早吧?”谁曾想歌妓早就挖好了大坑等着他跳呢!“现在是八月,而我唱十月之歌,这也是预借呀!”话音一落,县令暴汗退席。
这组词是欧阳修在太尉李端愿席上一气呵成的,好厉害!后来的王安石经常向人提起欧词中之名句“五彩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就是第五首中的词句,他在三十年前见过全篇,到后来只记得这三句,多年来一直寻找全篇而不得,直到他辞世都未能如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