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那些事儿》
第7节

作者: 沧海一粟11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曾国藩对他的工作极为满意,曾这样夸奖他:少荃天资聪明,文才出众,办理公牍事务最为适合,所拟文稿都远远超过了别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能得到上司的夸奖,这是作为下属最为荣幸的事情。这是否预示着李鸿章真的会做出超过恩师曾国藩的成就呢?

  这还是个问题。
  虽然李鸿章的文案工作做得顶呱呱,但他也有臭毛病,那就是虽然随军多年,却未改文人随随便便、睡懒觉等习气。
  一次,本来到了开饭的时间,李鸿章却还在睡懒觉,曾国藩生气了,非得等睡懒觉的李鸿章来到饭堂才开始吃饭,结果,全体湘军就为了等一个人而挨饿。最后,李鸿章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悄悄坐在一边吃饭,曾国藩却什么也没说。
  饭后,曾国藩严肃地教训他:“少荃,你既然来到这里,就要明白这里所崇尚的只有‘诚’字而已。”说完拂袖而去。
  李鸿章愣在原地,心里有些悚然。

  靠,诚是什么意思?忠诚?难道我不忠诚吗?从此,李鸿章再也不敢把军规当做儿戏了。
  曾国藩如此苦心孤诣,李鸿章的生活习惯都在慢慢改变,逐渐养成了勤奋、规则的好习惯,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所以,在“大儒”曾国藩的熏陶下,李鸿章的性格开始改变,气质也得到了根本性的升华,为日后成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期:2012-05-18 16:14:43
  28.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任何人都会感到厌倦的,李鸿章也是如此。在做了一段时间文案工作后,他开始有些厌烦了。
  李鸿章的梦想是上战场立战功,然后步步高升。虽然有曾国藩这个大靠山,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生活比较安逸。但如果做一辈子文案工作,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

  过安逸平淡的生活,这不是李鸿章的风格。但此刻的他只能等待,在等待中捕捉机会,这一度成了他在湘军幕府这段时间的主旋律。
  本来,曾国藩决定由李鸿章主持增练皖北马队,隶附于湘军。这是个机会,但遭到地方绅士的反对,他们认为团练是保卫乡里的,所以,对往招之人百般阻拦。这些短见之人,真让人气愤。结果,这个事就这么黄了。
  1859年4月中旬,太平军回师江西。为了援助张运兰,保住景德镇据点,曾国藩在6月急派曾国荃率部湘军5000多人往授,并命李鸿章一同前往协助军务。
  李鸿章一直希望能独统一军,现在要听命于曾国荃指挥,心里很不舒服,所以不想接手这个差事,还表露出郁郁不得志,想另奔前程的意图。
  作为曾国藩众多师爷中的一个,虽然李鸿章在湘军大营除了在做文案工作方面有点特长外,并没有其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曾国藩深知李鸿章文武兼备,于是向朝廷奏明,留他在营襄办军务。李鸿章既不敢抗旨,又感激恩师收留和推荐的恩情,最终决定前往曾国荃处协助作战。
  俗话说: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满腹经纶的李鸿章终于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此,曾国藩对他更加另眼相看。

  日期:2012-05-19 09:25:51
  29.
  就在我准备前往曾国荃处时,清廷命曾国藩入川防堵石达开部太平军挺进四川。此时,曾国藩在江西抚州正和太平军杀得不可开交,为何突然命他入川呢?这是唱得哪一出啊?
  原来,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深怕威望颇高的石达开成为第二个杨秀清,便开始排挤石达开。结果,石达开在天京呆不下去,最终决心离开天京,自立门户。石达开出走的时候,至少带走了当时太平天国一半的兵力,可谓是太平军精华,一时俱去。
  一路杀去,石达开的军队已经成了流寇之军。没有根据地的日子很难过啊,为了能开辟一片新的根据地,石达开看中了富饶的蜀中之地,于是兵锋直指四川。

  朝廷慌了,一个洪秀全就让神州大地战火纷飞,不得安宁,如果让石达开在四川站稳脚跟的话,那大清铁定没有一天好日子过了,所以必须派大将把石达开挡在四川省的大门外。
  这时,胡林翼打算借此为曾国藩谋取川督一职,并确保湖北饷源,于是向朝廷举荐了曾国藩。结果,清廷命曾国藩入川,却不肯授予地方实权。
  对湘军来说,入川简直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曾国藩开始摇摆不定,不知道是该入川弄个封疆大吏,还是继续进攻江宁,博取盖世的丰功伟绩。
  对于李鸿章来说,这真是天赐良机,他大展宏图的机会来了。
  日期:2012-05-21 10:47:35
  30.
  “决不可入川。”

  “为何?”
  “太平天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目前,他们的势力只有苏南、皖中两块地方。李秀成、陈玉成拼命争夺皖中,可见皖中对他们有多么重要。现在,湘军已经把太平军逼到了这两块地方,以后和太平军的决战一定会在这里发生,而恩师却要应命入川,把消灭太平天国、光复江宁的丰功伟业让给别人,确实是下下策。再说,四川地处偏远,石达开的部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不过是一支流寇而已,早晚都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所以,二者相较,攻克太平军的都城天京才是重中之重。”

  李鸿章的一番分析让曾国藩茅塞顿开,与其在四川立足,不如攻陷天京抢夺头功。不过,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
  “现在皇上已经命令我湘军入川,我们总不能抗命吧?”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向皇上讲明了其中利害即可。恩师如果率军入川,两湖、安徽兵力空虚,太平军便可乘虚而入,相信谁也不想看到这种局面吧。不过,恩师可以做出率师入川的样子,估计走到中途,皇帝就会命令湘军入皖了。”
  李鸿章的胸有成竹左右了曾国藩的决断。
  最终,曾国藩采纳了他的建议进军安徽。同时,集结湘军水陆人马,准备踏上入川的征途。
  果然,准备入川的湘军没走多远,便接到了咸丰帝令曾国藩暂缓入川,先驻扎湖北,与官文、胡林翼共同进攻安徽的上谕。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李鸿章的料事如神让湘军上下都知道了他确实有两把刷子。
  日期:2012-05-22 12:54:39
  31.强人的蛰伏
  李鸿章不仅能草拟信函和奏章,而且还能出谋划策,在战场上也是一把好手。
  这不,1859年7月13日,李鸿章随同曾国荃攻陷了景德镇。第二天又进占了浮梁县。11月,清廷授予他福建廷津道遗缺。本以为从此就要离开湘军,走马上任了。

  没想到李鸿章是个抢手的人才,曾国藩舍不得放手,随即奏留李鸿章继续留任幕僚,担任文案工作,并参与军务。
  没办法,谁让咱强呢。
  李鸿章只好继续做曾国藩的幕宾,继续他的蛰伏生活。不过,在曾国藩的心目中,李鸿章是一个胸怀抱负、极有个性,有能力的人,能胜任省一级的政务官员和首要军事指挥官。
  只要领导想着你,就会找机会提拔你。所以,一定要让领导心中有你,一见到你,就能叫出你的名字,这样你才有机会往上爬。
  既然是红人,自然要常留在曾国藩身边了。不久,李鸿章便随曾国藩从黄州东下援皖,驻军安徽宿松,与屯军太湖、潜山的陈玉成部太平军相对峙。
  1860 年初,清廷决定采用南北合击太平天国的战略决策,命令江南大营和湘军分别围困天京和进攻安庆。

  为了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太平军采取先救天京、后保安庆的方针。同年5月,李秀成、陈玉成联军一举击溃江南大营,随即挥军东进,挺进苏杭。
  咸丰帝一直梦想着依靠八旗和绿营兵来击垮太平军,随着江南北大营的相继覆灭,他的这个梦想被打得粉碎。普天之下,只有湘军可以和太平军相抗衡了。为了拉拢曾国藩,让湘军死心塌地地为大清效力,挽回败局,在6月初便下谕旨授给曾国藩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的军政实权。8月实授两江总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