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未来之路》
第11节

作者: rodbin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18-19世纪间产业革命的兴起,股份公司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对现代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30年,美国第一次讨论会计原则,为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使传统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个分支。
  之所以例举出古今中外,各种形形色色的财务会计制度,我只是想说,财务会计制度不是天生就有,而只是人类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记录、所有权确认等问题而设计的一套制度,跟我们的法律制度、家庭制度、道德伦理制度等人类习惯的各种制度一样,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制定,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会根据具体情况的改变而做出改变,没有逻辑上的唯一性!也没有形式上的永久不变性!如果实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不能适用社会的具体实际,那就需要在财务会计制度和社会具体操作原则之间进行选择,或者二选一,或者两者各做出些让步,争取最大限度的达到制度与实际基本一致。

  日期:2011-03-16 18:29:03
  如果用唐宋时期“四柱清册结算法”, 即“四柱”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来对当今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记录和所有权确认等当今的财务会计制度正在确认的工作,我们会面临怎么样的问题,这套“四柱清册结算法”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我们当前的股票证券等有市价值的资产,这些资产的价格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没办法在“四柱清册结算法”中很好的体现;二像中国沿海各大中城市中的一套房子,比如北京的房产,房始终就是一套房,本身没什么变化,但是目前的市场价已经涨了不少,在“四柱清册结算法”中他计算的当年盈利的算法就是北京某个小区的一套房子减北京某个小区的一套房子,盈利为零,而不能很好的体现我们现代看到的市场价位上涨,所谓的房屋资产升值盈利。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房产盈利,如果按“四柱清册结算法”来计算确认就是没有。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方面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不一定能够很好的合适现在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去分析这套制度与现在的这种社会现象之间孰对孰错,只是说明财务会计制度与社会实际之间存在不协调,不相适应的可能。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之间采用财务会计制度来运行一切,做我们各个成员行事的评价基础,决策依据,我们会得到怎么样的结论?
  为了分析问题的简单,我们对这个家庭总的年收入和总的支出相等,也就是家庭刚刚维持家庭成员的正常持续,当年没有家庭盈利。成员包括儿子(8岁)、女儿(6岁)、丈夫(35岁)、妻子(34岁)、爷爷(66岁)、奶奶(64岁)。
  儿子的年财务报表,不用看,每年基本上都是亏损,会持续到参加工作(如果22岁的话),还需要14年的净财务亏损,加上利息等支出,儿子的财务报表会非常难看。因此从财务角度,无论是儿子本人,还是父母都会倾向于抛弃这个不良资产,或作财务压缩。
  女儿的年财务报表基本上与儿子的差不多,每年都会亏损,而且持续时间会更长。基本上做决策,同样是会倾向于抛弃这个不良资产,或作财务压缩。
  丈夫跟妻子的年财务报表会非常的好,家庭其他成员的年亏损额应该就是他们的盈利。因此,从财务角度看,我们更乐意持有这份优质资产。增加对这两个财务主体的资金投入。
  爷爷跟奶奶的年财务报表应该处于小额亏损、或持平阶段。未来财务预测亏损会越来越大。从财务角度评价,也是会倾向于抛弃这个不良资产,或作其财务压缩。
  如果我们按照上述的评价标准,决策应该是放弃儿子、女儿、爷爷、奶奶,保留丈夫和妻子这两个优质资源。实际操作的结果就会是在这一家中儿子、女儿、爷爷、奶奶会被放弃,要么没有足够的食物生存或者就是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医疗,迟早会按照优胜劣汰的经济法则淘汰这些人口。当然,这个跟我们的现实世界是明显不一样的,他违背了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优良传统,我们不可能按照这个标准去操作。也就是说,在一个家庭中,在家庭各个成员之间是不能适用这套财务会计制度的,尤其是不能根据财务会计制度中的利润原则对家庭成员做取舍。

  本质上我们可以认为在家庭这样一个以爱为主要纽带或动力机制的社会体系中,财务会计制度对内部各个成员是不能适用的,就算适用,我们也是不能按照它来做决策的依据,因为它最终会违背家庭道德伦理,使家族灭绝。那么,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种以更大的爱为动力机制的社会中,这套财务会计制度能够适用吗?既然在家庭这样一个小小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团体中不能适用,放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现在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同样也不能适用,如果使用,也会造成社会道德伦理的丧失,社会整体的灭绝。

  说白了,财务会计制度只能适用于私有制为基础的,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体系,像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在其他社会体系,比如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暴力机制社会典型),目前世界通行的这套财务会计制度是不能适用的,因为这套世界通行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社会根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些社会中如果采用财务制度,那需要重新进行针对这种社会特点的大的、小的科目和细节条款的再设计。

  那么,在公有制社会推行这套世界通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会有什么后果,我想我在前面已经提过,本质上将会是私有制的社会和公有制的社会发生你死我活的斗争或彼此做出改变互相适应,而不可能两者并存。目前我们坚决的在中国执行国际通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其对公有制的作用后果肯定可想而知。
  日期:2011-03-16 20:47:24
  第五节设计错误的银行财务会计制度
  在前面章节《骗局式的现代金融银行业货币发行机制》中,我们已经分析过,在目前的信用发币制度下,银行系统所派生出来的货币量大大多于我们中央银行所印发出来的货币量,大致是1/存款准备金率这么多的倍数。中央银行和下属的所有银行体系所派生出来,或者说总体向世界注入的无需劳动就能拥有的货币数量,总额为现有所有银行系统内各种账户里面的存款总额。以中国为例,2010年6月,我们现在的存款总额为70万亿左右,当然中国还有本质的区别,而我们在2001年6月为15万亿左右,1994年为4.5万亿左右。也就是说2001年6月到2010年6月,我们的银行体系实际光发行货币这一块平均就应该为(70-15)/9=6.1万亿左右,具体2009年的数据,2009年12月存款总额为606225.01万亿,2008年12月存款总额为475166.60万亿,那么2009年当年银行系统所对应的发货币盈利就应该为131058.41万亿。

  而我们翻开每一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我们会发现他们每年的盈利为多少,我们统计一下现有中国银行系统的利润,报表数额为:
  建设银行:861.19亿元
  工商银行:1285.99亿元
  中国银行:853.49?亿元
  农业银行:650.02 亿元

  交通银行:300.75 亿元
  浦发银行:132.17亿元
  民生银行:121.04亿元
  深圳发展银行:50.31亿元
  华夏银行:37.60亿元

  北京银行:56.34亿元
  南京银行:15.44亿元
  宁波银行:14.57亿元
  上述银行总计大约在4400亿左右,那么考虑其他非上市的银行和一些小的上市银行没有统计在内,考虑占市场总额的1/3,也就是2000亿左右,那么两者相加估计中国银行系统2009年的账面利润总额为:6500亿元左右。这个数额远远低于我们上面所说的131058.41亿元的货币发行盈利。
  两者明显存在巨大差异,实际利润与报表利润差额在10倍以上,而且按照人类的常识,这个发币收益是一定存在,那么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眼睛?那就是银行系统的财务会计制度,这套为私有银行系统规避银行的主要利润点而设计的银行财务会计制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