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在教科书上的定义是:交换的媒介。天生是金银。货币本质应该是一种极强的诱惑力,诱惑广大人民向给定的目标前行。它是在利用人类的贪婪,当然贪婪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好的方面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自发的克服人性中的一些不积极的方面;坏的方面就会是战争、暴力、抢劫、欺骗、破坏传统美德等,贪婪过了就会成为罪恶。所有形式的货币,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取决于控制(或能够随意制造)它的控制者的道德和觉悟水准, 他的取向决定社会的方向(好或坏、利己还是利人)……。
暴力威胁驱动的社会,应该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类似奴隶社会,优缺点可以从历史中考证,基本上这种社会体系是违背人性的,毁坏了人类的道德伦理体系,也无所谓公平不公平、法律不法律,道德不道德,就是一点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动物法则。历史最终选择了这种制度的灭亡。
以爱或者说觉悟为驱动力的社会。这种社会公平、正义、道德文明水平高、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但是反过来需要参与者的觉悟足够的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同时社会大众的觉悟水平离推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础还相差得很远,对人类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日期:2011-03-12 19:59:00
第四节 公有制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
思考一个问题,国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表现在老百姓身上的差距,或者说不同?我们去除掉现有的社会公认的经济方面的评价标准,更何况这些标准本身对于评价自己不可能起作用。公有制中,所有的企业行业都是全体公民的财产。在公有制中,我们打个比方,一个人从宁波去北京,坐飞机过去,记住飞机是你的,你用以前的劳动成果购买的,现在发费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飞机飞行所需的消耗)支付此次飞机飞行的费用;结果是不是意味着飞机票越低,老百姓财富越大,因为总体消耗值最小:飞机购买价加相关配套费用(表现为机票)总和?
表现在公有制企业上就是:企业所需运行财富越低,社会财富越大(当然有前提条件:一是产品和服务只对国内公民,对外国出口当然是越高越好,因为外国人在企业最初的投入方面没有投入;二是企业的革新技术改造还是以国有性质注入);如果是跟非公有制的外资在中国竞争,在自己国内利润应该是越低越好。
公有制企业的目的应该是追求在相同投入下的社会平均每个公民可调动的社会财富的最大值!或者说社会整体的财富最大值。
因此,我的结论是:公有制下的物价越低(这里的物价我们不要用我们现在的纯信用条件下的货币数量来理解。而是要以相对物价相对于与社会平均收入,或者就是以投入的费用折算成当下,劳动者正常工作情况下所需劳动投入的劳动最少;比如物价为50元,相对于你是半天的工资,如果这五十元只相当于你三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工资,代表的份额越少,那么就代表我们的整体财富越大),整个国家的财富越大,公民的财富越大!当然,对于进入公有制国家的外国公民(主要指非公有制国家公民,当然也包括非对等条件下的其他公有制公民)得加另外的准入费,不然,按照现有的外汇机制就是拿国内居民的财富补贴外国公民和企业(因为他们的财富分配方式和与上述飞机类似的财产为别人所有,资本家和企业主,他们的劳动成果主要以高收入的形式返回给劳动者了,而公有制国家却不一样,劳动者的很大一部分财富以公有制的形似组成了大家的国有和社会公共资产)。
因此说公有制和私有制在体制本质上具有很大的区别。按照财富越来越公有的特点,马克思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或共产主义社会是不需要货币的,大家按需分配,不需要货币,你机票这一部分费用也由于我们在驾驶员、飞机油等方面也是大家的投入而不再需要收取。当然这是极限情况,对于目前的社会形式,主要是大众的道德觉悟水平还不能达到那样社会的要求,只能说一步一步前进,一步一步的去适应,一步一步的去摸索。
而在公有制国家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相当于是让公有制与私有制在一个体制内互搏,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第一市场经济的一整套运行方式,是在以私有制为根基的资本主义国家或封建机制国家发展形成,这套机制运行的好,必然是为私有制经济基础服务。市场经济的本质驱动力应该是贪婪,钱。第二已有的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做废掉公有经济与终止市场经济机制之间的二选一。如果最终选定按照目前的世界现行财务制度、经济规则走市场经济,最终的结果就是将公有制下全体老百姓创造的财富或企业等败光之后,开始走私有制!当然如果只是一个封闭或与外界交流很少的国家,不管你每个产品的价格与实际的价值相差多大,整个财富都还是在自己的经济体内,问题不会太大,可以利用在某些部位集聚的财富再推动社会其他事业的发展;而如果出现大规模的对外贸易,按照现有的市场经济制度,使公有制国家与外面的私有制国家在价格上接近,那就会出现非常巨大的问题。
我们已经分析过,公有制国家体内,价格越低,公民的社会财富越大,伴随着外面的财富向内流,当然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没有一个资本家会不要利润或免费送给公有制国家人民使用;相反方向,公有制国家内部价格越高,就是公民的社会总财富越小,公有制国家内部的财富向外流,伴随着的就是原来公有制体制下打下的财富基础为公民的服务比重越来越低,因为外贸拿走了很大一部分,将原来的服务对象扩大到了所有对外贸易覆盖的区域。因此公有制国家与私有制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最好是采用物物交易;或者在采用私有制国家价格作为交易结算对象的基础上(就像现在的国际贸易美元结算),并且公有制国家应采用高额关税恢复产品的对外价格,让公有制国家的产品价格回到私有制环境下相同的水平。简单一点就是应该把公有制国家看作是私有制国家的一个竞争体,它里面的所有价格需要通过高额的关税恢复到私有制国家的价格水平,才能进行市场交易。
如果要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或者说局部事例,就相当于你对家庭内部成员的投入或付出与你对家庭外人员的投入或付出不能一事同行一样,谁都不可能长久的对家庭外人员像家庭内成员一样的投入,这些投入包括所有的生存、成长等各方面必需用品。
原苏联和中国都面临相似的情况,和相同的决策环境,以及相同的问题走向。
中国国内现在面对的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做对外贸易,大量财富低价出口的同时,作用在中国体内就是各种泡沫丛生,物价飞涨,尤其房价和股市.以及各种生活必须品的价格上涨,按照前面的理论会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各种物价的上涨中国公民的总社会财富在减少,而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一是外贸廉价送给外国人享受我们的财富,另外就是在中国国内的外资占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