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社会现状是:大多数行业存在产能过剩,表现为产品销售不出去,而另外一方面却是中国国内老百姓有强大的需求,但是却没有钱来购买,这是非常病态的社会形态,违背了自己的发展必须为自己服务这样一个原则,以前叫为人民服务。因此,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的分配机制出了问题(或者说是现代以货币作为分配手段的货币机制出了问题).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却不能消费,只能廉价的送给外国人消费,而国内呢?一方面人民需要,另一方面却是人民根本买不起,同时又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外贸赢余带来的美圆强制兑换成人民币,货币投放增加,再加上房地产按揭贷款、其他信贷等一系列信用增加所造成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在实物方面由于出口没有及时的从国外采购实物回补国内,导致实物越来越少,货币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老百姓的账上财富增长不可能跟的上这个步伐,相当于分配财富的认购权跟不上财富增长,相对就是财富减少),人民更加买不起!原因还是上面的整体社会财富的最大值没有了,由于物价和其他通涨因素,其实是导致了整个社会纸币对应的社会总的可兑现财富的减少!如果问题在进一步的恶化,会激起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那么到时候政府必须出手强制干预.如果是经济手段干预和调节,必须是调用以有的公有资产去对抗,对抗的结果如果是按照现有的那套财务会计制度去评价,那么就必然会造成公有经济体的资产收益率或利润率降低,或者亏损,因此呢?按照现有的会计和银行转帐以及国际间的对私有制国家和个体评价的标准来评价,必然是参战的公有资产逐渐的损失,当然政府可以补贴,但是其他方面可用的政府财富就少了,整体还是亏损!
所以,如果公有制国家国内一直采用的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银行转帐方式、财务和金融制度,必然最后就是走向私有制!
当然,对于公有制这种出现时间不长的所有制体制来说,最最重要的是与其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环境的缺失。公有制没有针对公有制特点的,自己的财务评价体系、金融体系、文化体系、道德环境体系等.
简单一点说,就是公有制这种是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动力机制和私有制这种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动力机制的,两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日期:2011-03-13 13:17:48
第三章 现行经济体系中的谬论
第一节 骗局式的现代金融银行业货币发行机制
货币来源于人类的历史进程当中银行家与大众的选择。最初是物物交易,中间没有任何中间货币媒介,比如:5只鸡=1只羊;等式的两边都是真实的劳动产品,都有人类劳动的内在支撑。后来逐渐出现了一些中间媒介物,贝壳、白银、黄金等等,最后选定黄金白银为中间媒介,上述交易等式就变为:5只鸡=1两白银=0.1两黄金=1只羊;等式的中间的所有物品还都是劳动产品,都有人类劳动的内在支持,没有任何在当时能够随意得到的东西加入这个交易等式。再后来也就是银行家出现的岁月里,出现了黄金的收据,等式变为:5只鸡=1两白银=0.1两黄金=0.1两黄金收据=1只羊,中间出现了人类不需要劳动就能简单得到的东西黄金收据,不过他又一个存在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接受黄金收据随时兑黄金的需求,如果不能兑换银行家就得破产,尽管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银行家在这个过程中发行了大量多于他黄金拥有量的收据进入交易市场,相当于是什么:他用他的毫无价值的纸张换了我们大众的劳动成果,而且银行家独享了这份权力;这种收据就是当时各国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等。发展到现在就是大型的银行集团出现,为了摆脱唯一的制约黄金兑换收据的约束,各国有一个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发纸币,实际上中央银行也是由下面的的各家银行按比例控股,类似于整体是一家大的,各家银行把纸币当黄金用,自己在小金额现金交易时用纸币,大交易还是用收据(支票、汇票等等),上述等式就变为:5只鸡=10美元(纸币)=10美元(收据)=1只羊;等式的中间就出现了无需劳动的纸币和收据与大众的劳动成果相交换,而且这种发币权为银行集团独享。
从上述简单的交易等式中,我们发现有很大的问题,明显的在社会交易的过程中,老百姓的财富被银行家的无需劳动的纸张所稀释!这其实就是世界财富黑洞的根源!但是大众为什么就看不出来呢?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大家集体失聪,看不到问题的真面目:
一、狡诈的银行会计帐目——银行资产负债表
我们翻开每家银行的会计帐目,大致都会看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存款大致等于贷款”这两个数据。存款大致等于贷款,是不是意味着:别人的劳动成果放在银行里面,与银行贷出去给借款人的钱大致相等啊?如果你认为是这样,那就被骗了,这是银行家聪明与狡猾的的集合点,其实这是银行家借大笔的钱给别人,而别人又将钱存入他的银行,而得到的结果,在这个借款以前,银行其实没有一分钱,但是他给别人一借钱他就变出了别人欠他的钱。你会说,要是这个借款人把这笔钱用掉,支付给另外一个人,怎么办?不是没钱了吗?要解释这个问题,请看第二条。
二、银行体系与货币乘数 我们现在的世界银行体系是:中央银行,下面带许多的商业银行。然后世界围绕在这个银行体系之外运行。这个银行体系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老爸带着多个儿子,老爸是中央银行,各个儿子代表各家商业银行,但是他们总体上是一家子。现在是儿子(商业银行)是老子(中央银行)的股东。你游戏不管怎么玩都在他们家里。 一中的那个问题,他凭空借给别人钱之后,如何应对别的银行?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回到“物物”交易的起点,简化过程;世界刚刚出现银行,中间的过程我们就不说了,人民突然接受了:5只鸡=10美元(纸币)=10美元(收据)=1只羊的模式;也就是说凭空出来的纸币和收据可以和大众的劳动成果进行交换了,他拥有空气换财富的权力。中央银行他印刷一亿美元的纸币,按照我们现行的货币乘数,商业银行能够变出大致十倍的收据,也就是价值十亿美元,大家都不需要任何劳动。那他又是怎样让这些商业银行在帐目上互相平衡的呢? 还记得世界都围绕他们家转吗!中央银行发一亿的美元,下面的各家商业银行发十亿,基本上就是,各家商业银行在同时自己印收据,而且都借给别人。每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平衡的,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那么各家商业银行之间如何平衡呢?已经说过了,他们是一家,你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整体,相当于就一家银行向所有的人贷款,照样是平衡的。出现的在各家银行之间暂时的不平衡,你只需要内部拆借就能解决,挂挂帐而已。总体还是他们家向社会提供了不需劳动就能得到的10亿美元,来分享大众财富。何况在实际企业与企业和个人以及其他机构之间的资金流动要远远大于银行之间的资金流动,具体点的理解就是银行外发生10亿美元的转帐支付业务,由于各家银行都有往来,实际在银行之间的拆借可能1/10都不到;类似于以中央银行为圆心的圆,中间不动,越往外感觉钱的流通幅度越大!而且目前的银行支付方式,以及财务会计制度已经从制度上限制死了对现金的使用范围,大额的必须是银行间直接转帐,支票支付,企业不能大量长时间持有现金,其实从这些细小的方面,用制度保证了目前这套银行体系的运行。当然还有很多,包括保险机构的多重意义,他们一手设计的各种期货交易机构等等,都是为了保证他们家的财富在世界自由运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