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道与术》
第12节

作者: 顺德天外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好,既然大家没有异议,咱们再来倒过来推算。”俺继续算帐:“如果我们确定一个销售目标为400万,那么,又有两笔费用出来了:一是400万产品在生产等多个环节按刚才大家公认的5%计算费用,就高达20万,二是业务人员1%的提成合计为4万,这两笔费用加上销售部门的直接费用56.6万,总合计为80.6万,我们可以忽略小数位,只取整数80万”。

  日期:2011-7-7 7:49:00
  停顿了片刻,喝下一口茶水,俺继续下去:“现在,我们再来计算利润,如果我们确定400万的业绩目标,而400万业绩按照大家刚才公认的20%毛利,正好也是80万,前面我们计算过,80万必要的支出,在运转过程中一分也不能省下,而且都是真金白银的纯利,也可以这样理解,一定要销售业绩完成400万才能达到利润与支出持平,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这个销售团队的年度业绩总额只有、并且必须达到400万,才能解决团队的人员工资和相关费用;第二,在完成400万总业绩的情况下,企业不但没有一分银子的利润,而且还要抵御产品和原材料积压、资金占用等风险,企业做得热热闹闹,实际上这一部分并没有产生利润,因此,俺有理由相信,老板的期望值应该不会只是定位于这个业绩”。

  黄经理不再乐观,开始沉默,张老板露出期待俺继续下去的神色。
  俺端起茶水,慢慢品尝,让现场气氛足足保持了3分钟静默,然后,单刀直入:“请问黄经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退一步考虑,从长远着想,先把业绩做上去,寄希望于将来再增加销量从而产生利润,那么,企业现在要求完成400万的年度销售量,也就是说,企业只要求销售业绩所产生的利润与费用支出基本持平,你是否有信心带领团队完成这400万的目标?”。

  黄经理面有难色:“这样评估销售经理的工作,好象不太合适吧,企业的风险自然应该由企业决策者来承担,销售经理当然愿意业绩突出,更愿意企业红红火火,但也只能尽力而为,谁又能保证就一定可以完成这个目标呢?许多企业销售方面前期亏损,后期赶上的现象也是很多的”。
  俺打断他的话题:“第一,对于销售经理和销售团队,我们借用总设计师的教诲‘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点绝对是真理,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身为销售经理,团队销售业绩就是主要考核评估指标,业绩不能上去,那还考核什么、评估什么呢?培训做得再好,人员管理得再好,没有业绩,让大家空着肚子闹革命,这革命的红旗又能打多久呢?第二,企业的风险应该由决策者承担当然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但是,决策者好比运筹帷幄的“大帅”,而执行者则相当于完成目标的“大将”,俺相信,没有哪一位决策者会挑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的“大将”去执行自己的战略目标;第三,前期亏损,后期赶上,这类现象一般只存在于大型企业为了树立品牌,或者冲击市场而制订出深谋远虑的战略性临时亏损政策,是有预见、有目标、有限度的亏损,属于主动出击的性质,绝对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之类盲目任其亏损的放纵行为,这一做法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我们知道,中小企业一般都存在一个“远水不救近火”的现实问题,在自身品牌基本形成,市场维护良好的情况下,却因为增加了销售人员,反而出现这类亏损,甚至连销售人员的工资也不能做到‘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支销售队伍还要让其它销售团队来养活,在道理上也说不过去,会引起企业内部其他员工的不满,引起外部人员的笑话,作为中小企业的老板,也承受不起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过长周期。如果不幸出现这类状况,我们销售团队的贡献何在?销售经理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如果老板的头脑没有问题,我想,是不会请来一班人帮他做这种亏本生意的,所以,保本持平的销售政策对于中小企业,应该是游戏的基本底限”。

  黄经理转移了这个话题,主动提出:“如果我接受这个目标,有两个问题,第一,企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第二,是否可以按每月支付1.5万,年底结清的方式支付报酬”。
  俺笑了笑:“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企业会按照法规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会有一个附件作为劳动合同的前提和补充,这就是目标责任合同,是以销售业绩为导向的具体目标分解;第二个问题,俺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团队没有业绩的前提下,区域经理的基本工资3K不变是没有问题的,也是符合市场行情的,因为低于这个工资水平,他们就不能生存;而销售经理的工资,前期每月最多只应占到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就是20万按12个月来平分,再取其三分之一,也就是在没有团队业绩的情况下,只能发给5.5K或6K的基本工资,以后随着业绩的增长,工资也随之增长,水涨船高,比喻说,团队业绩达到了100万,销售经理的工资马上可以相应提高到7—8K,达到200万,可以同步提高到9—10K,合同期满,达成了销售目标,再全部结清其余的工资,这只是一个比喻,具体细节稍后可以商讨,不过,都要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打消双方的顾虑,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做好公证”。

  日期:2011-7-7 7:51:00
  黄经理不满意了:“给予这么低的前期工资,好象没有保障,不能称为公平,如果哪天企业不满意了,要炒人,作为个人来说,岂不亏大了?”。
  俺随之解释道:“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起步给予高薪,哪一天,当事人无论任何原因另谋高就,而他在职期间却又没有创造任何业绩,反过来,企业是不是也亏大了呢?风险必须由双方共同承担,这才是公平、公道,我们见到许多有信心的销售精英,一般都是以这种方式结算报酬的,只要具备‘打长工’的心态,有信心、有能力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约定的目标,没有哪一家企业不会珍惜这类人才的,哪里会轻易解约呢?退一步讲,如果企业真的不愿兑现,还可以寻求法律保障,打工者可以“跑得了和尚”而企业却“跑不了庙”,反过来说,如果企业连这样的合同也不愿兑现,这类无良企业还能生存下去吗?还会有人来卖命吗?”。

  黄经理似乎有些不甘心:“我们能不能尝试第一年签订100万的目标合同,然后,再逐年增加?”。
  俺转向张老板看了一眼,然后,回过头来答复他的问题:“我个人不赞成只要待遇、不要目标、任凭销售业绩随波逐流式的“望天收”做法,如果是这样,那就出现了待遇与责任严重不对等的状况,对企业显然有失公平。如果我们将目标确定为100万,而人员和费用支出不变,我们知道,100万产生的毛利只有20万,那么,企业一年就要承担亏损60多万的真金白银,这问题只有张老板才能确定是否愿意了;另外,据你刚才介绍,以前,你曾经带领团队创造过同类产品年内销售3千多万的业绩,现在,我们将任务缩小为八分之一的保本目标,以你的资源和实力,这个目标你还认为高不可攀?”。

  黄经理无言以对,短暂的沉默之后,缓缓站起身来,主动结束了这场面试:“这样吧,我再考虑考虑,过后再答复你们”。
  老板娘在黄经理走出接待室的那一刻,迫不及待地问道:“他还会答复吗?”。
  张老板笑着回答:“你就耐心等着吧,又一个只要高薪、不愿奉献的家伙,这世界,怎么这么多坏人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